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回來已經好長時間,想起那些美好日子,真希望可以故地重遊啊。前兩天發了自己大理自助游的攻略以及自己的麗江的私人心情,希望對大家能有幫補。
D3 麗江古城 / 獅子山上萬古樓 / 打跳 我們坐9:00的車出發去麗江,大理到麗江有2條路,走老路時間要5—6小時,但路上會經過一些風景區如石寶山。我們的車走新路,中午12點多就到麗江了。路上離麗江20多公裡我們就看見了玉龍雪山銀光閃閃的嬌影,玉龍雪山最高的“扇子陡”,海拔5596米,山頂一年四季都有白雪覆蓋。華山與其相比竟成了小山丘。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至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其中2/3是納西族, 其中又有1/3的居民從事民族傳統手工業。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回,像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叫大研鎮,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她座落在玉龍雪山下,雪山流下的泉水形成一條清澈的小河(玉水河)穿過古城中的家家戶戶,隨街繞巷,形成“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格局。街道全用五彩石鋪好,禁止任何機動車輛進入古城。海拔2400米
車在麗江新城的客運站停,我們看了一下地圖,便從之間一個小巷穿過去,在古城小巷中走了大約20分鐘,就到了有名的四方街了,四方街附近小巷中有很多納西人開的客棧,便宜而且干淨方便,看了幾個客棧如四方客棧,國際青年旅舍,都差不多,四方街附近的客棧都有點吵,我們想選擇一家安靜點院子大一點陽光充足的客棧,看來只能再繼續走走看看碰運氣了,沒想到還真讓我們碰上了,在木府過去一點看到自由生活驛棧,房間采光很好,很干淨舒服,尤其是大大的院子從早曬到晚的陽光,我想每個來住過這裡的朋友都會有說不出的喜歡,當時剛好看到他們很多人在燒烤,一打聽,原來是客棧裡的住客朋友自己組織的,哈哈,我們也免費吃上了一頓美味的燒烤。自由生活驛棧確實不錯,有機會來麗江的朋友即使不住也不防來這裡參觀一下,這裡的掌櫃是兩個帥氣的小伙子,年紀輕輕愛好戶外旅游,走南闖北的,有時間不妨和他們侃侃或者打牌喝酒。我只有掌櫃石頭的電話13578489240和MSN:lijiangshitou@hotmail.com,到雲南自助游的朋友有關雲南的衣食住行玩的問題,不妨咨詢他,很熱情的一小伙子。
吃完燒烤後在古城逛逛,感覺挺不錯,春節前是旅游淡季,人不多,又遇見了昨天一起在船上游洱海的兩小伙子小胡和小王,他們正在流水經過的橋邊樹底下喝啤酒,真懂享受。
我們隨後上獅子山,登上萬古樓俯瞰麗江古城(門票15元),萬古樓,樓有五層,鬥拱重檐,主柱16根,通天22米,門票上說它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第一樓,此話應該不假。萬古樓上是俯瞰麗江古城的最佳地點,攝影後下山,在古城的小巷中隨意走走,體驗走在這種古老街巷的感覺。看看納西族的四合院,走過木府。
晚上吃納西小食,不料我倆都吃不慣,那些小食的名字我大多數忘記了,只記得南瓜湯,麗江粑粑,還算吃得下,其他的有很多都沒怎麼動過筷。
