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樾
在崇禎年間,家從上元縣搬到了江寧府,清兵破城那年,因著祖傳的打銀手藝又被大軍裹挾著從江寧府搬到了麗江。
在道光十三年,麗江的親族終於聚齊了,為我中舉邀祝。
我去過省城,去過京城,到了翰林院,又到了山東定陶縣,不曾想就再也沒能離開這裡。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寧願一直在麗江。
再度回到古城的舊宅,是在六月的月初
這裡剛進入雨季
穿過洞開的牌樓,便有潮濕的花草香氣裹來
這是長廊兩側遍植的花草
常春藤、玫瑰、月季、蘭草、菊、及海棠樹、梅樹的新綠被雨水濡濕後散出光亮
為了避免被露水和雨水沾染衣角,院落裡好些地方都鋪設了石板
有時而至的細雨,讓整個庭院如同籠在霧靄中一般
雨季的麗江,天空雲氣繚繞,時常飄落的雨珠,或急或緩,仿佛指揮那些石板路上的步履跟上雨的節奏。
我是真喜歡這雨的天氣,霧靄水簾中更顯得莫名的、模糊的卻揮之不去的況味。
這羈旅夜雨的味道,在麗江姿意蔓延,像堅韌的招攬生意的小販,跟著你四處游蕩。
古鎮的生活,就在這雨夜找到了故舊的自我。

(太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