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的美在於她的自然美,美的使人流連忘返;清新的山水畫面,一切都是那麼悠然自在。。。。。。
筆者有幸在上個周末,與公司幾個同事,還有建行的朋友們足有十多人游覽了名不虛傳的湘西古城----鳳凰。大家在沱江上,十人一船的竹筏板上順流泛舟,看兩岸別具風格的吊腳樓,還有郁郁蔥蔥的景色;沱江上架著高聳的石拱橋,把兩岸連接起來。江面上,苗族的阿妹、阿哥唱起了撩人的情歌對唱,客人中亦有好歌者亮起了嗓門和了起來,大家都被逗樂了,吶喊起來,哎呦,好氣氛哦!大家掏出手機、相機競相拍照,仿佛要把這裡所有的美景都拍下來。沱江上,有石樁排立在江面上供人們來往,有暈水者可不要冒此風險喔!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灣沱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牆,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的人……一切,都美到極致,因此,才有了沈從文一曲《邊城》,將他魂夢牽系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蕩氣回腸。
走在鳳凰的街道上,好多人啊!窄窄的街道兩旁是多種多樣的商店,好吃的獼猴桃干、姜糖等很有名,地方小吃也很有特色,假如你到了那裡嘗嘗就知道真的是好吃了!晚上,在沱江上的虹橋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擺滿了各家小吃,業余歌手們彈起了吉他,吹起了笛子為客人助興;看江邊放花燈,許個願;江兩岸酒吧特多,嘹亮的歌聲隨處可聞,呵呵,與同事們在一起一邊看,一邊嘗著烤魚、羊肉串兒等美味,不亦樂乎!
鳳凰山就在不遠處,怪不得風水那麼好,出了75個名人和將軍呢!有大文學家沈崇文、大史學家陳寅恪等都是這裡土生土長的呢!我們慕名去三王廟拜了佛,期盼大家平安、吉祥。是這裡的清新環境感動了上天,留下了一個個驚奇的天外傳說: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他的帝業,特派了風水先生來這裡謀風水,就把鳳凰頸部砍斷,免得出帝王擾亂江山;從此,鳳凰人民遭了難,十年九澇,民不聊生;當地有個熟知天文地理的隱士組織人民填土造嶺,重新讓鳳凰連接起來,果然,鳳凰恢復了元氣,活靈活現,造福與人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歷史總歸人民來評論。
我們一行還去了苗人谷,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顛簸,來到早崗村。六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兒唱起了迎賓歌,雙手斟上迎客酒,我們嘗著酒,一邊唱著剛從導游那裡學會的山歌:郎從門前過呦哎,姐在家中坐,我泡壺山茶,咿呀呀得嗨!給哪個喝。娘在屋中問,我泡茶給哪個?我慌裡慌張打破了碗,湯了腳呦!呦呵喂!發一聲喊,就進了苗寨。在這裡介紹一下我的導游楊勇是個不錯的小伙子,在百度搜索“張家界導游楊勇”就能找到他。幾個苗族小孩子在我們前面伊裡瓦啦唱起來,大概是歡迎的意思吧!然後他們為我們表演了苗寨特有的迎賓鼓樂,很是矯健、震撼!接下來是男女對歌,很有味道;雖然我們聽不懂,但是情歌對唱,對每個民族都是相通的;最後還邀請客人一塊跳竹竿舞,熱烈、風趣、大家意猶未盡。我們還在導游的帶領下,攀登上百尺高的苗人洞,據說是苗王住的地方,真是一人當關,萬人莫開!洞中在微弱的燈光下顯出迷離的景觀,附近雨霧蒙蒙,艷麗的紅葉和綠蔥蔥的野草,構成了一幅自然的桃花源;不由我想起了大詩人王維寫得: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記得上中學時,有一篇文章說得是知青下湘西的情景:一路歌聲,一路紅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呵呵,都是幾十年前的記憶,今天,仿佛又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