吃完飯,四方街中心竟燃起了一堆篝火,隨著音樂響起,一大堆人在圍著火,手拉手圍成好幾個圈子,跳獨特的納西舞蹈,納西人把這種活動叫做“打跳”,我和阿純看了一會,步伐仍學不會,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闖進去瞎蹦,大約9點鐘就完了,很多人覺得仍未滿足,有個納西人就吹起笛子,於是又有人開始跳。
我抽空跑商店買了個唇膏,這裡天氣干燥,感覺嘴唇很不舒服,阿純早塗上了,唇膏這東西不好向她借,只好自己買一個。
晚上竟然又碰上了小胡和小王,看來不是冤家也聚頭。大家商量一下,覺得四人一起包車方便,於是路上由我們兩人發展成為四人了。
回來後和客棧主人聊天,才知道他是廣西,兩年前大學畢業來麗江旅游,喜歡上麗江這個地方,於是留下來租下這座院子經營客棧。根據他的介紹,我們找了一個司機,決定明天四個人一起包她的的士去玉龍雪山,司機兼做導游。(包車100元/天)。
D4 玉龍雪山 / 犛牛坪 / 白水河 / 東巴神園 / 玉水寨 / 普洱茶園
今天要上玉龍雪山,所以早上特意多吃了點,又買了點面包和水,我們的車9點出發,出了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北行大約15公裡,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雪山由北向南排列成13個高峰,這13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像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叫做扇子陡,海拔5596米,司機說它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雪山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像一條玉龍在凌空飛舞。
車開到玉龍雪山的門票處,買票(80元/人)後車一直往裡開,玉龍雪山以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稱奇,但路上就只見到路邊和山腰都是低矮的松樹,有些背陰處還有未融化的積雪,因為這裡雪山腳下環境太惡劣,高原的太陽紫外線厲害而且風大、寒冷,樹都長不高,司機介紹說很多人開車來到這裡都偷偷挑一些比較低矮而特別的松樹,挖了拿回去作盆景。
車經過白水河,一直開到犛牛坪下的索道處,犛牛坪位於玉龍雪山景區最北端的山腰,是玉龍雪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末才開發出來的,海拔4500米左右,面積有近20平方公裡,景區內生活著彝族,藏族村落。
到索道下,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坐索道上去,來回的費用60元,時間需要40分鐘,另外就是騎馬上去,大約需要1小時,來回也是60元,我們四人都想騎馬,於是大家挑選了四匹看上去很健壯的馬,每匹馬有一個馬夫在旁邊牽著走,馬上的鞍座很厚實,不會感到什麼不適。開始騎馬上山,大家都有新鮮感,馬夫也比較“識做”,不再牽,讓馬自己帶我們走,他們則跟在後面,這四匹馬組成的馬隊穿梭在狹隘的山路中,路上可以看到還有很多雪,遇到有冰、路滑的地方,騎馬比較危險,馬夫就跑上來牽馬,問了一下,原來這裡的馬夫大多數是苗族。路上一次阿純的馬打了一下滑,尖叫了一聲。小胡小王很瀟灑,騎在馬背上還抽煙,同時把煙灰往馬頭上磕。本人不會抽煙,拿著個望遠鏡四處張望。
大約1小時後到達了犛牛坪,雖然處在海拔4500米,卻沒感覺到什麼高原反應,不禁暗自慶幸自己身體強健。
犛牛坪是典型的高原草甸牧場,我們一上到犛牛坪,就被眼前的景像所震撼,雪山如在眼前,銀裝素裹,分外清晰,而坪上則是一片天然幽靜古樸的草原,層次分明,多姿多彩。草原的邊緣是一片片的青松,與雪山相輝映。看那雪山,銀色與灰色想參合,很奇妙的景像。最高峰“扇子陡”活像一個張開的扇子。
