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傳說之尋隱者不遇

作者: 卡爾松

導讀這座山,背靠皇城,看著潼關渭水的人聚人散,城頭變幻的大王旗,從未覺得煩躁,是啊,這7000萬年的花崗岩,當初恰似一整塊兒的從地底蹦出來,被時間的冰川和流水刻畫出一條條深溝大壑。而那些孤傲的岩石,卻被幾百年前飛過的鳥兒們的憤青行為,不得不裝點成現如今的絕代風華。所謂“華夏”“中華”,據說都和這座山有關,但已無從考證。有記載的,是很多年前, ...

這座山,背靠皇城,看著潼關渭水的人聚人散,城頭變幻的大王旗,從未覺得煩躁,是啊,這7000萬年的花崗岩,當初恰似一整塊兒的從地底蹦出來,被時間的冰川和流水刻畫出一條條深溝大壑。而那些孤傲的岩石,卻被幾百年前飛過的鳥兒們的憤青行為,不得不裝點成現如今的絕代風華。所謂“華夏”“中華”,據說都和這座山有關,但已無從考證。有記載的,是很多年前,那個給周家放馬的小子,不但馬養得好,還經年累月的給周家抵擋著西面外族的侵襲。說話間,褒姒一笑,周家當家的就愛上了點烽火這個游戲,點來點去,狼糞沒燒多少,卻把更危險的狼給引來了――如果你那會站在華山頂上,會看見西面鎬京的宮殿燃起的熊熊火焰。失去宮殿、驚魂未定的平王在放馬小子的護送下東遷洛陽,自此,春秋戰國開始了。而放馬的部落也因護送東遷有功,獲封岐山以西的地盤。秦,正式立國。並借著養馬的經驗,發展起一支戰車、騎兵、連弩的精銳部隊,華山以西的渭水流域,為其蕩平。

這只掃蕩六合的部隊,或許是中國史上最強悍的部隊。每次他們從華山腳下經過,都帶著自己家裡最好的衣裳和親人的祝福,興高采烈地唱著歌、期待並堅信自己會立下戰功,改變命運。華山聽到了太多他們的號角。

再後來還有很多人在這片土地上殺來殺去,那年詭異的連綿陰雨,終讓陳涉和吳廣揭竿而起,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是時勢造就了那個當年“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青年,還是反之?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傳說他們的決絕和勇氣。而無賴起家的劉邦最終戰勝蓋世英雄項羽,在垓下,那支悲而不傷的愛情歌曲唱完的時候,華山又回到了舞台中央。

太多的兵荒馬亂,太多的殺戮,華山已然厭倦了。能記住的,只有那個19歲的少年,在如水的月光下長途奔襲,清脆的馬蹄聲,踏破了祈連山間連綿的敵營,在飛揚的銀色沙粒中,匈奴的歌聲也飛起,“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位年青的將軍在24歲時故去,此後再也沒有真正的將軍。

而傳說中的隱者,就住在華山之巔的草棚子裡,看中一塊朝陽的大石頭,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鐵鏨子鑿出一點點花崗岩,休息的時候在山間狹小的平地上種菜,引來不遠處的泉水,在年景不好的時候,就向漫山的小松鼠學習去采松子。日積月累,洞窟越來越大,門上面都開了天窗,不但通風透氣,還能采光。天窗上的崖壁上,有個大大的人字,下雨的時候,水就順著人的兩條腿流下來,不會順著天窗倒流進洞窟。不過,你進去的時候,會發現裡面其實比你想像的要大,你也會驚訝這樣的開鑿,需要什麼樣的決心和耐心。

好在天下一直都很亂,始終有人冒著生命危險,花很多天攀爬進這座大山,進來以後,看著漫山的隱士們獨來獨往,再想想世間的紛繁,就住了下來。當然,這裡面不能算那個韓愈,當他上到華山一半的時候,路艱山險,嚇得他不由得止步不前,投書山下,希望有人前來救援。不過,我相信當他寫下: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心裡想的一定是爬到一半的華山吧。

而那些修行的隱者,越來越分為兩類了,一類是正在鑿石頭的,另一類是躲在洞窟裡面裝神弄鬼的。其實,誰是鑿石頭的主力值得推敲。那個著名的景點,回心石,據說元朝兩個徒弟跟著師父,剛鑿好一個洞就被人占去,再鑿一個,又被人占去。師父一怒之下,想了個高招,在南天門外找了個懸崖絕壁,每天用繩子吊著鑿,心想“這下你們這些土人搶不到了吧”,而兩徒弟並沒有認識到鑿洞和修行的內在統一,對這樣的生活感到厭倦,以致某天砍斷繩索,眼看著師父墜入深崖,這兩拍拍身上的塵土,想著山下的花花世界,不由得歡心鼓舞,卻在走到回心石的時候,再次與師父相遇。驚嚇之下,迫不得已,只好回心轉意,跟著師父繼續上山鑿洞。我非常懷疑這個故事,是那些要帶著徒弟們鑿洞的老道士們編纂的,以便教育那些不聽話的徒弟沒們。當然,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鑿石頭的背後,也有著怎樣激烈的鬥爭。

唐以後,西安的繁華已成過眼雲煙,華山的故事卻並沒結束。最近的就是1949年胡宗南殘部逃上華山,這群相信“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山賊企圖據險相抗,不料被8位解放軍中的特種兵――當時叫偵察兵,在當地老鄉帶領下,展開英勇的夜爬行動,連夜從後山摸上來,連蒙帶嚇得逼降了盤踞在北峰的100多位殘兵,繼而切斷國民黨大本營西峰和其他幾峰的聯系,從而獲得戰略主動。當然,實際情況和電影中不一樣,最終西峰的國民黨主力,是被招降的。不過,這並不影響你上華山的時候,看著百丈懸崖,回想當年的夜爬,心下盤算自己的勇氣能否戰勝恐高?我的答案是,夜爬,我也可以的。因為反正看不見腳下。

現在,據說華山腳下的人民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隱者已經不需要了,而且他們在山上吃喝拉撒,占洞窟為家,豈不是給官府臉上摸黑,因此,都被歸勸下山,遣返進了花花世界。當年回心石砍斷師父繩索的兩個徒弟,終於趕上了好時候。華山的故事,就這樣說完了。



(自古華山)



(當年的修行洞窟,現在的小賣部主人的家)



(華山蒼龍嶺)



(華山東峰)



(如果你敢走鷂子翻身,就能到這個棋亭,據說有個百年難解的殘局)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