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爸媽帶著我和爺爺奶奶去了次三亞。對我,已是第N次了,對爺爺奶奶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看海。我們所住的是一家位於亞龍灣,直接面海的高級酒店。那天,我們坐穿梭巴士從三亞市區回酒店,坐在我邊上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一位五六歲的可愛寶寶。秀發垂肩,撲閃著大眼睛,小小的鼻子微微翹起。一路上,媽媽和寶寶聊個不停。“寶寶要玩彩泥!”小女孩纏著媽媽。“寶寶不要搗亂。車上不方便拿的。”正在發短信的媽媽有些不耐煩。“唔,媽媽說不好聽的話了,寶寶不愛聽!”女孩嘟著嘴撒嬌。“那什麼才是寶寶愛聽的話呢?”媽媽合上手機,笑眯眯地說。“唔——”女孩想了好久也沒個結果。“像‘媽媽最喜歡寶寶了’是寶寶最愛聽的吧?”女孩點頭。“那媽媽為什麼最喜歡寶寶呢?”媽媽問。“嗯——媽媽說寶寶乖。”“寶寶乖是不是說寶寶聽話呀?”女孩點頭。她乖乖地,很久,也沒再提彩泥的事。“寶寶無聊~”終於,女孩還是憋不住了。“那媽媽跟寶寶玩游戲好不好呀?”“好,玩什麼呢?”“媽媽說一個動物寶寶也說一個動物,媽媽說一個植物寶寶也說一個植物,好不好?”“好,媽媽先說!”“狗狗。”媽媽先說道。寶寶開心地說:“爸爸——!”媽媽一愣,接著撇著嘴,繼續笑著說:“老虎。”“爸爸——!”女孩叫得比剛才還響。媽媽捂著嘴,笑出聲來,“怎麼寶寶除了‘爸爸’這個動物就不知道別的啦?”“唔,那,爺爺也算一個。”女孩一臉天真地看著媽媽。媽媽捧腹大笑,“好,也算一個,媽媽再說,大像。”“壁虎!”“嗯,好的!媽媽說,金魚。”“壁虎!”女孩一邊說,一邊還咯咯笑著。“呀,寶寶怎麼只會說‘爸爸’和‘壁虎’呀,智商30,幼兒園別上了。”“嘿嘿,媽媽再說!”“嗯,媽媽說,猩猩!”“太陽!”寶寶接得很快,而且說得很響,很得意。媽媽一怔,“怎麼成太陽了呢?”“星星不是……不是跟太陽嗎?”“哦——”媽媽笑得快掉眼淚了,“媽媽說得是‘猩猩’,是像小猴子一樣的。”“那寶寶說得就是熊貓,熊貓就是太陽!”接口還真快。“好吧,咱們繼續說。現在寶寶說吧。”“寶寶說小猴子!”“哎,這讓媽媽想到另外一個小動物,寶寶猜猜看是什麼?”女孩直搖頭。“咱們最近在看什麼電視呀?”“西游記!”“對了,是誰保唐僧取經的呀?”“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孫悟空和豬八戒不就是小猴子和什麼?”“哦,和豬!”“對了!”……“媽媽,不玩了好不好?玩膩了。”女孩帶著倦意說。“隨便你呀。對了,寶寶,老師教你的兒歌都記得嗎?”“嗯。”“媽媽喜歡聽寶寶那首,‘小貓兒走路慢吞吞,小烏龜走路靜悄悄。’”顯然媽媽故意唱錯了。“不對不對,反了!”於是女孩把整首兒歌背了一邊。“太棒了,還有,媽媽最喜歡聽寶寶唱歌了,唱一首‘找朋友’吧。”女孩拿腔拿調地唱了一遍,還不過癮,又唱了“小燕子”,還用中英文各唱了一遍“新年好”。沒想到女孩的記憶力居然這麼好。媽媽鼓著掌說,“太好聽了。”女孩在媽媽的鼓勵下,背了一首又一首的兒歌……忽然,寶寶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媽媽,寶寶還要玩彩泥!”“好!馬上到賓館了,到之後,寶寶要玩多久就玩多久……”不知怎的,看到這對母女,就想到了我的父母。媽媽常帶著我游山玩水;爸爸經常陪我玩游戲。現在,我已漸漸長大,知道了父母的目的都是讓我增長見識、培養能力。長大之後,我也會烏鴉反哺,如同他們陪著老人一樣……

(80歲的奶奶在海邊的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