為了防止游客踐踏草原,犛牛坪上修建了一條4到5公裡的木道,我們沿著木道走了個來回,一路看風景,我們在這裡真正領略到高原地區對人體機能的促進作用,走了近5公裡,腿竟一點也不感到酸和累,只是呼吸有些急促,難怪眾多球隊都拉到雲南來集訓了,好地方。
大約1點左右,我們要騎馬回程了,在2點鐘我們返回到了山下的索道處。隨便吃了面包,就開車回歸,可以沿途游覽其他景點---白水河和東巴神園了。雲杉坪我們沒去,怕時間不夠,因為那是典型的原始森林景觀,我們在犛牛坪上已經有所領略了。
車拐過一個彎道,便能看到山下有一條從雪山流出的河水,經北向東流去,這就是白水河,我們在此停留了半小時,沿白水河橋旁右邊的道路下行,就到了白水河邊。白水河首先給你的是清冽明淨的印像。雪山的積雪融化後又經岩層過濾,而泉水又不斷湧出,最終彙成此河。由於水質未受任何污染,河水衝涮的卵石,清澈明晰,水流在白石上,水的顏色更加明淨,所以叫做白水河。
車繼續開到東巴神園, 買了門票(15元/人)後,一個納西族少女身穿古老的東巴服裝帶我們游覽,體會那古老的東巴文化。
只有30萬人口的納西族雖算不上是一個大民族,但是它的東巴文化卻名揚中外,“東巴文”是納西古老的像形文字,納西話稱“森究魯究”,意為 “木石之標記”,即見木畫木,見石畫石。這種以圖像方法寫成的文字,共有2200多個文字符號。跟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樣,東巴文化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教文化,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東巴”,意譯為智者,是東巴文化的主要的繼承者和傳播人。換言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
言歸正傳,一個中年的東巴吹響了牛角,對我們表示歡迎,少女解釋說,“東巴”意譯為智者,學識淵博,掌握了東巴文字才能做“東巴”,目前麗江也只有十幾個東巴。
神園建在雪山腳下,周圍立著很多鬼神的木雕,有一幅據她說是世界上最長的畫鋪在中央,(長100多米,寬2—3米),畫中描繪了東巴文化人與神與鬼的一些神話故事。少女向我們逐個講解畫中人物符號的意義,我們聽的暈暈乎乎,恍入神國。
從東巴神園出來後,去玉水寨游覽,與前面提到的幾個景點相比,玉水寨比較平常,值得一提的是寨前站著一排共6個年老的納西婦女,身著民族服裝在跳舞,我們在拍照,拍完後其中一個婦女用手指了指,我們才發現前面有個凳子上放了個盆,裡面有些錢,哦,原來她們的意思是說隨便給點錢吧,於是放了2塊錢進去。
玉水寨回來,司機帶我們去一個茶莊品茶,品了好幾種頗特別的茶,蘭貴人,有蘭花的香味,蟲茶則最特別,是一種昆蟲長期食用一種草藥,會分泌出一些小顆粒在葉子上,收集起來就是蟲茶,據介紹對多種慢性病有很好的療效,泡出來的茶略帶苦味,這種茶比較貴,因為收集不容易,一小盒就80元。(後來我在麗江溜達,買到了才10元/盒,嘻嘻,不知是真是假,反正看上去差不多)。
晚飯後,逛古城買紀念品,買了一件文化衫,畫有東巴像形圖畫----馬到成功。不錯的才35元,我叫他們當即將我的名字吳春林的像形文字塗在文化衫背面,再畫上一個感嘆號, COOL!!!又趕緊隨便買幾件木雕以及瑪瑙和珍珠的手飾,以備別人問我要禮物時應急。
D5D6 瀘沽湖 / 神秘女兒國 / 烤野鴨 / 不尋常的除夕夜
