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對_荃葵青

作者: xiandatian

導讀荃葵青 論到荃葵青,荃灣還好一點,葵青嘛,幾乎一點印像也沒有,除了匆匆而過的印像,因為現實中的印像,來自匆匆而過的視像,連聲音也沒有。現實中天天都會經過葵湧一帶,不過是在地鐵車廂中外望,每次幾十秒,耳中是地鐵車廂中的人聲和機器聲。青衣嘛,是往機場途中的一段路,通常恰好在睡夢中經過─像一些人一些事,平常少遇上,遇上了也在夢中。 不過葵 ...

荃葵青 論到荃葵青,荃灣還好一點,葵青嘛,幾乎一點印像也沒有,除了匆匆而過的印像,因為現實中的印像,來自匆匆而過的視像,連聲音也沒有。現實中天天都會經過葵湧一帶,不過是在地鐵車廂中外望,每次幾十秒,耳中是地鐵車廂中的人聲和機器聲。青衣嘛,是往機場途中的一段路,通常恰好在睡夢中經過─像一些人一些事,平常少遇上,遇上了也在夢中。

不過葵青似乎是個安居的好地方,大片的山頭,不算密集的樓房。商場特少,僅有的也不大,大的也沒多少店鋪,起碼貨品種類不多,教多欲多求的人難以發揮。查看什麼美食導覽,此間似乎沒什麼看頭,大抵是連鎖店,茶餐廰,小食攤,屋邨茶樓,不提也罷。

奇怪的倒是,我認識幾個住在此間的朋友,卻是情有獨鍾。一個住在大窩口的朋友,是女警,九七前進了政治部,公屋單位大得可以開小型派對;家在葵芳閣的朋友,老家經營兩個報紙檔,常告訴我們什麼雜誌最好賣,少年人如何買色情雜誌。住在青衣居屋的朋友,赴英唸書前是機場特警,天天在青衣南橋上來回跑步,他的家有海景。還有一個牙醫朋友,畢業後在盛芳街開診所,至今剛好二十年。十年人事幾番新,何況二十年。

荃葵青

荃葵青,我最熟悉的當然是青衣,因為家住這區嘛。

我讀小四那年搬到青衣,當時北橋才通車不久,印像中青衣還真是個很遙遠的地方…就讀的小學位於何文田,猶記得一位家住青衣的同學曾經遇上交通大擠塞,下午三時才到達學校(我們下午班上課時間應該不超於一時)!沒法子,當時青衣真是個“島”,只有一道南橋連接其他地區,即使北橋通車初期,也偶有交通嚴重擠塞情況,印像中自己也試過兩次從葵芳沿著南橋步行回家!這可算是經典場面,也可數青衣街坊的集體回憶:近百人同時在橋上走,說不準近年在青馬大橋舉辦的馬拉松賽事,靈感也從這裡來!

青衣是名正言順的住宅區,分區都基本以屋邨名稱劃分,商店及設施主要為生活配套,有公立圖書館、公眾泳池及運動場,卻沒有電子遊戲機中心或酒吧等夜生活及娛樂設施…都堪稱地靈人傑。中學位處葵湧,青衣運動場也成了我們舉辦運動會的不二之選。

以前大概不會想到,交通曾經如此不便的青衣,會演變成今日設有鐵路站、道路貫通香港各區的好地方!近年興建的青衣城,憑著大型商號及規模不少的商場節目,加上與迪士尼樂園僅兩站之隔,進一步成為玩樂點,吸引到跨區人士前來閒逛。我們家的物業十年內增值了五倍以上,又怎會是我們料想得到。

博客 http://www.zyx.net.cn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