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布達拉宮式的土樓”奎聚樓、“最小的袖珍圓樓”如升樓、土樓博物館慶成樓也比較有特色。(圖奎聚樓、圖如升樓、圖慶成樓)

(奎聚樓)

(如升樓)

(慶成樓)
走走停停,一路拍照個不停,一路感嘆個不停,一路心跳個不停,無以言表的亢奮心情,這時才想起來看看表,不知不覺竟已經快5點了,我們還有高北土樓沒看呢,在天黑前我們還要趕到下洋的塔下村住宿,於是我們只好戀戀不舍的離開洪坑土樓文化村趕往高北土樓群。好在高北土樓不太遠10分鐘就到了,由於要趕時間,我們決定只去“土樓之王”承啟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她,細細品味她的美麗。
土樓真是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一步一景,在洪坑土樓群的時候我以為大概土樓最為壯觀的莫過於福裕樓了,但到了承啟樓以後才知道什麼叫震撼,忍不住一口氣跑到了樓頂,急於要看看它的全貌。“土樓之王”承啟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麗脫的造型藝術,融與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嘆為觀止。承啟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4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整個建築占地面積5376.17平方米。全樓住著60余戶,400余人。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號稱“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評為當年最佳郵票。“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這是對該樓的生動寫照。(承啟樓圖1、圖2)

(承啟樓)

(承啟樓)
小貼士:洪坑土樓文化村門票50元(包括裡面的所有土樓,當然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如升樓、慶成樓等等均在內),承啟樓門票30元,但下午3點以後沒有人收取門票。還有就是一定要帶夠相機電池,小女子我就在一個下午用光了2塊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