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瀘沽湖,這個高原湖泊海拔高度在2800米左右,最深處達90米,景色秀美,碧波蕩漾,青山四合,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它位於距離麗江300公裡的寧蒗彝族自治縣內。當地摩梭人稱瀘沽湖為“謝納米”,意為母海,因湖的形狀如曲頸葫蘆,所以叫瀘沽湖。更令我們感興趣的是湖畔的“女兒國”,當然,並非那裡沒有男子,而是因為瀘沽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系社會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
何為“走婚”?我們後來才明白的,這是在當地流行的原始婚姻方式,即男人趁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溜進自己心愛女人的“閨房”與之同居,纏綿一夜後又在第二天一早悄悄地溜走。。。。
我們4個人包了一輛的士前往,2天一共1200元,車7點半就出發了,路上好像一直是在沿山腰走彎彎曲曲的下坡路,根據司機介紹,這是雲南最長的下坡路,長30公裡。走完下坡路,就到了金沙江畔,路沿金沙江修建。中學有一篇課文講紅軍橫渡金沙江的,所以我們都仔細觀看沿途的景色。路上偶爾也會竄出一只山羊,使司機來個剎車,有幾次遇到幾只豬,在路上悠閑地走,車都得讓著它們。
太陽初升,途中看到一個小山村被煙霧繚繞的好景色,於是叫司機停下來攝影。
在一個小店吃完米線,稍微休息一下後繼續出發,就到了小涼山的山脈群中了,是個比較窮的地方,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彝族的男女,成年的女子都戴著個像個大黑帽子的頭飾,臉被太陽曬的紅紅的,一路沒見到什麼靚女。
下午2點終於到了瀘沽湖,司機帶我們到了觀景台遠看瀘沽湖,盡管心裡早作好准備,可仍然禁不住吃驚和贊嘆,只能用“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見”來形容。陽光下碧藍的湖面和四面的青山,一山脈橫臥在湖中央,。。。。在這裡,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瀘沽湖美麗的曲線輪廊,翠青的吐布半島散在藍玻璃鏡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在湖北岸姿容端莊。也許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傳統,影響了瀘沽湖的山水,秀美和縹緲成為這裡特點。
車往下開,就到了收門票處,35元/人,進去後,發現路邊盡是些招牌名為“女兒國伊甸圓”之類的酒店和發廊,司機介紹說這是瀘沽湖的“紅燈區”,真正的摩梭人從不到這裡,車繼續開了十來分鐘,到了瀘沽湖邊了,湖邊也是一排木房子,有些已經很破舊,車開進一個名叫“阿夏樂園”的客棧(司機介紹的),先吃了飯,安排好住宿,也是每人20元/夜,已經下午三點了。
我們趕緊出去看風景,碧綠的湖水起著輕微的波浪,湖水裡面一堆堆的野鴨在嬉戲,也有一些海鷗在湖上空滑行,拍了野鴨嬉戲後,我們跑到不遠處的沙灘上,幾只破獨木船停靠在岸邊,又是一副好景。我們好像外星人來到這裡,對什麼都感興趣,不時往岸邊的居民家裡偷窺,小胡最不像話,追著一個摩梭老婦幾十米,亂拍亂照,形態有點。。。。
感覺累了,跑到附近一居民家中吃烤魚,這家也是摩梭人,一對夫婦,男的叫“八路格依”,女的名字忘了。烤魚1元/條,瀘沽湖的鯽魚很鮮嫩,烤的很香。“八路格依”向我們推薦烤野鴨,80元/只,3斤重,我們忙問那是否國家保護的動物,“八路格依”不回答,只悄聲說,有秘訣,瀘沽湖岸這邊屬於雲南,管制比較嚴,另外一邊的下落水村則屬於四川管轄,沒人管,對岸的屬於四川的摩梭人打了野鴨往這邊送。。。。我們不禁咋舌。
