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行:長沙——參觀湖南省博物館

作者: 花痴果奴

導讀瀟湘行:長沙——參觀湖南省博物館早起,收拾好行李。7:20出門穿過黃興路逛步行街,到解放路去看火宮殿。火宮殿過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廟宇,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50余年。晚清時期,發展成為祭祀、看戲、聽書、觀藝、小吃的廟市。民國時期經歷一場大火後重建,攤擔羅列、支棚撐傘,成為小吃鬧市。人們把它同北京的天橋、上 ...

瀟湘行:長沙——參觀湖南省博物館早起,收拾好行李。7:20出門穿過黃興路逛步行街,到解放路去看火宮殿。火宮殿過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廟宇,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50余年。晚清時期,發展成為祭祀、看戲、聽書、觀藝、小吃的廟市。民國時期經歷一場大火後重建,攤擔羅列、支棚撐傘,成為小吃鬧市。人們把它同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相媲美。現在的火宮殿餐館,是由1956年公私合營乃成立火宮殿飲食店發展而來。火宮殿餐館旁邊是2001年恢復的火神廟,廟中高處重塑了威猛的火神像。神殿連同院壩還沒有籃球場大,進門的左邊卻立有一尊毛澤東塑像,心裡一驚:偉大領袖怎麼與火神同處一院?看了院牆上張貼的宣傳資料才明白,原來這是為了紀念1958年4月12日毛澤東在此品嘗臭豆腐使火宮殿更加揚名四海而新立的塑像。據說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常與同學到那裡去吃風味小吃。1922年春,毛澤東邀李立三商議安源煤礦工人罷工一事來到火宮殿,毛澤東要了一份姊妹團子和一份臭豆腐招待李立三,並給他介紹臭豆腐的來歷。看神廟中兩尊塑像的位置排列,怎麼讓人覺得火神好像是新增了站崗的,呵呵。這種聯想讓我有點驚訝,心想,作這個規劃決策的人真夠膽,是沒有經過WG的年青人吧。火宮殿餐館此時還沒營業,我就繼續往坡子街逛。看見“四姐面粉館”門前排著長隊,我就去吃了一碗牛肉面。然後逛到“豐泉古井”遺址,再到“天心閣”公園外看了看,沒進去。在“天心閣”公園外乘坐公共汽車於8:55到湖南省博物館。我的天,不是9點才開館嗎,怎麼已經排了那麼長長的隊?看了博物館前的廣告才知道,原來正趕上《西蒙基金會藏歐洲19世紀繪畫精品展》也在此展出。從大門往裡看,裡面也已經有幾處排了長隊的參觀者在等待。我心裡又驚喜又擔憂,驚喜的是長沙市民這麼崇尚文化,擔憂的是排隊的人太多,我什麼時候才能進去? 先去老老實實地排隊,站了好幾分鐘隊伍也沒往前走一步,心想,這樣排下去肯定會影響我中午的行程。於是,我告訴一位工作人員,中午我要乘火車離開長沙,請求免於排隊的照顧。她問我帶火車票和身份證沒有,我說帶了,她就告訴我,直接進去到最後那道門邊,憑身份證和火車票辦理參觀門票。我高興得差點要蹦起來,很快就去辦好了門票。可是,持有門票的人還得再排長長的隊慢慢等,心裡真急。排了一會兒,有工作人員看著我手裡的門票說:這邊是看畫展的,你這票只是看文物陳列的,在那邊。天啊,大門前怎麼沒有標識說明嘛。又急急地到大門右邊去排隊,進去參觀時已經是九點半了。因為我必須在10:40以前離開博物館,所以,整個參觀過程都很匆忙。首先參觀的是馬王堆出土文物。馬王堆漢墓遺址位於長沙市東郊,距市中心四公裡。因傳為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長沙古時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上世紀70年代的考古發掘,證實了馬王堆三座漢墓是西漢初期馱侯家族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根據二號墓出土的“利倉”玉印、“軟侯之印”(銅印)和“長沙丞相”(銅印)及《史記》、《漢書》確認了墓主利倉的身份,他是漢初第一代皸侯、長沙國丞相,生於戰圄末年,曾跟隨漢高祖劉邦參加過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死於西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三號墓墓主人可能是利倉的兒子、第二代馱侯利稀或其兄弟。根據紀事木牘記載,他死亍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68年),年僅30多歲。三號墓出土的這支紀年木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具奏主藏君。”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蔔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奮將隨葬品及其一份清單遞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單後,先後對照實物——唱讀和驗收,最後將結果啟奏主葬君。”在這支給墓主人去陰曹地府開具的“通行證”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記錄。經考證,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就是三號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確日期。一號墓最先發掘,根據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墓主是辛追。雖然貴為侯爵夫人,她卻經歷了早年喪夫、晚年喪子的錐心之痛,於漢文帝後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時大約50多歲。從一號墓中出土的黃楊木梳、黃楊篦好像剛做不久似的,刨削光整,分齒均勻,非常精致。黃楊篦寬度僅僅5釐米,卻有74齒,比現在一般的篦子還要精細。它是用什麼樣的工具做的呢?我由衷地驚嘆先人的高超技藝。由於利倉長沙國丞相的地位,其家族成員生前甘食美服,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後也得到厚葬。當時湖南地區的基本副食是魚、肉、蔬菜、瓜果,這些在馬王堆漢墓中都有大量的出土。最令人驚訝的是,據說在一號墓剛出土的雲紋漆鼎中,竟發現裡面盛有2100多年以前的湯,而且在湯的表面還漂浮著一層完整的藕片。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藕片內部纖維早已溶解,出土後與空氣接觸,再加上起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蕩,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於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認為,這一現像說明:2100多年來長沙地區沒有發生過較大的、有破壞性的地震。馬王堆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其中又以一號墓和三號墓中出土的文物最多,主要分為“遣策”竹簡、彩繪帛畫、紡織品和衣物、帛書和醫簡、樂器、漆器和木俑六大類。古時的達官貴人,大都厚葬奢華,陪葬品繁多。往往把記錄陪葬品名稱、數量的簡牘一同放入墓中,這種類似於陪葬品清單的簡牘即稱為“遣策”。在出殯之日,由主持葬禮的人宣讀遣策,意為遣送死者的物品一並送達,最後隨同陪葬品一起擱至墓室中。由於馬王堆出土的文物眾多,有了“遣策”竹簡,對今人弄清各種陪葬品提供了很大方便,因此,“遣策”竹簡可以說是簡帛之珍。從一號、三號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們是軟侯家各種奴僕的替身。有形體最為高大的冠人男俑、身體修長的女侍俑,也有形體最為矮小、個個都是愁眉苦臉的眾多彩繪木俑,他們是馱侯家中地位最為低下、從事各種雜務勞動的奴婢。還有歌俑、舞俑和奏樂俑等,可以說各類奴僕形形色色、應有盡有。您看,舞俑面部豐膩,塗脂抹粉,身體稍微向前傾斜,兩膝略微彎曲,身著短褂長裙,體態輕盈,好像伴隨著歌聲翩翩起舞。素紗襌:素紗是指沒有染色的紗,襌衣就是沒有襯裡的衣服。當時出土的兩件襌衣,重量分別為48克和49克,還不到1兩,如果除去袖口和領口較重的緣邊,重量就只有半兩多一點點。這樣輕薄的衣物,漢代的婦女又是怎樣穿著的呢?當時人們是罩在色澤艷麗的綿袍上穿,使繡袍上華麗的紋飾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看現在展出的這件素紗襌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如果折疊起來,僅只盈盈一握,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這素紗代表了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參觀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我一直在驚嘆。再看這一方繡花的絲綢,在那麼輕薄的絲綢上竟然有色澤豐富而艷麗的精美刺繡,拍這張照片時,我對著圖像放大了兩次。當我用肉眼看實物時,它就好像是現代的一塊印花絲綢。聽講解說,完成一件衣服所用的繡花絲綢需要四個工人專門制作一整年。印花敷彩綢衫是我國第一次發現的古代印花絲織品的實物。絲綿袍用印花敷彩紗作面料,素紗作緣邊和襯裡,內墊絲綿,衣面上的圖案為藤本科的變形紋樣,其枝蔓部分印紋細密,分布均勻,交叉處有明顯的鏤空版特有的斷紋現像,而花、葉及蓓蕾部分的紋樣各不相同,色彩濃淡相宜。在絲綿袍這樣大的面積內,依次進行印染和彩繪,難度很大。由此可見印花和彩繪相結合是技術史上一大變革,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塗料印染工藝方面的傑作。T型帛畫是出殯時張舉在棺前的“銘旌”,下葬時覆蓋在棺上。在出土的“遣策”上稱之為“非衣”。絲織物上的畫面從上至下分為天上、人間和地下三部分。用浪漫的手法表現了古人對天國的想像和永生的追求。

