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昌後,最讓我懷著愛意的是那個碩大碧綠的青山湖。青山湖四周的青草是自然而非人工的。要在廣州,這樣的城市中的綠水旁,絕對已經是被樓群包圍了的,結果是人與自然皆受到傷害。而青山湖的四周還是非常自然的:路面是土路,兩邊的野草在車的兩旁招搖,湖邊雖然有長椅,可是坐的人很少,只有三三三兩兩的老翁,怡然自得地守著一些釣魚杆。也許口裡還哼著江西小調。這是可以想像的,我如果老了能這樣坐在這裡,絕對是會這樣子讓旁人看了艷羨不已的。 桑塔納以中速順著青山湖的小道,將我的感覺扯得老長,因為湖面很大,因為路很長,所以可以慢慢地體會,慢慢地想。
五湖賓館就坐落在湖中的小島上,孤傲而且落寞。我這時開始後悔聽從列車員的介紹住在市中心的江西賓館。這樣的湖水中的這樣純潔的所在,該是我這樣喜愛安靜和自然的人立足的。它的白色的倒影,在日光的照耀下閃著一些安詳的鱗光。
在這樣綠色的湖水邊,這樣蕩漾著自然的風光,還有春風一樣的伊人的陪伴,我的心戀戀地在水面搖動。
至於湖的四圍是否有青山,我確乎是沒有注意。
我想大約是有的吧。
滕王閣遠望--南昌游記之二
在這樣的地方我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順著台階往上再往上,登臨飛檐下時,自己就已經幻化成一只沙鷗了,或者好像已經成為那個神思飛動的少年詩人,在喝得微醺的時候筆走龍蛇。
那麼多靈秀俊逸的文字高懸在頭頂,如同贛江江面上那滿天的晚霞,籠罩著茫茫的大地。我知道,這些文字從歷史的蒼苔中滲出,其風骨自然無與可比。我來這裡,不為觸摸這些堅硬的歷史。
站在這個高閣之上,其實最可寶貴地還是看一看腳下這塊土地的面貌。王勃當年不就是寫實地記載了當年的盛況而流光溢彩的嗎?南昌城對於我來說還是美麗的。而小妹說她不覺。那是因為你在這裡住久了的緣故呢。
從望遠鏡裡看八一大橋,不能不贊嘆它的雄偉堅固,川流不息的車河,南來北往,像閣下滔滔的贛江一樣,也是流動著的歷史呵。
以前聽說南昌是破落的,而這次來看,建築物一簇比一簇新。而且風格各異。規劃有序,勝過長沙。城市綠化也尚算合格,到處可見綠雲一樣的樹叢。而腳下無數詩人曾經贊嘆的江水, 舒展著潔淨的面容,讓我覺得安穩。
站在這個歷史的橫斷面上,遠望南昌,我知道時間已經將我和這片土地一起記下了。不管是不是有好詩,只要我曾經來過,曾經被這裡感動過,就已足夠。
想望廬山--南昌游記之三
到了江西南昌而沒有去廬山,這在我來說一直是一件憾事。
不過神游則不知有多少次了。有時候閑靜時對一個目標的想望,同樣可以是具體而且深刻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可能還要高於實地游玩。
我知道廬山上有長長的山道,有飛瀑,有仙人洞,有亂雲飛渡,有山野村舍似的賓館,若塵告訴我,在山上走了一天後,腳酸得一躺下就不想再走。如果碰上晴天還好,可以看到太陽下翻滾的雲海,如果正好是陰天,則只能看到滿世界的雲霧了,其它什麼都是雲霧中的空虛。總之,山下好多東西,山上都有。所以去不去也都無所謂。她原來沒去之前還有好感,在山上住了兩天反而興趣大減。
有一張照片是我一想到廬山就自然而然想起的。那是毛澤東搬一把藤椅坐在含鄱口的情景。那張照片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代表著毛澤東當時雄心百倍,改造中國的氣魄。腳下的山風吹得勁草紛紛低頭,遠處的雲霧變化無窮,身邊沒有雜音,只有一個偉人與大自然和博大的歷史融為一體時的靜默。
後來又看過許多李銳的回憶錄,看過田家英的事跡,看過彭德懷的萬言書,看過許多關於廬山會議的紀實文學和小說之類的東西。所以雖然沒有去廬山,但是廬山在我心中的熟悉程度,恐怕有些去過廬山的人是無法相比的。因為這次會議,廬山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廬山所代表著的中國文化、中國政治、中國社會經濟變化,是任何一座名山所無法比擬的。廬山,因為有廬山會議,它因此在中國當代史上好像一口巨鐘一樣,隨時會發出震聾發聵的巨響,它也可能像一面巨鏡,忠義者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忠義的形像,正直者能在其中看到正直的含義,卑鄙者能看到卑鄙者的下場……
如果走到廬山,我會想起彭德懷。求門而不得進,徘徊在毛澤東的山居前,那種落寞誰人可以理解?然後萬言書被故意曲解,被當成靶子,許多人在這一份忠心耿耿的文件前失眠了,然後我們可以看到翻雲覆雨,指鹿為馬,強詞奪理,投機乞巧,反恩為仇,落井下石,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反右擴大化”與“文化大革命”之間的廬山會議,好似一坐爆發的火山,引發了中國歷史二十余年的震蕩,其破壞力既使是住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能讓熱愛中國的人坐立不安。最近與一位台灣朋友談起這段歷史,他說當時在美國住著,感覺到中國有點瘋狂。如果說這之前中國還有些民主精神的話,那麼這之後相當長時期,中共就相當沉悶了,這真是一個大黨的悲哀。而我說,這不是黨的悲哀,這是中國文化的悲哀,只有中國文化,可以孕育出這樣的場景。
走過廬山以後,許多人喜歡在自己的座右銘上印上鄭板橋“難得糊塗”那醜醜怪怪的字樣。而“萬家憂樂到心頭”的境界蕩然無存。這又使我想起田家英來,作為秘書,他對毛澤東是最了解的,作為明清史學家,他對中國歷史也應該是相當了解,他最後用中國文人潔身自好的最後辦法自殺來逃避一切,廬山會議應該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轉載)

(南昌火車站廣場)

(南昌萬達廣場)

(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

(南昌紅角洲高校園區)

(南昌八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