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游記

作者: 李氏、千金

導讀深秋季節的山巒疊嶂之處、植被茂密之地,層林盡染,五顏六色,煞是好看。難怪人們一到此時便雲集到荒山僻野去郊游、去玩賞,原來人們向往的是那滿山遍野的紅葉,此時此景確實招人喜歡。它紅的干淨,沒有一點塵埃,如同這兒的民風鄉俗,那麼淳樸、憨厚;只有神工才能鍛造出這般醉人的景色。藍天下,碧水間,紅葉點綴,一望無垠。天際盡頭,一山高於一山,永無 ...

深秋季節的山巒疊嶂之處、植被茂密之地,層林盡染,五顏六色,煞是好看。難怪人們一到此時便雲集到荒山僻野去郊游、去玩賞,原來人們向往的是那滿山遍野的紅葉,此時此景確實招人喜歡。它紅的干淨,沒有一點塵埃,如同這兒的民風鄉俗,那麼淳樸、憨厚;只有神工才能鍛造出這般醉人的景色。藍天下,碧水間,紅葉點綴,一望無垠。天際盡頭,一山高於一山,永無止境。




水濤溝的瀑布:五龍飛瀑在東水溝出口壁立千尺人的“龍首崖”,它上吻藍天,下蹈龍潭。從老龍頭吐出的水直瀉崖腰,猶如攀天玉柱。宛如透明玉帶,它凌空飄落,因風作態,變幻無窮;水又從半山腰的四個龍嘴流出,似舞動的龍須,遠望似倒懸的銀釵瀑布,水濤溝的瀑布如晾著一溝的白綢,的確是漂亮極了!不愧為得天獨厚!




水濤溝的終極點是水簾洞。到這裡,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西游記》裡花果山的水簾洞。此處的“水簾洞”是道二疊的瀑布,中間有個平台,沿著棧道能走上平台。在平台上,仰看飛流直下,俯看萬丈深淵,濺起的水霧不時地打濕我們,真的是飄然欲仙。




水濤溝的深處,很難想像黃土高原上會有這樣一條飛流激蕩的秀水。兩山夾峙中一道千古澗流奔湧而下,濤聲震撼山谷,多處瀑布跌宕起伏,噴珠吐玉。水濤溝之水有的從山頂流出,像跳動的音符,順勢而下,隨著水濤溝的地勢,一會形成一道道壯觀的直瀑,一會成一汪、二汪水潭;有的從石壁縫隙中流出,從高的山崖上飛下,落差大了是飛瀑,坡度緩了是水潭,無數的泉水、溪水、雨水在青山之間彙成了十裡水濤溝。綿山水濤溝是最令人蕩氣回腸,最動人心魄的地方,如詩如畫的水濤溝仙谷,溝因水而動,石因水而奇,樹因水而旺,橋因水而幽,景因水而美;看來真是“南方客見了如歸故裡,北方人視之如入水鄉”。

美景還未欣賞完,這時已是傍晚時分!我無意中發現,夕陽透過樹林鑽過來的一縷縷光芒非常美妙,無限神秘。

我們決定到水濤仙谷賓館住宿,這是一個座落在山谷裡的賓館,臨懸崖峭壁而建,四周全是山,一下車便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山間溪水清唱的聲音流入耳朵,心曠神怡。




晚餐後,我站在七樓向窗外遠眺,欣賞著綿山美麗的夜景,夜色四合,使這蒼茫的山谷更顯深沉。



天地間渾然一色,惟有水濤溝的水在景觀燈的映照下像一條白練曲曲折折,帶著歌聲從山中下來。美景是留給眼睛的,山中之音是留給耳朵的,靜下心來摒除一切雜念,躺在床上聽這水聲,“人往高處走,水處低下流”,谷中的溪水,叮叮咚咚,向山下滾去,他們是那樣的快樂,風雨中他們轟鳴著向山下奔流又是那樣的豪邁雄壯,那麼的義無反顧。很早就聽說綿山有“住在懸崖上,吃在崖溝邊,行在雲霧裡”的美譽。看來這真是名不虛傳,於是我為我拋下一切俗氣,到此而來而欣慰,因為在這讓我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