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麗江的羽毛

作者: 箱子mm

導讀一 戴著亮亮的銀項圈,拖著水洗色的花布長裙,像風一樣光腳穿著黑色鏽花布鞋在巷子裡飛跑,五色石拼成的石板路硌著腳底隱隱作疼也顧不上,我要趕到木府後的山坡上看落日。 “ 胖金妹,慢一點”,坐在納西院子門口竹凳上的老阿媽親熱地叫喚,丟下一個嫵媚的微笑,人影已進了另一條巷子。。。 二 “夢裡不知身是客” ,這是片像夢境般真實的土地,麗江的大研古 ...



戴著亮亮的銀項圈,拖著水洗色的花布長裙,像風一樣光腳穿著黑色鏽花布鞋在巷子裡飛跑,五色石拼成的石板路硌著腳底隱隱作疼也顧不上,我要趕到木府後的山坡上看落日。

“ 胖金妹,慢一點”,坐在納西院子門口竹凳上的老阿媽親熱地叫喚,丟下一個嫵媚的微笑,人影已進了另一條巷子。。。



“夢裡不知身是客” ,這是片像夢境般真實的土地,麗江的大研古鎮。多少年來,不知衍生出來往游子多少串串音符般的美麗文字,還有發自靈魂的陣陣喟嘆。

高原的藍天,透徹高遠,沒了雲朵的點綴,陽光肆無忌憚地灑著光茫。遠處玉龍雪山的那抹白雪,聖潔而空靈。

這方水土養育的納西女子美麗聰慧,勤快持家,納西漢子皮膚黝黑,養性自怡。東巴文化的魅力隨著茶馬古道的馬鈴叮鐺,踏著林間山路,向四方傳揚。



石榴井客棧的門口有三汪井水,三眼井地勢由高而低,一眼飲水,二眼淘菜,三眼洗衣,代代相守,自成定律。古城的客棧像北京的四合院,有個方方正正的院子居中,地面用鵝卵石、磚片嵌成祁福吉祥的圖案。

搖椅擺放樹下,白狗趴著打著盹,院落一隅有客人在上網,踩著木制樓梯伴著回響走到樓上,房間裡掛著納西土布織就的彩色條窗簾,陽光透過,一室的斑斕。



滿城來自各地的游人。女人們只管開心地花著銀子買著花布衣衫,頂著七彩帽子,像花朵一樣在歷史靈韻的城內搖曳。城裡巷道多如迷宮,穿院過橋沒了方向,只需記得“順水進城,逆水出城”。

街頭到巷尾回響著侃侃的異族味伴著吉它曲的歌聲。鋪裡埋頭織錦布的摩梭女、一絲不苟的木雕藝人、叫賣麗江粑粑的小販、不停轉動的大水車成了鮮活生動的古城原生圖。

倚著湍湍流水邊的茶樓扶欄,可品書作小資神游,可看橋聽水發呆作痴,盡得浮生。 河底水草翠綠的藤蔓,絲絲緒緒,若前塵往事有了了斷。

夜色逼近時城內串串燈籠齊齊亮了,黑暗中紅色將古城襯透的神秘艷冶,滿天星子如珍珠散落。隨意闖進間酒吧裡或許有綺惑心思的艷遇,率性回眸一笑,揮手作別。廣場上的篝火燃起來了,外來者和著納西族“披星戴月”服飾的女子一道拉著手跳起舞。



都說麗江的時光是柔軟的,從塵世逃遁時,只需背上包買張機票。

雪山上,似有根前世遺落的羽毛飄來,隨風撥動久未觸及的心弦,癢癢的浸到骨子裡; 陽光中,雙手合什,祁求高山的泉水洗滌去身上堆積已久的浮塵,讓心若明鏡。

百轉千回,魂夢相連。那一批批虔誠的守望者,怎忍離去。。。



(攝於古城民居)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