6點多鐘的時候,太陽要下山了,黃昏的湖色最美,不可錯過時辰,於是又趕拍照片。商量好了明天早起看湖邊日出,今晚則到居民家造訪。回到客棧,突然發現不見司機,忙問司機到哪裡去了,有人詭秘地笑,我們不禁起疑,難道是“走婚”去了,於是大家都罵司機沒良心,也不叫我們一起去,阿純在旁邊幸災樂禍地偷笑。
今天不巧,晚上停電,要吃晚飯時,小胡嘴讒,拉著我們到“八路格依”家吃烤??(此處略去兩字),點著蠟燭吃??的經過就不說了,自己該懺悔。喝了摩梭人釀的白酒,因為本人很少喝白酒,所以感覺跟商店賣的白酒味道沒太大區別,小胡卻是酒鬼,識別出這種酒好。一邊喝酒一邊跟那居民神聊,仔細問了摩梭族的風俗,原來摩梭人是納西族的一個分支,問了走婚的規矩,原來走婚還有很多的。。。約束,比如半夜去女方閨房的時候不能引起狗叫,否則女方不會開門,。。。還有很多很多,摩梭人的女子權高位重,輩分實際上跟我們封建時的漢族是倒過來的,女子輩分最高,由女子掌管財務。任何人可以多次走婚,直到找到合意對像為止,就可以結合,永久在一起,生兒育女,從此不再走婚了。我們小心問男主人,走婚過幾次?他說“數不清了”,我們不由暗暗吃驚,“八路格依”說每晚村裡都舉辦篝火晚會,如果有摩梭女子在你手心敲一下就表示默許你今晚去走婚,我們聽了連忙告辭出來去看篝火晚會,不料因為停電走的慢了,又在路上碰見剛參加晚會的人回來了,說已經結束了,大家都嘆錯過時機。
一抬頭竟看見滿天的繁星,密密麻麻,一生中從沒見過哪個晚上竟然有這麼多星星,在高原湖泊中看星星也是一件樂事,可惜自己連北鬥七星都分辨不出來。
回到客棧,司機仍然沒回來,於是大家一致譴責,該死的司機獨自出去偷歡,嘻嘻,我們都是有色心沒色膽,只能回去睡覺。因為車上顛簸了7小時,所以都比較困。
7點多醒來,顧不得寒冷的自來水,匆忙洗刷後奔湖邊,雲南那邊天都亮的遲(大約比深圳晚一小時),晨曦中瀘沽湖顯得格外安靜,曙光下,波光閃閃,湖面寂靜,幾只豬槽船兒穿梭於湖面輕紗般的晨霧間,時隱時現.... 一個年老的摩梭婦女早起在湖邊。。。。。
瀘沽湖的景色在一天之中變幻無窮。晨曦初露,霧靄煙霞,湖水如染,一片金紅;朝陽冉冉,湖周山巒如聚,倒映其中,則為翠綠;夕陽西下,風平浪靜,平滑若鏡,積萬頃碧玉,又成一片墨綠;夜色幽靜,微風柔漫,波光粼粼,星星閃動,讓你如夢如幻。(這段是抄的,本人詞窮)
早餐隨便吃了兩饅頭,司機竟然還沒回來,哼!我們去了湖邊開始我們今天的節目----坐摩梭人的豬槽船去湖中的小島玩,來回25元/人。
一男一女兩個摩梭人身著民族服裝,已經習慣了游客緊盯著他們看的目光,我們也抓起兩個漿游了起來,在湖中看山很有意境,瀘沽湖水美,湖岸的山也秀,群山之中以格姆山(獅於山)最為人喜愛。這座山雄偉高大,像頭雄獅在湖邊蹲伏靜息,傾斜的橫嶺像腳,獅頭尤其形像,要是細心觀察,還指得出口耳鼻眼,越看越覺得維妙維肖。
大約50分鐘後,抵達小島,上島看湖景,則又是另外一種風情,陽光很猛,從高處往下遠看湖泊,湖面上浮著蒙蒙的水霧,一層白氣,疑是仙境。山上有個舊喇嘛廟,幾個年老的喇嘛和幾只狗,給人一種蒼桑的感覺。在島上玩了一個小時,我們坐船返回了。
到客棧看見司機,我們大嚷起來,司機忙解釋不是到紅燈區去,是到朋友家吃燒肉去了,我們懷疑他昨晚打麻將影響今天的開車安全,他急忙分辨,誰知道他昨晚在哪裡混。
1點半的時候,我們的車開始返程,回麗江過年羅。
瀘沽湖回麗江走新路,時間短些,路上灰塵很大,只6點多就到了麗江。納西人過年很早,下午三點就吃年飯,晚上都在聊天、看電視和打麻將、烤火烤東西吃,但酒店和商店仍然營業。
