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腦滿腸肥的費用·第四章

作者: mogui520

導讀坐著免費的車一路飄移到市區內,在這裡不得不用飄移這個詞,實在是刺激,張經理的技術我真的懷疑他是否是F1裡出身的,全程不用手去摸方向盤,嚇得我後悔叫他帶我….我們到達三亞河,風景很美 整個城市由裡到外都散發出一種類似慵懶的休閑,我都沒發現有走路匆匆的過客,或者是急促的車,感覺像是進入了時間緩慢的狀態。三亞市區坐落在這樣一種幽美的以山、海、河為 ...

坐著免費的車一路飄移到市區內,在這裡不得不用飄移這個詞,實在是刺激,張經理的技術我真的懷疑他是否是F1裡出身的,全程不用手去摸方向盤,嚇得我後悔叫他帶我….我們到達三亞河,風景很美 整個城市由裡到外都散發出一種類似慵懶的休閑,我都沒發現有走路匆匆的過客,或者是急促的車,感覺像是進入了時間緩慢的狀態。三亞市區坐落在這樣一種幽美的以山、海、河為特點的自然環境之中,城市的建設注意城市與自然景觀環境、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山——海——河——城”巧妙組合,渾然一體,構成了三亞市區獨特的環境特色。所有的建築最特別就是讓你以為建立在水上,按照這樣的視線錯覺,我和張經理一路漫步下去,太陽很快的下山了,我們到了情人橋這部分,據張經理介紹,這座橋,其實也是應該來的一個景點,首先是獨特,每次所見到的橋,都和你上一秒見到的都不一樣,我本來還不以為然,嘿,果然,此橋可以用千變萬化來形容。這是全景,注意看,變化了我整整看半小時,變化出來的顏色,都沒一樣過,此地推薦大家要來,絕對要來喲三亞市區環境極為獨特,山、海、河三種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構成了三亞市特有的自然景觀。市區三面環山,北有抱坡嶺,東有大會嶺、虎豹嶺和海拔394米的高嶺(狗嶺),南有南邊嶺,形成環抱之勢,山嶺綿延起伏、層次分明;同時,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綠色屏障輝映出三亞市的嫵媚多姿。眾多山頭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灣和城市景觀的制高點。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處於市區的大東海、小東海、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海上的東、西二島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海霧飄過,兩島掩其中,平添了幾分神秘;漫步沙灘,作為三亞市標志的鹿回頭隱約可見。三亞有東、西二條河穿過市區,二條河交叉南彙於南邊海,北彙於中島端,自然岸線曲折多變,上游水網縱橫交錯,兩岸自然生長的紅樹林綠影婆娑,時有水鳥飛弋,魚躍錦鱗,景致優美,生機盎然。生活在這裡,絕對是一種享受,河水很干淨,每天都有人清理,試問,有哪個城市像這樣愛惜呢?比翼雙飛!這是三亞市的市鳥,白鷺,隨便飛來飛去,都沒人抓,聽介紹,要是敢動這些鳥,當地人就追著你揍???聽張經理介紹,三亞旅游購物從無到有。 過去,三亞僅有紅旗街一條購物街。如今,夏日百貨、一方百貨、天鴻商場、明珠廣場、天成貨倉、旺豪超市、解放路步行街,創新五樓(主要分六層,一層主要經營手機,MP3、4,二三層主要經營電腦及辦公設備,四五六主要經營服裝類),等多處購物中心,為市民和海內外游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在游覽三亞的旅游勝地之後,游客們都會逛商場、進超市,在琳琅滿目的海南三亞土特產品中,搜尋稱心如意的歸家禮物,高高興興地把“海南三亞”帶回家鄉……不過我推薦的地方就是 第一市場可以買些小首飾,超級便宜。 最低一元。。。大家可以來這地方淘寶喲現在我們走到賣水果的地方了,真多, 極度多,超級多,以下的水果你吃過多少呢?好大的菠蘿蜜!遠遠都聞到空氣中的水果味,在這裡多虧了鸚鵡螺度假公館的張經理,買了好多水果,真便宜,菠蘿蜜我過去問是21塊每斤,張經理出馬,4塊錢一斤。。結果買了好多水果,才花費了一百多。值得!這裡我建議大家買了東西後先郵寄回去,讓家人接收,在自己輕裝上陣的回去,就不需要弄的這麼疲勞了,下面,肚子也要餓的我暈過去,出發,來到三亞不吃海鮮,難道吃牛肉面?哈哈哈,大家猜猜這只多少錢?24塊而已,好大,我獨享了很美食吧?一頓下來,才203塊,有向導就是好,原本漲價三倍的東西,經過張經理這麼一說,便宜好多,聽張經理說,要是到了漁汛期,更便宜?真的恨不得繼續住到漁汛期才離開酒足飯飽後,是時候回去完成這篇市區小游了,好讓大家做一下參考,在這裡建議大家一定要找好向導,否則你的花費將是幾何增長,鸚鵡螺度假公館的張經理由於是本地人,砍價都不用砍,直接說多少錢,小販都會給,當地人好像很懂行情?免費的導游就是好!今天的花費車費0元(張經理的車)小首飾57元(一大包)水果175元(一大筐)海鮮203元(吃的腦滿腸肥)小首飾和水果郵寄費用120元(申通快遞)合計 555元(名牌過濾嘴香煙?)寫於滿肚都是海鮮味的肚皮上

09.2.18



(三亞建築構造)



(三亞的休閑氣息)



(變化的情人橋)



(超多品種的水果)



(為什麼只上傳5張照片?)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