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驢入黔,淪入虎腹;今有驢三頭,偏向虎山行。
2009年春節,帶著小燈泡,舉家奔向黔東南,且看吾驢如何游轉黔桂之地。
黔 桂 之 驢
行程:
1月17日:K111 上海南15:59-鎮遠次日14:39
1月18日:入住舞陽河賓館;
打車去鎮遠古鎮,上青龍洞看古鎮全景
1月19日:K65 鎮遠8:07-凱裡9:27
1路公車或出租車至洗馬河汽車站
凱裡10:30-西江12:00
入住有家客棧
1月20日: 西江-榕江,途中坎坷反復,耗時一天。
入住雅馨賓館
1月21日: 包車 榕江-三寶侗寨-增衝-芭沙-小黃
入住小黃歌堂旅店
晚聽小黃大歌
1月22日:包車 小黃-肇興
入住肇興賓館
登山觀肇興全景
1月23日: 徒步肇興,至堂安
包車 肇興-地坪風雨橋-三江
入住三江賓館
1月24日: 程陽八寨,風雨橋,歌舞表演
三江14:05-桂林17:05
1月25日:桂林三山:像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靖江王府、獨秀峰(門外張望)
必勝客年夜飯
1月26日: 10:15桂林-陽朔11:45
入住龍門客棧
參觀銀子岩
1月27日:遇龍河漂流
老根家午餐
月亮山外拍
1月28日:陽朔-楊堤
漓江漂流+徒步
興坪-陽朔
1月29日:陽朔公園
陽朔16:05-桂林17:35
飛機返回上海。
1月18日
14:30左右,K111次到達鎮遠車站。
出車站右手邊就是鎮遠火車站的售票處,人不多,很快買好第二天早上8:07鎮遠-凱裡的K65次車票,均為無座票,成人15元,兒童8元。
火車站廣場有一幅巨大的鎮遠地圖,提醒大家應仔細觀看,因為鎮遠是沒有地圖賣的,可以把這一幅拍下來,存在相機裡,隨時查看。地圖顯示前方不遠處有一家儛陽河賓館,想著能在地圖上標示出來的,應該是家正宗的賓館了,因為實在對火車站旁邊的家庭旅館不大放心,於是決定還是住到賓館去。
沿右手邊的西秀路向前,基本都是上坡路,約20分鐘左右,已經叫苦連天的我終於看見了賓館,立馬衝進去,標房80元,帶空調電視獨立衛生間,典型的老式國營賓館,還是不錯的。
稍事休息,打的前往青龍洞,5元。
青龍洞前就是鎮遠古鎮,據說原先的木制古城已經毀於一場大火,現在古城都是後來造的磚瓦房,但飛檐走壁,還有有點味道的。
因為是淡季,游客不多。
下游在造橋,所以上游把河水攔住了,因此儛陽河的水並不大,但河水的顏色依舊藍的可愛。
青龍洞門票50/人,兒子免票,我憑雲貴通也免票。
從中元禪寺進入,到萬壽宮出來,約莫2小時,推薦大家靜心游玩。這裡的亭台樓閣還是很有些構思的。前佛後道,紀念文天祥的江西會館、四層回廊的紫陽書院,貴州最完整的古戲樓,都令我們覺得值回票價。(當然因為我們3人就買了一張票,嘻嘻。)
因為整個青龍洞就我們3個游客,所以連山上特別的類似火山岩的山石都被我們研究了半天。站在最高處,整座古鎮歷歷在目,儛陽河在我們腳下轉了個灣,河面上的小舟三五成群,碼頭上還有釣魚的人兒悠閑自得。
對面石屏山上的棧道清晰可見,因為時間關系,就不去爬了,當地的服務人員介紹說,正午的時候最適合爬山了,因為光線最好。當地人半小時就上去了,我們這種體力的人估計起碼1小時,如果有人在這兒多住幾天的,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離開青龍洞,打的3元到著名的苗伯媽酸湯館,出租車司機都知道的。這裡門面不大,裝修也簡單,但生意極火。
這裡的火鍋涮料是自己到冰箱裡去拿的,蔬菜給你一個臉盆,自個兒使勁兒裝。飲料也不提供,自己到外面去買。店內有自制的梅子酒,分2種,10元一斤的梅子酒和4元一斤的楊梅酒,前者類似果酒,偏甜,後者類似白酒,偏苦。我們因為不了解狀況,要了便宜的那種,結果倒了一杯,只喝了一口就沒再喝了,老板見狀也沒有收我們錢,真是實在人啊!一頓飯最後只花了52元。
沿街散步回賓館,路上經過一個大超市,買了第二天的早飯和飲料。
賓館旁邊是蟠龍大橋,橋下是城牆垛子,已整修一新,晚上有燈。
1月19日
這裡天亮很晚,7點走在馬路上,還是一片漆黑,直到7點半,天際才開始透亮。
8:07,登上前往凱裡的K65次車,因為是春運,車廂裡塞滿了人,想想只有1小時20分鐘的車程,咬咬牙也就站過去了,沒想到遇到一個好心的男孩子,主動讓了座位給我和小燈泡,一個小時啊,他就在旁邊站著,我不好意思,讓他回來坐,他還堅決不肯,多不容易啊,真是萬分感謝!
