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富裡橋,遇龍橋自行車之旅

作者: 愛自然的叮當

導讀陽朔富裡橋,遇龍橋自行車之旅 2009年2月8號我乘東航飛機飛往桂林。我之前看了AIR夫婦寫的《放浪陽朔》,所以我第三天沒請導游,早上八點半左右在西街口租了一輛山地車(20元一天/300元押金),問了出租自行車老板去白沙鎮的方向,出西街右轉往桂林方向唯一國道騎到白沙鎮,看到一塊牌子“遇龍橋左轉,我轉到馬路對面一條大路(白沙到金寶方向)一直向前我看到了馬路 ...

陽朔富裡橋,遇龍橋自行車之旅

2009年2月8號我乘東航飛機飛往桂林。我之前看了AIR夫婦寫的《放浪陽朔》,所以我第三天沒請導游,早上八點半左右在西街口租了一輛山地車(20元一天/300元押金),問了出租自行車老板去白沙鎮的方向,出西街右轉往桂林方向唯一國道騎到白沙鎮,看到一塊牌子“遇龍橋左轉,我轉到馬路對面一條大路(白沙到金寶方向)一直向前我看到了馬路左面一塊牌子“遇龍村”,一條新修的水泥路直通遇龍橋。(村裡人告訴我這條路是村民每人出資50元修的)遇龍橋建於明 代 永樂10年(公元1412年),是單拱石拱橋,橋面有石欄,大青石台階很光亮。橋邊有 三--五個婦女在洗衣服。游玩好遇龍橋之後我又回到往金寶方向那條大路,憑直覺第一條右轉沙石路沒走是對的,過了通向村子方向的沙石路50米左右,我問了一位路上村民,他告訴我富裡橋就在那村子不遠,我又折回去,沿著通往村子的沙石路騎到一個叉路口左轉200米就到了。看到古橋我的疲憊頓消,在富裡橋我碰到了一家三口坐竹筏來的,一對年輕人從遇龍村坐摩的來的。富裡橋也建於明代,更顯蒼老,因為少有人在上面走過,橋面石板縫裡長著長長的枯草,兩株古樹守護著這座古橋。游完富裡橋之後,我又返回了遇龍村,竟然在村裡暈了,跟著另外幾個游人到了村裡遇龍河邊的“金龍飯莊”,我決定在那裡吃飯休息,又碰到了那對年輕人在竹筏上漂,互相揮手。我吃飽午飯,(紅燒小魚,番茄炒蛋35元)決定沿遇龍河右邊騎回陽朔。我又騎到遇龍橋,過橋沿著崎嶇顛簸的石子路往陽朔方向騎,過了一個村子,我又到了河邊,看到了安靜的遇龍河,不遠處漂著的筏子,水中倒影是那麼清晰,河邊一片片橘田,枝頭掛滿黃澄澄的橘子。(清明過後才能摘)因為河邊是窄窄的泥路,我騎車水平一般,我又推車到離河邊不遠的石子路上,過了一個村子,又過了一段田埂,一條新修的水泥路在歡迎我,我沿著水泥大道飛快騎車,穿過一片片橘田,一座座山巒,在一個叉路口,有個“驢友之家”,我犯了錯,沒左轉(左轉到舊縣),還是直行,一直到水泥路盡頭是朝陽碼頭,我只好花10元竹筏擺渡到對面的水泥路(新修的),一直騎到工農橋,又去了大榕樹,月亮山。

我還好自行車回酒店,看到酒店牆壁上的陽朔詳細地圖(遇龍河田園風光騎車路線圖),我才知道舊縣在遇龍河左面,那個叉路口左轉可以到達的,我還可以從陽朔到朝陽到夏棠寨 ,再到舊縣的。只好留點遺憾下次去補了。(從壩子上也可以到遇龍河左邊的,我不會游泳,不敢)當我騎車穿行在遇龍河田園中,山腳下,感覺和大自然是那麼親切,遠離了陽朔西街的喧囂。我很享受那種特別的感覺。我打字太慢,就只寫這一天的經歷吧,願對想騎車的驢友有所幫助。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