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晉文公第二次祭拜介子推時,曾親手折幾枝嫩柳插在子推的墳頭,後來有人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植樹的風俗和介子推精神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值得高興的是寒食節發源地——綿山,從1995年全面開發至今,通過科學的規劃管理和積極的植樹造林,如今這裡的森林覆蓋率已達98%,放眼望去,綿延山勢跌宕起伏,陣陣松濤浩浩蕩蕩,近三千年古老文化隱匿期間。在介子推故裡——介休,每到這天,各級政府、機關、學校以及民間自發的植樹活動,人們干勁十足,場面熱火朝天,充滿對未來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美好景像的祝願!

(植樹——“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植樹——“植樹造林,莫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