9:27,到達凱裡,直奔洗馬河汽車站。火車站排隊候客的無良司機居然開口要20元,一怒之下坐了旁邊的1路公交車,1元/人,20分鐘到達。這裡直達西江的長途車,一天5班(9:00,10:30,12:30,14:30,16:00)。正好趕上10:30的車次,成人24元,兒童13元,是中巴車,12點到達西江。如果需要趕回凱裡的,可乘坐下午15:20的末班車,而我們選擇在這兒住一晚。
沿汽車站前的廊橋過河,到達寨口,順指示牌找到“有家客棧”,標房80元/間,環境不錯,廁所和淋浴分開,還有小陽台可以曬衣服,有電視、熱水器,無線上網,唯一的缺點是沒有空調,但有電熱毯,比起其他苗家的民居已經好很多啦。
放下行李,開始在西江閑逛。整個西江苗寨依山而建,白水河上,5座廊橋各有特色。沿河邊慢慢拍照,欣賞苗居,感受小小的請調。
在白水河對岸,有一條山路可到對面山上的觀景台,是拍攝整個苗寨的最佳位置,上下1小時左右,吐血推薦。
回到主街,找到也東寨的牌坊,這裡是去苗王家的小道,一路有指示牌,苗王家在指示牌上稱為“鼓藏頭家”。一路向上,山勢還很陡,如果背包上山,估計對體力有點要求。小路兩旁都是當地的苗居,層層疊疊,還很原始。
因為苗王家正趁著淡季裝修,沒能見到苗王一家。站在他家後院看山下的苗寨,因為水汽煙朦,有些水墨畫的感覺。
在廣場邊找了家火鍋店,點了著名的酸湯魚,35元/斤。新鮮的在水缸裡游動的河魚,轉眼間就頭尾分家,成了香噴噴的酸菜魚。這裡吃火鍋,只要付魚錢,其他的蔬菜、豆腐、香菇之類,都是免費的。Z一口氣又吃了三碗飯。我試著向老板娘要了一杯自釀的米酒,辣的很,完全就是低度白酒的味道,和江南香甜的米酒完全不同,於是打消了來一斤的念頭。這裡的米酒,10元/斤。
最後結帳,40元。還算便宜。
因為淡季的關系,街上的銀飾店、雜貨店大多沒有開門。總體感覺苗民還是淳樸的,價錢還比較實在,結果東買一點西買一點,再次嚴重超標。不過也好在買了些紀念品,因為後面的行程途中基本上就沒有買東西的機會了。(僅指黔東南)
晚上的西江,燈火通明,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吊著風燈,勾勒出美麗的滿天星光。據說在旺季是通宵燦爛的。
1月20日
今天這一天,是舟車勞頓的一天,是七拐八彎的一天,是頭暈眼花的一天,是不斷翻山越嶺的一天!