四人找了個環境很好的酒店吃飯,二樓露天的陽台上擺張桌子,往下看是流過麗江的那條小河和河邊一排的柳樹,點了幾個我們愛吃的湘菜和川菜,才花100多元,飯畢到樓下,發現酒店的員工和食客都聚集在一起,在大廳內圍成幾圈 “打跳”,唱卡拉OK等,在那裡認識了老張一家,我的知己也!老張60多,仍然很精神,於是我兩又各喝了幾杯白酒,臉已經漲紅了,於是就去合唱了那首-----妹妹你坐船頭。。。,阿蘭也上去唱了首張惠妹的,老張的孫女特別可愛,給他們一家照了合影,要了地址以後可以寄相片過去。就這樣一直折騰到12點,就回客棧。凌晨時聽見城裡成片爆竹聲驟然響起,很多地方也同時在放煙花,哎,跟在家裡過年的氣氛一樣,看來納西族已經給漢化的差不多了,麗江是沒有禁止放鞭炮的,不時可以偶爾聽見一兩聲爆竹聲,是小孩子在玩耍。
商量好了明天初一要徒步走虎跳峽,要走18公裡呢,趕緊睡覺。
D7 萬裡長江第一灣 / 徒步虎跳峽
今天是大年初一,早起退房,我們准備去徒步虎跳峽,然後晚了就住在橋頭鎮不回麗江了,明天也許可以攔到車去中甸,我那夢中的香格裡拉。
4個人3000元包了一輛的士出發了,去虎跳峽前我們先要去石鼓看著名的“萬裡長江第一灣”。它距麗江古城50多公裡,金沙江在這裡轉向180多度,衝開海羅山崖的重重阻攔,掉頭北上,形成著名的“萬裡長江第一灣”。納西語稱這裡為“剌巴”,意為虎嘯處或虎族之花。長江第一灣不僅是麗江的重要風景名勝區,而且是進入老君山景區和三江並流景區的咽喉重地。歷史上諸葛亮五月渡瀘,忽必烈革束渡江,都是選擇這個地方為渡口。當年紅軍北上抗日,長征至石鼓,也由此渡江。
不到一小時就到了,我們仿佛到了江南,長江第一灣名不虛傳,金沙江水拐了個180度的大彎向北流去,灣裡是一片柳林組成的陸地,山縈水繞,景色如畫。這裡江面寬闊,江流開闊平緩,江邊柳林如帶,四周又有層巒疊嶂的雲嶺山脈綿延環抱,與平疇沃野、村落瓦舍相連,果然如司機介紹說這裡享有“小江南”的美譽。
我們從山腰的公路爬下去,到了河灘,玩了一會,又爬上去。進了車阿純才發現身上和背包上布滿了那種很粘的植物,拍也拍不掉,只有不斷用手將它們一粒粒拈去。因為要去虎跳峽,所以我們就沒去“長江第一灣”旁邊的石鼓鎮,它是因鎮上有一面漢白玉雕刻的鼓狀石碑而得名的。
大約1小時後車開到了橋頭鎮(屬於中甸縣),已是中午,就找了個旅社,放下行李,又好好吃了一頓,開始徒步虎跳峽。
何為虎跳峽?金沙江從“長江第一灣”突然急轉北流約40公裡後,闖進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穿山削岩,劈出了一個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險的大峽谷——虎跳峽。(很多人都說世界最深,但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它是世界第三),兩岸雪峰高出江面3000多米,其勢驚險奇絕,在上虎跳的金沙江入口處,有一塊巨石橫臥江心,激流從僅有30米寬的巨石兩側穿流而過,濤聲震天,白浪翻滾,傳說猛虎常靠江心巨石躍上對岸,所以叫虎跳峽。江水在約30公裡長的峽谷中,竟跌落了200多米,江面最窄僅30米,金沙江在這裡展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英雄氣概。
我們打算徒步走從上虎跳到中虎跳的一段,游虎跳峽有兩種選擇:一種可借助汽車游看重點,省力快捷;另一種則是徒步穿越,可徒步走哈巴雪山小路,也可徒步走碎石公路,身體力行的品味虎跳峽之美。我們想,普通的游人不想走的地方必有最好的景色。虎跳峽全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 、下虎跳三段,最壯觀的景色在上虎跳,它最重要的景觀是“峽口”和“虎跳石”。我們今天的目標主要是上虎跳。
在橋頭買了門票,(50元人),車再開行了一段,我們就下車了,沿著這條簡樸的碎石公路一路前行,中間曾下了陣短暫的毛毛雨,但正因為這場雨,我們竟遇上了難得一見的彩虹,還被我用相機拍攝下來,真是幸運。
