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過理塘上稻城
17日早從巴塘出發,再次經錯拉鄉、姐妹湖、毛埡草原來到理塘。在理塘吃飯,換輪胎。趁著間隙,我和張寧到鎮上各處拍照。381國道川藏段從鎮中間穿過。
從小弄往裡走是泥路,曲曲折折,彎彎繞繞,高高低低的藏式民宅就掩藏在馬路後面,靠大街的房子比較好,是用石塊砌的牆,往裡就是泥牆了,起初是兩三層獨立的房子,帶矮矮的圍牆,離大街越遠房子就越破,到後來,就是一溜的平房,又矮又小,牆面斑駁殘破,有些黃泥牆上密密匝匝地貼著一張張黑乎乎的薄薄的牛糞,如果是新鮮的,估計在日光下還能冒煙呢。聞一聞,酸氣裡夾著一股淡淡的青草味,這是藏族人家用來當柴燒的。
牆頭四角,都插著樹枝和飛揚的三色經幡,在異常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確實,這麼藍的天只屬於高原,也只有這麼熱愛自然,敬畏自然,連臉上歷久太陽暴曬的紅斑都被稱為高原紅的民族才配得上這麼藍的天,而我們,這些從紛紛擾擾中趕來的人只能在這一刻感慨和仰望,試想回去之後,能把這份純淨和安寧在內心保持多久呢。
在理塘只有三個方向可走,雅江、巴塘和稻城。前往稻城的公路要比去巴塘的好許多,全程柏油路,都是這兩年修建的。首先經過的是海子山。
海子山,被稱為稻城古冰帽,一路翻越,發現它的名字簡直是個錯誤,哪裡有海子,無邊無際,鋪天蓋地全是裸露的石頭,似乎從地底下一夜間冒出來的,或者昨夜下了一場流星雨,斜坡上,濕地裡,水塘邊,大大小小,光溜溜的卵石就這麼跳出地面坦露無遺的躺在那裡,真要懷疑女媧補天後忘了打掃。
如果科學地講,我想,既然是古冰帽,那麼一定是在冰蓋融化後,冰原、凍土下陷致使卵石裸露的吧。
在山頂,司機帶我們去看兩個海子,需要離開公路500米左右才能一睹芳容。那時,正值寒風凜冽,濃雲籠罩,加上在理塘待了較長時間,高原反應的苦楚,使眾人倍感腦袋脹脹,腳步飄飄,又看著長路漫漫,前途坎坷,因此除了我和張寧外都放棄了這個機會。
紅草地,那是經過桑堆後看到的一大片紅色的草地,原來是濕地裡生長的一種紅色水生植物形成的天下奇觀。一大片暗紅色如火燒般熱烈,稀疏的莖葉間,水面反射著天光雲影。這片紅色鋪蓋在水面上,一直延伸到遠山腳下,山下一長排高大的青楊樹枝繁葉茂,碧玉般翠綠的山坡上散落著白牆紅檐的藏民房。
安逸、靜謐包圍著這裡的一切,所謂人間仙境亦不過如此吧。
路旁的青楊樹越來越多,汽車進入稻城時,小鎮橋頭已經亮燈了。
亞丁果然不能進,在出發前,在雅安,在康定,一路都是亞丁被封鎖的壞消息,如今在賓館的牆上,明白無誤地寫著告游客書。原定15號開放的亞丁,由於原著民與政府就開發旅游產生利益糾紛而對抗至今,在經過了辛苦的輾轉之後,我們只能遺憾地與心中的香格裡拉雖一步之遙而未能相見了。
其實,生活中有遺憾才是真諦。
作者:上海市南彙區澧溪中學劉朝陽

(稻城)

(稻城古冰帽)

(紅草海)

(理塘)

(稻城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