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旅游之我見(一黃山名字的由來)

作者: 快樂樵夫

導讀軒轅黃帝與黃山 作者:黃松林 據《黃山志》記載:上古時代,軒轅黃帝打敗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統一了北方以後,開始追求長生不老之道,於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請教練丹之術。浮丘公說:“煉成金丹,必資山水,山水靈秀,丹藥易成。臣嘗遍歷名山,惟黟山(黃山原名“黟山”)為神仙都會,山高林茂,可資炭煉藥,靈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黃帝很高興,便 ...

軒轅黃帝與黃山

作者:黃松林

據《黃山志》記載:上古時代,軒轅黃帝打敗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統一了北方以後,開始追求長生不老之道,於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請教練丹之術。浮丘公說:“煉成金丹,必資山水,山水靈秀,丹藥易成。臣嘗遍歷名山,惟黟山(黃山原名“黟山”)為神仙都會,山高林茂,可資炭煉藥,靈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黃帝很高興,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道來到山靈水秀的黟山,燒炭煉丹,經八甲子而成,黃帝吞下七粒後,身輕體爽;其至溫泉淋沁時,白發變黑,於是天降白龍,三人騎龍升天而去。這段神話傳說,雖然荒誕離奇,但是由於黃山風光秀美、石怪忪奇、雄峰插天、雲霧繚繞,身臨其境的確給人以飄飄欲仙之感。這個傳說和人們的感受與遐想合拍;因此,即使穿鑿附會,也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唐天寶6年(公元747年),由於統治階級推崇道教,為了紀念軒轅黃帝,唐玄宗下令將黟山改為“黃山”。

因為上述原因,黃山有關軒轅黃帝的“遺跡”很多,被稱為黃山三十六大峰之首的“煉丹峰”,相傳就是浮丘公為軒轅黃帝煉丹的地方。此峰在黃山中部,海拔1827米;至今,石室之內丹灶尚存,峰前有曬藥台,皆呈紫色,台上可容數千人。玉屏、天都、蓮花諸峰矗立台前,古人有詩雲:“一聲天上玉簫來,三十六峰花盡開。向夕軒轅招飲酒,騎鸞更過紫陽台。”峰下還有洗藥溪;傳說,黃帝煉丹時常來此洗藥,有古人之詩為證:“紅泉聲裡獨排徊,帝子當年采藥來。怪道余香至今在,四時芝術有花開。”與天都峰相連的青鸞峰,峰下有采藥原;傳說,軒轅黃帝在黃山煉丹時,常至此來采藥。

黃山賓館對面的桃花峰,與缽盂峰緊相毗連,海拔1460米;峰下有桃花源、桃花溪,至今遍峰皆是桃花。四至五月,一層一層開到山頂,花謝之時,滿溪紅瓣,流入湯泉溪,名曰:“桃花湯”。傳說,此峰桃花皆軒轅黃帝親手所種,因仙氣積聚,所以至今盛開不衰。古人有詩贊曰:“桃花五色國時開,片片香隨漳水來。況是軒轅曾手植,紫雲深處有樓台。”

位於雲際之西的疊障峰,其形如障,據《黃山志》記載:峰下有石乳岩,岩中長滴石乳,其白如雪,四季不絕。又有陰坑源,長陰不見日色,源水東流,入白雲溪,溪中一漂如盆,下又有一大潭,黃帝曾在此潭取水煉丹,因而感動白龍,故臨空而降,背軒轅黃帝升天而去。所以此潭名“白龍潭”。古人有詩贊曰:“黟山開疊障,萬仞金鞭蓉。帝子丹成去,青天駕白龍。”此峰高峻雄偉、景色迷人,正如古代詩人筆下描寫的那樣“架空睥睨三千界,壘起棱層十二樓。明月上來遮不得,翠光浮動萬山秋。”

以黃帝之號命名的“軒轅峰”與“容成峰”相連,峰下有紫芝源。《周書異記》雲:黃帝在黃山煉丹之時,常於源中采紫芝,至今仍有紫芝生長;峰頂有仙石座,傳說是黃帝的座處;峰下有神仙洞、紫雲溪,常有紫雲聚而不散。

三十六大峰之一的仙人峰,峰頂有兩個石人,宛如對坐。據《仙記注》載:浮丘和黃帝曾到此游覽,乘龍上升之後,雙石蘆化為峰,高約十丈,真神仙之跡也;俗謂南向者為軒轅,北向者為浮丘。其下石壁高五百余仞,猿猴欲度愁攀援。下有仙人洞,因此峰而得名。

石門峰畔的棋石峰,高七百余仞。傳說,為軒轅黃帝與浮丘公下圍棋之所。但此棋石時隱時現,只有仙人方知,凡人很難看到。古人詩曰:“傳聞拱石在中峰,曾有樵夫得一逢。自後世人無處見,雲溪花洞幾重重。”

在松林峰西北的芙蓉峰,峰下有白馬源,溪下有馬蹄石,石上有馬蹄跡二、三十個,深者一尺,淺者二、三寸,宛如泥印。此石名“馬跡石”。相傳,是黃帝騎馬來游玩時留下的馬行跡,古人有詩描述曰:“寂寞淡無雲,芙蓉插天碧。洞口瑤花開,誰是采芝客?千古留孤趾,石上馬行跡。”

位於布水峰東北有一高峰,名曰:“石床峰”,此峰頂上有一石床,長一丈二尺,寬五尺,如玉琢成。傳說,此床乃軒轅黃帝與容成、浮丘憩息之所,上有碧石枕三枚,紫石床三張;下有石空源,石室如屋,深約十余丈。

另外,像白龍橋上首的“藥銚”、“藥臼”、“丹井”等遺跡,蓮花峰下的“容成拜軒轅”等奇景,浮丘、容成、仙都、望仙等諸峰,都與軒轅在黃山采藥煉丹,乘龍而去的神話傳說密切相關。這一神話,就像仙人撒下的一層五光十色的輕紗,使“震旦國中之第一奇山”更加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加之黃山兼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岳之煙雲,匪廬之飛瀑,峨嵋之清涼,雁蕩之奇巧,一年四季霧蒸霞蔚、雲海翻騰,奇峰卓立如芙蓉初開,千壑競秀佳人起舞;因而,人們很自然地用“天然仙境”、“清涼世界”、“天上都會”、“面面受奇”、“萬重翠雨”、“黃山天下龍”等美妙詞語來對她加以盡情的謳歌和贊頌了。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