我們一直沿著峽谷左側山腰的碎石公路走,路上不時有木牌提示“前面一段危險,小心山上落石墜落”,路上盡是深深的峽谷景色,往下看,金沙江顯的很小,對側的一側山體陡峭,幾乎是絕壁,但卻修了一條公路,對面的人看上去非常小,要仔細才能看到,公路上方的絕壁上隱約可以見到還修有一條古代的棧道,我們在路邊,用盡全力往江裡扔石頭,扔下去就無影了,看不到也聽不到。在路上可以一路觀看到兩邊的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的山景,今天太陽忽隱忽現,當太陽照耀到兩邊的雪山時,雲在雪山頂繚繞,陽光透過照在雪山上,變成銀白色,忽而變成淡紅色。
我跟小胡走的快些,不時停下來攝影,倒並不覺得很累。大約走了2個多小時,差不多已經走了8---9公裡,就到了激蕩的“虎跳石”了。
我們沿著石階扶攔一直下到江邊,走下石階過程中,未見江水先聞濤聲,遠遠就能感覺到虎跳石的聲勢奪人,激流的轟鳴回蕩在山谷中,有虎嘯龍吟的感覺,大家的心都在微微顫動。下來後,就看到驚心動魄的畫面,水勢很大,洶湧澎湃,僅二三十米的狹窄的江心臥著一塊巨石,把激流截分為二,咆哮的江水喧瀉其間,驚險無比,相當壯觀。猛虎也應該可以借這塊巨石一躍而過,因此才有虎跳峽之名。翻飛激蕩的江浪一層卷一層,衝擊著虎跳石,剛才還是碧藍平靜的江水,在這裡都變成激揚的白色浪花,“卷起千堆雪”的感覺能激起每個人的豪勇之氣,心驚膽顫又是豪情萬丈。
看完虎跳石,要沿石階爬回上面的碎石路,就難了,幾百個台階,我們走走歇歇,一上來我們就坐下喘氣個不停,奇怪的是阿純剛才走路一直是落後份子,這次爬坡上台階倒得了第一,我則在最後,慚愧。
再往前走了會,已經到了下午4點多了,該趕回去,我們沿路返回,想起還有9公裡要走,有點心發麻。走得很快,無聊時就對山高喊幾聲,竟然有3—5聲回音傳來。走了大約1個多小時已經走了一半路程了,有輛北京吉普車開來停在我們身邊,司機讓我們上車,我們問多少錢,司機說看你們走的太辛苦了,很佩服,不要錢。嘻嘻,上車了!
回到旅社,大家都覺得今天夠累,於是吃飯後打牌,拖拉機一拖就拖到近凌晨一點才睡覺。
D8D9 麗江古城 / 黑龍潭 / 納西古樂
今天聽說香格裡拉(中甸)下起了大雪,聽說路也封了,又擔心去了中甸後無法及時返回耽誤了機票,經過好幾天的跋涉,今天該休息一天,正好覺得麗江古城沒逛夠,所以今天是最漫無目的的一天,從一個巷子穿過另一個巷子,現在是春節初二,麗江城內旅游的人明顯比前幾天多得多,不時可以遇到旅游團,根據我的觀察,廣東,上海和北京的人居多。古城歷經幾百年風風雨雨,仍舊散發著勃勃生機。96年的那場地震同樣也無法把它抹去。
上午去了一趟黑龍潭公園,也叫玉泉公園。盡管客棧老板向我們透露,早上七點鐘前去公園,可以免去40元門票,可誰會願意早起,麗江七點鐘時天才蒙亮,明亮度大概相當深圳的6點鐘。
黑龍潭公園位於麗江城北像山腳下,泉水清澈,最好的景色是潭中的石拱橋,周圍翠柳垂簾,古木蔥郁,樓閣亭台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景色十分迷人。本來玉龍雪峰和像山倒影潭水其間,景色更絕,可惜我們去的這天有些微風,湖面有些漣漪,倒影不大明顯。公園裡面也有演奏納西古樂的一個樂隊。
中午的時候到“麗江中國大研納西古樂會”買好了當天晚上的票,准備晚上聽正宗的納西古樂。票分三等,票價120---180元不等,我們買了160元的B座。
高原水城的靈氣孕育了古城人的藝術氣質和詩韻,被譽為“音樂化石”的納西古樂,是多元文化相融彙的藝術結晶。它由《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現已失傳)。道教法事音樂,儒教典禮音樂,甚至唐、宋、元朝的詞、曲牌音樂,奇跡般地融彙在納西古樂的旋律中,卻形成獨特的納西民間音樂的神韻。這是一種清純、空靈的韻味。
