張家界土家風味大全--等你品嘗(⊙o⊙)啊

作者: 專業小笨孩

導讀張家界的土家族飲食既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華。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鐘愛腊、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建議品嘗一下。 ●土家風味美食:來到張家界,就不得不嘗一下當地的美食,土家美食以酸、辣以及腌制食品為主,這裡推薦幾個超級特色菜:1、石耳燉雞鴨岩耳為長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形似木耳的一種植 ...

張家界的土家族飲食既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華。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鐘愛腊、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建議品嘗一下。

●土家風味美食:來到張家界,就不得不嘗一下當地的美食,土家美食以酸、辣以及腌制食品為主,這裡推薦幾個超級特色菜:1、石耳燉雞鴨岩耳為長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形似木耳的一種植物,因采摘困難所以極其珍貴,味鮮美,極富營養,與雞鴨共燉好比人參燕窩。色澤淡黃,聞之香味儒雅卻讓人不可抗拒,嘗之更是口舌生津,有補身健體,美容養顏之功效。此菜自明清開始就是土司每年必獻給皇上的供品,據說每年皇帝大宴群臣也必上這道菜,想要嘗嘗做皇帝的滋味就好好享受這道菜吧。2、泥鰍鑽豆腐土家菜一絕,先把小泥鰍放在缸裡或壇子裡,倒清水並放少量的食鹽,喂養一夜,等泥鰍吐盡肚子裡的泥沙和其他雜質,再用清水衝洗,並將活鮮鮮的泥鰍倒入嫩白豆腐內,讓它們亂鑽,等把豆腐鑽出若干個小眼,再下油鍋燉煮,並加上花椒、蔥花、味精、生姜末、醬油等。這道菜營養特別豐富,又特別鮮嫩,其味特美,是土家人招待貴客的美味佳肴。3、酸酢魚是土家族及苗族的一種鮮為人知的美食。就是將捕捉到的新鮮小魚,破肚洗淨,裹上米粉(米粉中放少許食鹽,調勻),然後放進菜壇內,腌撲3~5天,待有酸味後再挖出來用茶油炸熟,這樣色澤金黃,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張家界的土家族飲食既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華。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鐘愛腊、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建議品嘗一下。

4、土家三下鍋說起三下鍋,來過張家界的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朝廷征調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好趕上年關,為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過年,於是腊肉、豆腐、蘿蔔一鍋煮,叫吃“合菜”,以後演變成了三下鍋。張家界市區三下鍋店舉步皆有,這裡的三下鍋菜系選擇更為廣泛,有專門的豆腐店、腸子店、豬肚店等其中最出名的有鳳灣橋頭的胡師傅三下鍋,鳳灣路口的軍哥腸子館,永順酸菜羊肉館以及紫舞路紅旗賓館附近的李師傅脆肚店,這四個店在張家界本地真可謂是頭等搶手,每天到吃飯的時候都是座無虛席,價位從15~50元/鍋不等,好吃實惠,並且上菜之前還有張家界地道的酸蘿蔔、霉豆腐、酸菜等小吃開胃,在這裡你真可以體會到吃得暢快淋漓的感覺。還有苦瓜燉鮮魚,嫩白瓜(小南瓜)燉干牛肉,血豆腐,荷渣,沅古坪腊肉,梆梆肉(石蛙肉),魚兒辣子,火燒茄子,火燒辣椒配皮蛋等等都是土家獨一無二的特色。●張家界特色菜有腊豬頭、"團年菜"、酸魚肉、土家十大碗、烏雞天麻湯等;風味小吃有社飯、豬血稀飯、桑植鹽豆腐干、獼猴桃汁等。提醒:1、在張家界景區內可以吃到大城市難得吃到的香甜可口的玉米棒以及野生獼猴桃。2、在景區內當地人開的小飯館裡可以吃到被炭火烤得烏黑的香噴噴的腊肉,只要把外層洗掉就行了。這種腊肉是在農家的灶上慢慢烤出來的,在城裡是不可能吃得到的。



(大碗喝酒 ,大碗吃菜!)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