早上8:00,西江-雷山的中巴車,10元/人。
9:30,到達雷山。在調度室得知,由於春運,凱裡-榕江的長途車基本客滿,想在雷山搭乘過路車的可能性很小。不死心的打電話到凱裡客運站,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詢問了包車去榕江的價格,在500-600之間,忒貴。二人一合計,一咬牙,決定殺回凱裡,搭乘始發車。
10:00,雷山-凱裡。12.5元/人。
11:10,到達凱裡,排隊買去榕江的車票,買到12:40發車的這一班,49元/人。中間的時間可以去吃午飯,也可以無聊的等候,就如我們。
正在郁悶等車時間太長,就得知12點的車子壞了,至今沒到車站,站台上黑壓壓站了一片人,直到我們和下一班的車子都出發了,前面的乘客還在苦苦等待,於是又開始慶幸,還好晚到了,還好買的是後一班車。
12:40-18:00,漫長的山路,無數的拐彎,到達榕江。
仔細算了一下,近8小時啊,咱就顛簸在了這十萬大山裡了,不容易啊,一路駛來,車裡起碼吐了6個人,就包括了咱家的寶貝燈泡,對於他能堅持下來的這種精神,在這裡表揚一個先。
坐到了右邊的靠窗位置,但天氣不佳,車窗上一片水霧,窗外是細雨微斜,山汽蒸騰,偶爾能見到山谷中飛速後退的梯田,漂亮的河水歡快奔流,稍解旅途的煩悶。
走出榕江汽車站,右手邊雅馨賓館的巨大招牌一下子跳入眼簾,看了看房間,很不錯,賓館提供的是一間窗口朝後面的標間,很安靜,完全聽不到車站的嘈雜,80元拿下。
通過賓館,找了司機莫師傅(13985285504),他有一輛比亞迪的轎車,800元包下後2天的行程,價錢偏貴,但因為靠近年關,車況又好,所以就定下了。
1月21日
8點,在賓館門口等莫師傅的車,發現對面就停著好幾輛拉客的面包車,正在候客,於是想過去問問價錢,但又怕被人宰,正在猶豫間,莫師傅的車子來了。一看到他這車,我就沒了詢問面包車的想法,比面包車好多啦,廢話不多說,上車走人。
第一站,三寶侗寨。
離縣城很近,門票10元/人。大門進去,就是一座高大的鼓樓,也是這裡的標志性建築,圍繞鼓樓有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周圍居然就是密密麻麻的民居,小路四通八達,逃票進來是再容易不過了。廣場到底,就是江邊。右手是大橋,左手是大宅,榕樹蔭涼,河水渺渺。沿江邊人行步道漫步,看對面山上的寨子,江上的小舟,河邊洗衣的婦人,嬉戲打鬧的孩童,寧靜的感覺撲面而來。
第二站,增衝鼓樓。
路非常難開,耗時約2小時,山路崎嶇,泥漿遍地,車子幾次滑坡,驚出我一身冷汗。
寨子不大,有些破舊,街道狹小,石板濕滑,著名的鼓樓就建在一個小水池邊上,幾個小孩子就在這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建築裡追逐玩耍,忙碌的居民穿梭而過,只有我們這2個外來客靜靜的注視著它。
在村外遇見了一群從其他村子過來賀禮的侗族婦女,每人挑一扁擔,筐裡都是雞蛋、糯米之類的賀禮,在泥漿地裡健步如飛。莫師傅介紹說,這個季節是閑季,所以結婚、生孩子、造新房、嫁閨女的特別多,一路都能看見堆積如山的木頭,還有披紅掛綠的嫁妝。
第三站,岊沙。
因為從增衝去從江的路特別難走,所以我們返回了榕江,再走國道去從江,一路風光無限,都柳河潺潺,苗寨依山層疊。本以為深冬的田地是一片荒蕪,可沒想到一月的貴州居然盛開了當地的油菜花,梯田裡明晃晃的一片嫩黃,剎是好看。
下午2點到達從江,吃午飯。半小時到岊沙,路上遇到2個老外搭車,便發揚了國際主義友愛精神,將二人帶到了岊沙。其實這2人我們昨天在去榕江的大巴上就遇見過,在雅馨賓館門口也見到了,據說是連夜趕到從江了,在後面幾天裡,我們還將在不同的地方不斷的相遇,也算是緣分了。
我們到岊沙,正趕上當地電視台在拍攝春節的拜年活動,於是有幸看到了盛裝的姑娘和背槍的小伙,拍攝照片若干,沒有發生索要錢財的事情。
從寨口的大地圖右側小路上山100米,可見毛主席紀念亭,放著那棵為懷念毛主席而砍倒的大樹的樹根,在這裡可以看見寨子的全景,雖然被樹擋掉一部分,但還是不錯的。
