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柬越行之感受(九)原本打算2月2日和3日兩天的柏威夏行程縮短到1天完成,多出一天時間,正好放松一下,前幾天趕得挺緊,身體也感到疲憊。早晨睡了個懶覺,起來後又磨磨蹭蹭地消磨時間,近10點了出發去老市場。老市場裡出售的物品非常齊全,服裝鞋帽、日用小商品、水果、蔬菜、肉禽類、調料等一應俱全,還有一個美食區域,許多當地美味小吃集中於此,不可不去品嘗,後來2天我們天天去老市場吃小吃,尤其是甜品,太誘人了,直抱怨自己肚量太小。南瓜布丁、甜品粥、豆漿,好吃的太多了,只能自己去品嘗。飽了口福,又購買了些柬埔寨特產:咖哩粉、阿莫克調料(柬埔寨特有的一種調料)、腌制的洞裡薩湖魚,考慮到不好攜帶,不敢多買。
中午找餐廳吃午飯,正好在老市場附近又看到正在等客TIP,熱情地招呼,文請他與我們共進午餐,TIP熱心地為我們推薦了洞裡薩湖水上游覽,並主動提出下午帶我們去水上村游覽。飯後回GH休息,2點出發。好家伙,光坐TIP的TOTO就差不多40分鐘,再改坐摩托車,又要40分鐘。摩托車在叢林中穿越,路況並不比去柏威夏的好,又是一路顛簸,屁股都顛麻了。下車換船。
船從碼頭出發,越行駛越覺得洞裡薩湖水上村的游覽非常值得,絲毫不亞於柏威夏之行。水色風景沒什麼好看,但在水上村穿行絕對是一次體驗。你會驚愕於竟然有人這樣生活。水上村是洞裡薩湖中的一個漁村。全村3000多人口,530戶人家。整個村子建在水中,我們這個季節去是旱季,房子都露出水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子的建築結構。房子由幾丈高的樹干架起,實際上就是把陸地上的杆欄屋架得更高。旱季距水面有幾丈高,到了雨季支撐房屋的高高的樹干基本上全都被水淹沒,家中地面比水面高不出多少,漁民出家門必須乘船。據說水上村的漁民是柬埔寨最窮的一部分人,暹粒的警方也曾經驅使村民上岸,但是沒有成功。可以想見,離開了賴以生存的水面,他們難以活命。這裡生活雖然苦,飲食衛生也得不到保障,但是從他們臉上看不到生活的艱辛,你會發現這裡幾乎家家都擺放著鮮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著生活、追求著美。看到他們對生活、對美的追求,比他們生活強十倍、百倍的我們沒有資格再抱怨生活的所謂不公,我們都應很好地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快樂也好,痛苦也罷,因為這就是生活。
水上村有一所小學校,有700名學生,分上下午上課,各350人。有個小小的碼頭,游客可以上岸參觀學校。每個教室都有一個捐款箱,參觀的游客可以盡自己所能幫助為當地的孩子們,為他們籌集學習的費用,學校每月一次打開所有班級的捐款箱,所有的錢放在一起,用來給學生們買些學習用具。TIP帶我們進了學校,一位剛剛下課的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學校的情況,看到孩子們稚嫩的小臉,渴望的眼神,淳樸的微笑,文捐出了自己身上帶的所有零用錢,據那位老師說這在游客捐款中屬數量較多的。再一次被文的善良所感動,曾問過文,是什麼讓你有如此善意之舉,回答很簡單:雖然我們比不了比爾蓋茨,比不了巴菲特,但是看看水深火熱的孩子們,綿薄之力,惠而不費。個中味道,不說也罷。
去水上村游覽的船上,看到船老大在喝一種像是飲料的東西,嘗了嘗原來是酒,好像說是棕櫚樹本身分泌出的液體,無需發酵,純植物酒,口感像是江南的米酒,越喝越香,直到臉上有了熱熱的感覺。還不斷感嘆柬埔寨是個極易生存的國家,生存所需的物質條件隨處都是,大概這也會養成人的懶惰吧,這是不是柬埔寨窮困的原因之一,不得而知。
回來的路上我們在一次觀賞到另一種落日——稻田落日,得出結論是,但凡不經意看到的往往比特意准備的要更精彩,更讓人難以忘懷。
從水上村回到暹粒時已夜幕降臨,小城比白天還要熱鬧,餐館、酒吧、咖啡廳聚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享受著生活的愜意,強烈的反差竟讓我有些恍惚,不知哪個世界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