到晚上,我們就來到“麗江中國大研納西古樂會”,我們早已買好票,看見門外一大堆買不到票的人在鼓嚷,心中暗暗慶幸。這個古樂會是由傳奇人物宣科組建,樂隊曾多次到國外演出,江澤民來麗江考察時曾親臨傾聽古樂,所以牆上掛滿了各領導聽古樂接見樂隊的照片。
演奏廳內大約有兩三百個座位,布置的古樸而有神韻,上方掛著十幾張黑白的肖像,後來聽宣科先生解說時才知道這都是這幾年逝世的樂隊成員。樂隊成員大都是年紀在70歲以上的老人,中間夾雜幾個年輕女子,彈古箏以及和唱等,(最中間彈箏的那個特別漂亮,給人一種冷而純淨的感覺,《神雕俠侶》的小龍女應該就是這樣的)
當晚演奏了《紫微八卦》、《浪淘沙》、《山坡羊》等曲子,其他曲目名字忘了。宣科先生大約70歲上下,竟能說流利的英語,他的解說很幽默大膽,觀眾不時發出陣陣笑聲,但演奏古樂的時候大家都被這清純、空靈的古樂所陶醉,體味到一種玄妙、悠遠、超然的意境。古老的樂章衝刷掉我們心靈的塵埃,仿佛回到那古老的朝代。想起了《夢回唐朝》那首搖滾樂。
結束後很多人都排隊購買那本《宣科先生和納西古樂》的書,我也買了一盒《納西古樂》的VCD,希望日後能再聽聽。
。。。。。。
D10 昆明 / 世博園
寫到這裡,已經感覺到累了,後面就簡單寫了。一早到了昆明,逛了一天的世博園,卻感到有些失落,也許是一連10天看夠了大自然的傑作,對世博園那太多人工的修飾,感覺比較乏味和具有不自覺的抵御情緒,覺得100元的門票有點冤,還是比深圳的世界之窗好些,特別令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在那個房間看到一個超大的冬瓜和很大的豌豆,還有溫室前廣場上那成群的鴿子。
D11 路南石林 / 萬水千山走遍,口袋空空回家
由於是晚上6點多的飛機返回,所以當天游覽了被稱為世界奇觀的石林,我們是前一天晚上就趕到了石林鎮住宿,以便於當天能有更多的時間游覽石林。總的來說,感覺挺不錯,配的上“鬼斧神工”這四個字,巨石在靠上方都好像被人鬼斧神工地橫砍了一刀,卻不曾掉下來,有些石頭的形態不錯,似大像,似獅子,最妙的當然是那惟妙惟肖的阿詩瑪,後面的巨石是她背著的籃子。。。。。。。懶的寫了。
萬水千山走遍,口袋空空回家。
雲南自助游 經驗總結
1. 准備要充分,先計劃好時間和路線,估計費用。應該事先了解好當地的天氣/交通/食宿費用/民俗等。千萬別跟團,自己去才可體會到旅游的真正滋味,又可以認識新的朋友。
2. 旅游離不開攝影,學習攝影知識,准備一個好點的相機,見了好的風景,可以留下。這次大家看了我的相片,是不是覺得有專業攝影的味道?哈哈。旅游和攝影分不開,懂攝影才沒有遺憾,人的記憶力有限,旅游中看到了好的景色,甚至是很快就消逝的景色,有必要讓這些景色成為永恆。
3. 不宜在旺季出游。我們這次出游在18日就開始,而到大年初二初三的旺季時,就是我們回歸時。
4. 人數不宜太多,2人/4人為妙。一個人有點危險,最麻煩的是一個人去旅游,當你看見眼前的美景時忍不住要贊嘆一番,環顧四周才發現沒人與你一起分享這美景,一起與你共鳴。
5. 東西要帶足:照相機/電池/膠卷/望遠鏡/常用藥品/太陽鏡/電筒(最好是那種既可以照明又帶防身功能的高電壓)。
6. 費用以先緊後松為宜,控制好成本。
7. 不恥下問,多向當地人請教,特別是價格方面,多請教別人,可以避免被宰。
8. 可能的話,可以在當地,幾個人包一輛的士出游,費用比自己搭車貴不了多少,但很自由,可以得到更多的個人時間,看見好的風景,還可以隨時叫司機停車下來看。注意事先要跟司機講好價格。這次我們去玉龍雪山、瀘沽湖、虎跳峽都是包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