第四站,小黃。
下午4點,離開岊沙,5:15到達小黃。
小黃的住宿是我們這次黔東南之行唯一的一次住在民居,因為這裡沒有專門的旅店,你找那些裝修還算新的人家,門上掛有“某某某歌堂旅店”的,這就是了。問價錢,看房間,20元/人公用衛生間,無電視,晚飯10元/人。
離晚飯時間還早(這裡居然要到晚上8、9點才開始吃晚飯),天也還亮著,於是在安靜的寨子裡拍照,在橋上、在溪邊、在屋檐下穿梭。
回到宅子,等著開飯,和家裡的老少烤著火,閑聊。主人家告訴我們,後天,就是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是傳統的小黃侗家結婚的日子,所有結婚的人家都會在這一天迎娶新娘,算是這裡的法定集體結婚日,呵呵。今年會有30對新人擺酒,主人家的兒子也在其中,主人家極力邀請我們多住2天,等喝完喜酒再走。我們盤算了一下,如果在小黃耽誤了2天,後面的行程就有些緊張了,於是我們只能決定,明天還是按原計劃趕往肇興,如果能在一天內跑完所有景點,那再考慮後天是否返回這裡看侗族婚禮。
等到晚上8點半,終於開飯,主人叫來他的親戚,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地圍坐在矮矮地大圓桌前,酸菜魚火鍋,辣子魚,三個素菜,加上自己釀的米酒,這就開吃啦。Z以酒膽征服了大家,請注意,不是酒量。
我和燈泡快速吃完,趕到停車場的鼓樓,這裡,著名的大歌正如火如荼的唱著。
鼓樓正中,生著好大一對篝火,左側一邊坐著盛裝打扮的姑娘們,右側則是一排小伙子,雙方互相對著歌,在琵琶琴的伴奏下,抑揚頓挫,剎是好聽,雖然歌詞我是一句也聽不懂,但在這種氛圍下,誰還會在乎這些?
滿臉通紅的Z在主人家的准新郎的陪伴下,也趕到了這裡,聽准新郎介紹說,他妹妹也在裡面唱,這一排人就是一支歌唱隊,而小黃有好幾支這樣的歌唱隊,他們在鼓樓裡要巴所有的歌都對完才回家吃飯的,也有一些歌唱隊是吃完飯後在到專門的歌堂去唱的。
可以說,小黃的夜生活,從晚上10點才開始拉開帷幕。原本寂靜的街道上,忽閃著許多的手電筒光,男女老少都興致勃勃地在路上走著,喧嘩著,唱著;收音機裡的音樂聲,侗族小伙嘹亮的歌聲此起彼伏;青石板的路面上還不時傳來摩托車的轟鳴聲,看來今晚,注定是個不眠之夜了。
1月22日
睡了個懶覺,在小黃博物館前找到了當年太平天國在此扎營的營盤遺址石碑。
在旅館吃了碗面條作為早飯,見識了侗民自制的土布,這裡每戶人家都有織布機,自制土布,再自行染色,多為藍色和紫色,在河邊屋前經常可見染色後掛著晾干的土布,之後塗上蛋清,使之油亮,再經過特殊處理,就變成成品布了。一般每戶人家都有縫紉機,巧手縫制之後,便是穿在身上亮晶晶的侗族服裝啦。
9點15分,坐莫師傅的包車,離開小黃。
10點10分,趕到從江汽車站,打探了以下從江到各處的班車時刻表,發現其實從江是去小黃、岊沙、肇興的絕佳中轉站。將時刻表公布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從江-小黃 一天兩班 8:00 14:00 27KM,8元
從江-肇興 一天兩班 7:20 13:00 58KM,18元
從江-桂林 一天一班 7:30 283KM,80元
從江-三江 基本上1小時一班 最早6:00 最晚17:00 107KM,31元
中午12點,到達肇興,入住這裡唯一的星級賓館,肇興賓館,120元拿下。條件就不說啦,基本都全了。因為是淡季,服務員給了我們一間走廊盡頭最大的房間,比其他的標間大的不是一點點,很滿意。
街上的家庭客棧很便宜,15元一個床位,干淨而簡陋,因為小燈泡對於電視機的執著,於是沒有考慮。
午後,居然難得的出了太陽,沐浴在溫暖幾乎酷熱的陽光裡,我是一身的汗。不過,曬的開心,曬的高興,要知道我已經好幾天沒有聞到陽光的味道啦。
和莫師傅道別,在肇興的大街小巷晃來晃去,數著“仁、義、禮、智、信”五座花橋和鼓樓,看看侗民們在小河裡抓魚,在河邊烤狗肉,在田埂上看小姑娘拔蘿蔔,遙望對面山頭的堂安,
這個心曠神怡啊!
