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記(七)交河故城、吐魯番

作者: 月菲

導讀9月25日晴 又回到了烏魯木齊,雖然早在凌晨就到達,因未到時間,班車無法進站,便停在城郊集體睡覺,直到接近8點時,才往城裡的客運站開去。還是碾子溝,大家都打算先在這裡買好返家的火車票,然後再一起乘班車去吐魯番。我很順利地取到之前在此被攔下的英吉沙小刀,不過此刀後來在南站竟然沒被查出來,其實我也不知道塞在哪裡了。最後一次在吐魯番車站上火車 ...

9月25日晴

又回到了烏魯木齊,雖然早在凌晨就到達,因未到時間,班車無法進站,便停在城郊集體睡覺,直到接近8點時,才往城裡的客運站開去。還是碾子溝,大家都打算先在這裡買好返家的火車票,然後再一起乘班車去吐魯番。我很順利地取到之前在此被攔下的英吉沙小刀,不過此刀後來在南站竟然沒被查出來,其實我也不知道塞在哪裡了。最後一次在吐魯番車站上火車時,老大指點我將它藏在衣領裡,果然沒被查到。

售票窗口寫明9:30上班,可直到10:30都還沒人來,我們很疑惑難道是北京時間和新疆時間的差異?我等不住了,還想去“優客”給鳥兒買零食呢,只能讓同志們代勞,約好汽車南站碰面。輕車熟路地趕到二道橋,衝進“優客”,拎個籃子便開始采購,小糕點、口香糖、茶葉……不一會兒就裝了一籃子,經費有限,不能太放肆,還是結帳走人為好。

趕到南站時,正好快發車了,同志們都還等著我呢,趕緊上車,打算趁著這段車程好好休息一下,昨夜幾乎沒睡。由烏魯木齊向東,大約40公裡,便是著名的達阪城風區,具說瞬間風力有時候會達到13級,足以吹翻火車汽車。“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亂石走……”這段詩句,是唐朝有名的邊塞詩人岑參,描寫當時的“輪台”,而這個“輪台”,便是指唐代的達阪城風口。

所幸我們經過時只是漫天黃沙,沒有傳說中的巨風。這裡的另一個景致便是風車陣,遠望去就如一組組美麗的翅膀,在風中飛舞,記得前年在去敦煌的路上也見到過風車陣,但規模似乎沒有這裡壯觀。聽說有這樣一則笑話:一位來自吐魯番的老人,看到這裡碩大的風車陣,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烏魯木齊涼快,原來整了這麼多的電風扇對著吹呢!

吐魯番古稱高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自明代起稱吐魯番,這裡又被稱為“火洲”,比起此前的北疆來說,真是暖和很多,不過我們到得晚了一些,有名的葡萄已經下市,葡萄溝當然就不用去了,其他的景點諸如交河故城、火焰山、坎兒井、高昌古城、蘇公塔、阿斯塔那古墓群、柏孜克裡克千佛洞大都則重人文,而且因為開發成熟,門票一個都不能少,權衡下來,准備只選擇具有代表性,且離城區也較近的交河故城看看。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由於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元末察合台時期,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交河城毀損嚴重,終於被棄。 至今城內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築物保存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1961年國務院公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為了有效保護文物,由進入景區起,游人便只能沿鋪設的磚道行走,不可偏離,路上不時有工作人員監督,聽說還有攝像頭,如果不遵守規定,都會被記錄要案,出去時就要與你理論了。一條南北大道,把城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的寺院,以它為中心構成北部寺院區。城北上還建有一組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的塔林。遺憾的是很多地方都只能遠觀,因為那些土建築群都是禁止行人進入的。

東南方,有一座宏偉的地下宅院,頂上有天井,並設有四重門柵,天井地面,還建有地道,與南北大道相通。大道兩側是高厚的土垣,垣後是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的“坊”。交河城僅有東門和南門兩座城門,由於城建在30米高的懸崖上,不用築城垣,城門亦非正式建築。南門,據說是古代運送軍需糧草、大軍出入的主要通道,這裡地勢險要,有“一人守隘,萬夫莫向”的山崖。東門,巍然屹立在峭壁上,以前主要是為城內居民汲引河水的門戶。

