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兩年前就盤算著要去黃山去一纜眾山小了,可是由於某兩位同學爽約,害我這麼一等就是兩年,兩年了啊! 今年終於讓我如願以償啦,哈哈!我和老媽經過周密的計劃於2007年9月8日上午9:42踏上了開往黃山的火車,火車要坐一天一夜,而且有一大半的時間實在欣賞福建山區,有點痛苦的說。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顛簸,我們於9月9日上午10點到達黃山屯溪火車站,下了火車陰雨綿綿,我的心那個寒啊,不會一來黃山就那麼不給我面子,要我雨中登山吧?!10點半我們的車從黃山火車站開出,經過1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達黃山景區,一到景區山腳第一個感覺就是冷,衣服帶少了。還好很多精明的商人在那開店,賣著一樣的衣服,寫著――中國黃山,感覺有點土的說,不過為了身體著想還是硬著頭皮挑了一件,上面用拼音寫著迎客松,總算不那麼明顯,呵呵!
簡單的用完午餐以後,跟著導游開始上山,同行的還有一對來自銅陵的年輕的戀人。我們選擇的是索道上山,從山腳到索道口據說是300米的距離,但是才這麼一點距離我們就開始流汗了,可以想像後面旅途該有多辛苦。順利下了索道以後導游告訴我們一個集中的地方,然後自由去拍迎客松,也可以選擇去爬天都峰。在迎客松前面就感覺中國人真是生財有道,把最佳拍照點圈了起來,如果要進去拍照一個人30RMB,真是JS啊。好不容易跟人家擠了半天才在旁邊拍到一張迎客松,因為時間有限,我跟老媽就趕忙從迎客松處往天都峰山腳下去,沿途經過蓬萊三島還有蒲團石,當我們到了天都峰腳下時,抬頭一看,我的天啊,真不愧是天都峰,直聳入雲,再加上當天下著小雨,更增添了一層神秘感。因為登天都峰上下需要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們只能忍痛放棄了,但是看著那接近70度的台階,心裡還是挺擔心的,如果真的上去下不來怎麼辦?
重新回到迎客松後,我們向西海景區出發,中間經過幸福橋、手機石,看到了鴛鴦戲水、龜兔賽跑,順便還了解了很多地質方面的知識,比如:斷層之類的,但是因為才疏學淺都沒看明白的說,呵呵。
爬過了百步雲梯,再走上險峻的一線天(號稱升官發財道)來到了鰲魚峰,那塊大石頭像極了某人的死魚臉,嘿嘿。過了鰲魚峰以後,剩下的路平坦多了,最終我們成功登上了光明頂,海拔1860米,這是目前為止本人靠腳登上的最高峰了。在光明頂上導游把同行的人安排到了不同的酒店入住,因為大家住宿標准不同(順便說一下,強烈建議如果上黃山還是多花點錢住標准間會好一點,80RMB/人的那種房間洗澡都要排隊,那個累,而且10個人一間)。我跟老媽還必須自己步行一段才能到達我們住的酒店--西海水榭。途中我們還經過了紅樓夢一開篇的那塊石頭--飛來石。聽到導游介紹摸摸石頭能有好運,一摸官運、二摸財運、三摸桃花運、四摸懷孕,真汗!
上黃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旅游項目就是看日出,我們在索道口和酒店的前台都能看到關於第二天早上日出時間和可見度的預報。我們到達的那天早上日出時間預計是5:48,可見度指數是40%。經過一個小時的鬥爭和論證,再加上我夜觀天像,覺得看到日出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很累,還是睡覺比較重要,於是決定放棄看日出。
2007年9月10日早上7點,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天下小雨,沒有太陽,哈哈!銅陵的那對情侶起來看了,結果一臉郁悶。
今天我們的主要行程就是在黃山上看松樹,看了雨傘松、黑虎松、龍爪松……無奈天公不作美,下雨,很多美景都看不到,比如夢筆生花、石猴觀海……看來黃山對我還是有所保留的,將來有機會還要再來一次黃山。
就這麼在遺憾中我們離開了黃山!因為下雨而且下山途中也沒有什麼景點,所以我們選擇索道下山,下午沒事,經旅行社老總建議我和老媽去了屯溪老街,這個老街確實保有了它原有的風貌,而且所有的店鋪裡賣的都是當地的特色商品,比如文房四寶,還有小點心:頂市酥、徽墨酥、長生酥都很好吃。還有一樣東西要隆重推出的就是餛飩,最出名的兩家是汪一挑和吳一挑,分別處於老街的兩邊,大碗的8RMB,小碗的5RMB。我們吃的是汪一挑的,他家的餛飩裡面加了紫菜,還有一些配料是我們吃不出來的,問店家汪先生他說要自己體會噢,看來是獨家秘方不能泄露了。無所謂啦,好吃就好,旁邊還有個日本人在那邊不停的說喔依西。

(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