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3月,我因公出差至西安,住在南大門的一家賓館裡,它的對面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安文化街.公事之余,我去那裡閑逛。那個寫有文化街的門廊,那個代表文化街的塑碑,就已讓我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文化味。進得街裡,具有著古長安味的街道干干淨淨,地面上還留有掃帚的劃跡。街兩邊,那些古長安味的街屋,家家門上都有內涵深厚書法極好的對聯。悠靜的街上有三三兩兩氣質高雅的老人出出進進。在他們的招呼下進得屋裡看時,家家都牆上是名家字畫桌案上文房四寶,間或還有傳世古玩,雖然只是一條街,卻透露著千年古都厚重的文化積澱。這些家的主人有的盡管很年輕,但都舉止文雅談吐不凡。我從街頭觀賞至街尾,得到了一次文化的熏陶和洗禮。我不禁在心裡贊嘆:西安文化街你真有文化!公事完我離開西安時,心裡在說:西安文化街,我永遠想念你!2006年8月底,我從大漠轉回時路過西安,在游過華清池、兵馬俑、大唐芙蓉園後,特意抽時間又去了我想念了10多年的西安文化街。可當我風塵僕僕的趕上去時卻讓我大失所望.雖然那個門廊和塑碑還在,可進得街裡,各色人擁擠其間,街屋的門口擺滿了各種不能稱為文化的文化仿制品不說,賣各色小吃的攤販在街中間形成了一條長龍,從他們嘴裡呼出的小商販的叫賣聲與我心目中想著念著的文化街毫不搭界。再看街屋裡面,牆上少了字畫,只掛了些供觀賞的巨型毛筆,雖然桌案上也有一些文房四寶,可給我的感覺不過是小商販在兜售文化用品罷了,與文化二字聯系不上。在一家門口,一位凶悍的女主人居然對遠去的管理人員罵不絕口,原因是管理人員說她把不該放在門口的東西放在了門口,她一邊罵著,一邊從屋裡提出一個上有很多齒的園木樽放在了門口。我從小商販的擁擠中,在不絕於耳的叫賣聲中走了不到一半就趕緊退了回來。我一邊退,一邊心裡感慨:這還能叫文化街麼?這條街還有文化麼?我想念了10多年的西安文化街怎麼成了這個樣子?唉!歸來吧!西安文化街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