9月26日晴

早上與煙子跟呵呵吃了散伙飯,他們要去輪台和庫車大峽谷,然後再轉到喀什,老大和姜心由於時間關系,將直接去喀什,而我,當然是要回家了。聽說後來他們四人還在喀什遇上了,世界真是小啊。這還不算啥,更巧的是,我後來在大河沿鎮火車站外的一個網吧上網混時間,居然碰到此前一同去喀什探望親戚的女孩子,網吧不算小,我們竟是背靠背坐著,當她招呼我時,我真是驚訝得不行。此是後話。

上午閑得無事,便去了交通賓館對面的巴扎看熱鬧,很原汁原味的市場,我們淘到一種很漂亮的褥子套,一人買了一床。還有好些很有特色的窗簾,各種器皿,只是不知道派什麼用場,也便沒有亂買。還有那些各式的馕,買了幾個路上作干糧,不過直到回家都還沒吃完,真是太耐吃了,但感覺沒有此前在喀什買的好吃,少了些油,太干。

11點左右,我們便啟程前往火車站了,這可能是離城區最遠的一個車站,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記得昨晚讓呵呵幫忙去車站買票,我們都以為他失蹤了,下午去,天黑才回來,結果才知道有那麼遠,而且往來其間的班車也不是很多,錯過這一班,就得等上將近一小時,真不知道是建議移城區呢,還是搬火車站。

LASTLUNCH!在火車站外面的川菜館,老大、姜心和我,吃了一份很酥脆的炸羊排,姜心贊不絕口,還有炒青菜、蘑菇湯……當時都想著,這一餐吃了,真不知何時再見面?沒想到時隔兩月後,我們又在上海相聚,還一同去了婺源!早知道那時就不用那麼傷感了。離別前的擁抱,他們要乘1點的火車去喀什,我只能去網吧打發著時間,於是便有了與那位女孩子的重逢,而且,我們是同一節車箱!人生何處不相逢!!

終於踏上回家的列車了,這趟流浪的行程總算結束,不用再讓家人朋友費神牽勞。雖然此前還搜羅了關於新疆的很多資料,但遇上姜心和老大之後便再不需要了,因為他們的資料比我詳盡得多,尤其是姜心,連幾年前報紙上的相關信息都還留著,她還帶了其他兩本資料,我們要想了解某地的資訊只需要勞她查找便是。

後記

原本整個新疆我只打算先去禾木、喀納斯和吐魯番看看,沒想到還見識了美麗的可可托海和五彩城,更經歷了絲毫沒有准備的,自虜式的三天徒步。雖然整個新疆的旅行比此前在西藏辛苦得多,起早貪黑,但也算值得:結識了幾位可愛的大朋友,一路上他們對我這個“丫頭”很是照顧;領略了南、北疆豐富的自然景觀,盡管未盡其詳,卻也算心滿意足;拍攝了很多精美的圖片,留下美好回憶的同時,也讓我有一些小小的自得……

我笑稱,打新疆回去後,就要“金盆洗腳”,不再亂晃悠了,因為似乎已沒有能讓我心動的去處,雖然之後又去了婺源,卻多半是為了能與朋友們重聚。漂泊多年,南北東西,都留下尋訪的足跡,回到家,將所到之處在地圖上標注出來,那一個個小黑圈,記錄著一段段難忘的旅行,這,便是我之前一直執著追求的----行走。在行走中感悟,在行走中成長,在行走中自省……但現在,我將要結束這種生活,踏踏實實地回家安居樂業,有朋友說:這不是你的個性,恐怕待不了多久又要走吧?其實我也不知道答案,很多事原本就沒有答案,生活充滿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何需故慮太多的事情,至少當下,我是真的想要安定,至於以後,那就讓時間去回答吧……

相關圖片歡迎訪問個人攝影博客http://yuefei.photo.pconline.com.cn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