在肇興街頭的小店裡再次遇到了在岊沙遇到的那對外國游客,他們說,准備明天一早趕往三江,大家聊了幾句,發現基本行程都是一樣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將一而再,再而三的重逢。
向大家推薦一個看肇興全景的絕佳去處。沿肇興賓館門前的那條路,穿過馬路,到屋後一排小山,從山邊的小路上山,一路上風景變幻,在山頂一戶人家的油菜花田前立定,就可以看見全部5座鼓樓,也就是全部的肇興古鎮啦,對相機廣角的要求極高。不過上山的路全是紅泥路,非常光滑難走,遇到雨天濕滑,請慎之再慎。
寨子裡新年的活動很豐富,從大歌到蘆笙,到各種表演,這裡的集體婚禮是放在正月初一,和小黃的正好岔開,我們兩頭都沒看到,真是可惜。
對於明天是返回小黃看婚禮,還是留在肇興徒步,我糾葛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留在肇興了,留點遺憾給下次吧。
對於一路東南而來的游客來說,肇興這裡的各類酒吧齊全,上網方便,地勢開闊,食宿條件都好,人氣又足,簡直就是小資的天堂。
從旅游咨詢中心得知,因為修路,肇興已經不允許長途汽車進入鎮裡了,我們要去三江,就得去2.5公裡以外的高速公路路口等候從黎平開出的過路車,每天只有一班,約8點半9點之間到肇興。可在肇興街上搭小面包車,送去公路邊等車。
黎平汽車站電話0855-6211274,可在下午5點以後打過去詢問第二天的車票售出情況。
我們擔心春運期間客車會客滿,我們搭不上車,重蹈雷山的覆轍,於是反復考慮了後面的行程。得出了去桂林的幾種方案:
1,從三江走:A搭黎平到三江的過路車;B直接包車,肇興-三江,
到三江後,可選擇在三江住宿一晚,也可以選擇直接坐車三江-桂林,班車很多,每半小時一班,從早上7:30至下午15:40末班車。
2,從從江走:A肇興-從江,一天2班,早上7:30和11:30; B肇興-落香,街上招小面包車,3-5元/人,半小時左右到,落香-從江,基本每小時一班。
從江-桂林,每天一班,早上發車,8小時。
我們最終決定明天早上去徒步堂安,下午包車去三江。
1月23日
肇興的徒步路線設計的很完善,巨大的“八寨一山徒步路線圖”就豎立在各景點門口,在各個拐角的地方都能看見木制的“徒步路線”的牌子。
離開鎮子,從肇興賓館貴賓樓後面的小路上山,進入梯田,一路以青石鋪路,區別於旁邊阡陌交通的田埂,基本上沿著青石路走,是不會迷路的。不過從廈格下村出來後,會有兩條岔路,記得要走左邊山下的那一條,否則就會像我們一樣,繞著山走了一圈。
靠近年關,家家戶戶都在殺豬宰牛,我們在廈格村就有幸直面了這一幕,雖然有些血腥,但還是大開眼界。
一路風光無限,到堂安的路上都是梯田,在田埂上穿行,看遠方層層疊疊的大山,看腳下鮮艷的菜花,其徒步樂趣本身更甚於景點。
堂安這座寨子比我想像中要大,有些小雨,人不多,靜溢。隨處走走,看看鼓樓,看看博物館,摸摸大樹,聽聽侗族大爺對小燈泡的逗樂,啃兩塊巧克力,喝點水,哈一口熱汽,看白霧散開,自得其樂。
在堂安寨子門口等候,會有從肇興上來的面包車,5元/人,如果不放心,可以沿寨門前的山路走1公裡到達高速公路邊,那裡也有過路車可以搭乘。
整個徒步堂安的過程,因為路線不熟悉,一共耗時二個半小時,中午趕回肇興,退房(可以延遲到1點退房,再晚一點也可以商量,很人性化的規定),午飯,包了一輛在街上拉客的五菱面包車去三江,350元,4小時到三江。
堂安出發1小時到達地坪風雨橋,下車游玩。這座著名的風雨橋曾在2004年遭洪水衝擊而塌毀,大量的石材木樁均被衝至下游,事後也僅找回73%的橋體,現在的橋是用了這些殘料重新搭建而成,依然漂亮。走過橋面,向前田埂至觀景亭,可拍全景,再向前過河走對岸山路至出口,上車繼續前行。
