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喝著美味的陽朔瓦罐煨湯邊回憶著這幾天的行程(一盤炒粉已經被我干掉,好吃啊,辣椒辣的恰到好處,是我喜歡的口味,香菇土雞湯裡的雞已經被煨的很酥,香)。 第一天下午4點05分到了桂林的兩江機場,坐了20塊錢的依維柯小巴到了市區,直奔火車站的花滿樓HOSTEL,順便說句小巴上的MM蠻漂亮的,圓圓的臉大大眼睛肉肉的臀部胸部看不到穿太多,是我喜歡的類型,說話的聲音也好聽。桂林很小,一個晚上走走就足夠了,對於這裡的景點不是很感興趣,第二天一大早坐船沿著漓江一路去陽朔。
花滿樓4人間床位25,有青旅會員卡的可以優惠5元。
第二天早上8點多有車來接我上船,我訂的是外賓船330,非外賓船好像是245,包一頓午餐和導游講解。一車子的外國人,導游用中英文講解,突然發現很多單詞我都不知道唉,Minority少數民族頭一次了解到。楊導是個上進的好青年,為此訂了他200塊印像劉三姐的票,明知道貴了,但是想想人家服務非常好,賺錢不容易。船上坐我對面的東南亞叔叔一直對我笑,還不時跟我搭訕,眼睛很漂亮,可惜是個禿頂,算了。。。最後當聽不懂他說的英文,自己看書聽mp3。9點半-下午2點,游完漓江到達陽朔碼頭。拐一個彎就是著名的西街(非外賓船碼頭離西街比較遠),商業味很濃厚,徑直走向我訂的陽朔花滿樓青旅。我背著大登山包,一路上當地導游尾隨,交談下感覺其中一個蔣姐很不錯,樸實善良實在,她老公就是劃竹筏的,講好隔天帶我漂流遇龍河,因為我是一個人答應給我個優惠價,也答應幫我留意單個要漂流的人搭伴(蔣姐電話:13597302360,來陽朔的朋友可以找她游遇龍河下游)。放好行李到西街轉了圈熟悉地形,看到了網上搜攻略時了解的幾家店鋪,最後決定到紅星特快解決晚飯(朋友說這裡的是蠻地道的墨西哥風味),一份烤雞翅一個6寸的什錦pizza,端上來發現這個6寸pizza分量比上海的大,我一個人根本吃不完,打包帶走當宵夜。7點半印像開演,場面壯觀,原生態的民族風情讓我雞皮疙瘩滿身,據說只有被感動時才會這樣。看完西街再走了圈,酒吧音樂又鬧又土,有點倒胃口,回旅館上網。
第三天睡到自然醒10點多起來,吃完早餐租了山地車拿了地圖自己探險去了,想著第二天漂下游就想往上游騎看幾座古橋,路上撿到個伙伴杭州一GG,在我勸導下他也跟我一起去上游,不久我們就發現上游的路不好找,問路時遇到了毛師傅,他的胸口有著個紅色的牌子“共產黨員老兵導游”,“我是解放牌(49年出生),68年三亞當陸軍,在這裡已經當了10年的導游了。”很有趣的自我介紹,10塊錢他幫我們帶路(最後那個杭州GG給了他20),另外還送了他的招牌手繪地圖,不過要是沒他帶路光看地圖我估計我們也找不到路,都是田間小路的,難怪當我們問去富裡橋的路時,村民都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們,上路後我知道為什麼了。(再公布下毛師傅的電話:13977330774,0773-8772307,他家是個蘭花山莊,他以前上山采野蘭花的,另外他家背後有座能看遇龍河全貌的山,有興趣的都可以去看看)後來我才知道那段路程將近20公裡,我居然騎完,山間煙霧繚繞很美,田邊白色的魚菜花搖曳,田裡好多牛兒悠閑悠哉。回來路上膝蓋舊傷復發,走了一段,最後6公裡找了車把我連人帶車弄回旅館。這天的結局是我渾身沒個好的地方。晚上花了40大洋足浴加中式推拿,舒服很多。
第四天8點拖著酸疼的全身起床,吃完早餐等蔣姐來接我,本來計劃是自行車上路的,結果因為我昨天騎車太猛傷掉她騎電驢來帶我。碼頭邊看到好多人,田裡插著黨旗,後來撐竹筏的師傅告訴我說今天是陽朔的政府黨員出來給村裡種桃樹,以後這裡要搞個桃花島,也算為村民做點好事,農民的苛捐雜稅就養活這幫人了。遇龍河邊鳳尾竹飄蕩,枯水期游客少,河面上很安靜,就是一路上的小攤位有點煞風景。今兒個天氣不是很好,陰冷陰冷的,不過當撐船師傅的山歌在兩岸間回蕩起來時,我倍感暖意,多質樸的村民。中午蔣姐帶我到月亮山繞圈一周看月亮山的變化,然後到一家農家樂吃飯(就是景區左手邊第一家,竹子搭的房子),黃悶土雞58、暴炒田螺30,端上來一看量很足,我們兩個人吃不完。吃完到樓下跟當地導游們一起烤火聊天,這時才發現原來就我的蔣姐和我一起吃飯,其他導游都是在下面等客人吃簡餐的。休息夠了蔣姐帶我去旁邊的聚龍潭50,是個有暗河的岩洞,4億年形成的石柱(上面長下來的叫鐘乳石,下面長上去的叫石筍,連在一起後叫石柱,長知識了),真的很感嘆大自然的力量。蔣姐送我回到旅館,約好明天去世外桃源看少數民族村,去不了龍脊梯田,看看人造景觀過過癮吧。晚上不想跑到鬧哄哄的西街,旅館旁邊的米粉店買了份炒米粉和香菇土雞湯外賣,邊上網邊吃,真是好吃,明兒個還要吃炒米粉,yeah~
第五天9點自然醒,一點也不覺得乏力,也不用掙扎就起來了。蔣姐准時的9點半敲響我的門,送了一大包自家曬的辣椒干給我,約好下午一點她電驢載我去世外桃源看少數民族風情50門票。中午去郵局寄掉明信片後出發。世外桃源的布局是根據陶淵明的詩來布置的,裡面正好有個天然的暗河岩洞(因為裡面的石頭像燕子,因此取名為燕子洞),穿過狹窄黑暗的岩洞,果然有陶淵明詩中豁然開朗的感覺。一路船行,可以看到不通少數名族風情,他們都會熱情的跟你用民族語言跟你打招呼,還載歌載舞。最有意思的是一些佤族的土人,一開始還以為是表演的演員,但總覺得他們的長相很奇特,舞蹈的動作也很天然沒有矯揉造作,一問導游,他們居然真的是深山裡出來的土人,他們的生活全在那個小島上,也不會講普通話,還有幾個圍著火爐那些納鞋底的侗族姑娘也都是住在偏遠山區的,不會講普通話,他們的歌聲真的很特別。還看到了侗族的織布,苗族布依族的刺繡,還接到了壯族的繡球,還有黑衣壯族的天琴聲……下午久違的陽光終於露出點點,站在河邊曬太陽好舒服。回到西街差不多晚飯時間,吃了地道的酸辣湯粉,味道很嗲,買了桂林三寶帶回家,三花酒不錯呢,桂花味道的白酒,喜歡(偶不是酒鬼,嘿嘿)。
明天打道回府了。總結下,到了當地還是請個當地的導游也不貴,他們會帶你走的小路會讓你意想不到的收獲,有些導游家人就是撐竹筏的,配套服務很不錯,呵呵。陽朔是個讓人容易忘記時間存在的地方,悠哉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