紡織品看得這麼仔細,我是否有織女情結啊?

印花敷彩綢衫/T型帛畫

出土的帛書種類繁多,其中重要的有:《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所見最早、最完整的古醫方專著;《天文氣像雜占》以250幅繪有雲、蜃氣、恆星、彗星等各種天像的圖像組成,是一種利用天像來占驗災異變故、戰爭勝敗的圖書;《五星占》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天文專著;還有內容包括《老子》、《周易》等傳世文獻。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出版了《馬王堆漢墓帛書》,然而所出篇目不全。今年9月4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館、中華書局在光華樓聯合舉行了《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編纂出版合作協議簽字儀式,《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將於2011年正式出版發行。

看完馬王堆出土文物後,我參觀了“館藏明清繪畫”展品。匆匆,太匆匆,參觀了明清繪畫展館後,已是十點半了,我迅速離開博物館,回到漢庭酒店取出行李趕到長沙火車站候車赴衡陽。瀟湘行——2008年10月24日長沙—衡陽行程:

6:30—7:20起床洗漱,收拾行李

7:20—8:00閑逛步行街,在“四姐面粉館”吃牛肉粉

8:00—8:35參觀豐泉古井、天心閣(未進去,只在外面拍照)

8:55到達湖南省博物館

9:30—10:30在湖南省博物館參觀(免費)

11:10回到漢庭酒店取行李,結賬(大床房,160元/天,共320元)

11:50乘坐108路公共汽車到達長沙火車站

11:50—13:10在長沙火車站候車(火車晚點,正點開車時間是12:39)

13:10—15:30乘坐5377次列車從長沙到衡陽,票價14元

15:30—16:25出火車站坐公交車,入住臨近開發區的華天酒店

16:25—17:40打的到石鼓公園游覽,的士車費12元,公園票價20元

17:40—19:30從石鼓公園打的到衡陽市中山北路逛夜市,晚餐注:湖南省博物館開放時間:旺季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為每年11月1日至3月31日。另外,免費參觀的時間為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每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和農歷除夕全天閉館。



(湖南省博物館)



(素紗襌衣)



(繡花絲綢)



(舞俑)



(鄭板橋書法)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