廣西段321國道仍在維修,路面崎嶇,很是難開,下午5點才到達三江,趕至河東客運站,買好第二天下午14:05直達桂林的車票,請注意,河西客運站沒有去桂林的車次,不要走錯。
再次入住這裡最好的三星級賓館-三江飯店,離河東客運站也就步行5分鐘的路程,140元拿下。(太FB了,自行鄙視一下先)
安頓之後,過三江大橋,去河西的老街逛了逛,再回河東,在賓館斜對面發現了一家德州漢堡,國產肯德基加麥當勞,40元三人吃飽。
三江鼓樓地勢高而開闊,25層的巨大鼓樓雄偉恢宏,潯江碧綠滔滔,大橋筆直,兩岸房屋鱗立,一覽眾山小,也是個拍攝的好位置。
1月24日
三江有許多侗族的景點,但離縣城最近的、最著名的就是程陽八寨了。
在河西客運站門口,可搭乘三江前往林溪方向的巴士,6元/人,也可坐小巴,7元/人,半小時可到。
程陽橋現在門票60元/人,實在太貴,據小巴司機說,現在從公路進寨的小路都有人把守,防止逃票,他說他能幫我們把車直接開到寨子裡面去,只要我們每人給他10元,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想想能省100元,也就爽快的答應了。
八寨離得很近,各寨之間都有道路、小河、風雨橋相聯通,各寨也都有各自的鼓樓,或陳舊,或翻新,視各寨的經濟狀況不一;溪流邊徐徐轉動的水車不斷發出干澀的嘎吱聲,將低淺的溪水源源送入岸邊的稻田。這裡的侗寨風情和貴州不太一樣,並不住在山上,地勢較平坦,房屋更為現代化,值得悠閑的逛逛。
最後來到馬鞍寨,找到鼓樓,並不大,相反有些破舊。聽前面的司機介紹說,這裡每天會有民族歌舞表演,上下午各一場,早上10:30開始,看看手表,時間正好,於是在鼓樓前小廣場裡的板凳上坐好,等了起來。
天氣陰沉,竟然開始下起雪來,有些冷。戴上帽子,看著干燥而小巧的六角型雪花飄落在防水外套上,並不融化,輕輕拍打一下,便不見了。心裡有些吃不准,這下雪天還有表演嗎?向廣場邊的2個賣豬肉的攤主打聽,也無法確認,再看旁邊戲樓裡,幾個侗族男子已經開始換服裝了,於是有了希望,在風雪中咬牙等候。
期間,身旁來了兩對外國游客,其中的一對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就是在岊沙、肇興都遇見過的那對法國青年了,大家對於在風雪中的重逢都很高興,他們明天要去龍勝看梯田,之後再去桂林,而我們是直接去桂林,就不知道在桂林這個大城市是不是還有緣分遇到了。
沒多久,盛裝的侗族姑娘招呼我們坐到戲樓裡面去,說是在那裡表演,於是過去,在有屋頂的房子裡,明顯暖和了很多,姑娘們還給我們端來了2盆炭火,把腳放在火邊烤著,精神抖擻起來。
整場表演約40分鐘,包括迎客、嫁娶、敬酒、蘆笙表演等,我們每人都喝到了侗族姑娘倒的美酒,最後還和他們一起跳了起來,渾身都熱了,還把最苗條的一個外國女孩子給拋了起來,場面很是熱鬧,感覺很超值(因為不用另外買門票)。
從馬鞍寨旁邊的小橋過河,公路對面就是上山步道的入口,約30分鐘可至山頂的觀景台,可以一覽整個程陽八寨的全景,上下1小時。
回賓館退房,午飯,搭14:05的直達班車至桂林,3小時後到達,入住汽車站旁邊的金灣大酒店,是通過攜程定的,160元/間,含雙早,條件不錯。
晚上准備帶小燈泡去看電影,喜洋洋和灰太郎,於是打聽了桂林電影院的地址,在最熱鬧的中山路上,打車過去起步價7元,結果這裡還沒有上映,於是買了三張赤壁(下),30元/張。
晚飯在電影院旁邊的“漓江人”吃,口感味道都不錯。
(桂林篇: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7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