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成都-安縣-北川-平武從成都出發,中午時分就到了北川,我們預計從北川穿過再繼續往北,可是快到北川縣城的時候就看見路邊停滿了車,一位個子高高的小警察滿頭大汗地指揮交通,告訴我們車不能再往前開了。聽路人說前面不遠可以看到北川縣城,我們停好車隨著人流往前走。路的前面兩三公裡就是縣城所在的山坳,沿一條去往度假山莊的分岔路走十分鐘,面前豁然開朗,路的拐彎處形成一個觀景台,北川城就靜靜地躺在我們面前。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就為了站在這裡,望一望已經完全封閉的北川城。整座城已經被鐵絲網圍起來,將成為地震博物館。靜靜地面對這一座廢墟,死亡的味道撲面而來。曾經是一座美麗的小城,如今已成巨大的墳墓,埋葬了多少生靈和希望!九月底的連續暴雨再次造成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將很多廢棄的房屋埋入地下。所以基本上很難想像事發時的震驚和恐懼,人們在大自然災害面前竟如此渺小!停車的隔壁就是地震後被高度觀注的北川中學的原址,由於這裡是傷亡最重的地方,在搜救的時候整個廢墟已經被仔細清理過,但還是呈現給人們可怕的回想。廢墟的一側,一對應該是學生父母的青年人在祭奠自己的孩子,遠處是群山,太陽從雲層中射出白光,灑在這一片廢墟上。 我們驅車從北川折返,繞道通口,北上前往平武縣,沿途泥路居多,加上公路兩側居民都在重建,磚石沙土只能堆放在公路上,車行速度很慢。直到晚上11點才到達平武縣城。在城裡轉了一圈,找到縣政府所屬的平武賓館住下,由於地震造成天然氣中斷,至今未恢復,所以只有部分靠中央鍋爐供水的房間才有熱水。 第二天 平武-黃龍-川主寺-若爾蓋-唐克
吃過賓館的早餐,我們參觀了著名的報恩寺。報恩寺初建於明代,是當時的地方官王璽組織修建,仿造京城的皇宮格局,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在文革期間也幸免於難。但這次地震也造成部分牆體受損,天王塑像也因此損腿折臂。文物不錯,40元一張的門票也令人咋舌。出了平武往西北,順著山澗的盤山公路直通黃龍,海拔不停地增加,最高點已是3000多米,風光也慢慢變化,從灌木闊葉林竹林變成了針葉林和突兀的岩石地貌。陽光漸漸強烈,白雲也亮得刺眼,好一派高原風光。到達川主寺已是下午3點,吃過簡單的午飯再往若爾蓋挺進。路很好,兩個小時就到了若爾蓋,一座巨大的雕塑上寫著:共和國九大元帥走過的草原。從若爾蓋縣到唐克鄉還有60公裡,我們便想趕在日落前到達唐克的黃河邊,於是在黃昏的雲層下,追著漸漸滑落的夕陽前進,因為前方的天空總給我們回光返照的希望,我問了好幾次:太陽到底下山了沒有呢? 我們就這樣在若爾蓋的草原上奔馳,到達唐克鄉接受特警檢查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暗下來,我下車一看路牌,到黃河邊還有12公裡。車到黃河邊,只有依稀的一縷微光映在水面上了,她靜靜地蜿蜒在大地上,我需要把相機的快門速度調至1秒才能捕捉這一刻的寬廣和寧靜。當晚住在唐克鄉的旅店裡,沒有熱水,電水壺花上半小時只能把水燒得溫熱,氣溫不斷下降,我們用溫水洗了腳,穿上所有衣服躺下,還是無法驅走高原的寒意。 第三天 唐克-紅原-古爾溝夜裡下了雨,天空滿是烏雲,我們再次前往黃河邊,陰冷的寒風中飄著微雨,除了兩車樂山來的游客匆匆下車拍照再匆匆離去,幾乎沒有游人,一只流浪的小狗在河邊覓食,禮節性地跟我打了個招呼就不再搭理我了。為了更好的鳥瞰黃河,我們把車開上了山頂,隨著陰雲緩緩散去,九曲黃河在眼前展露無遺:從遙遠的天邊,黃河像一條飄帶,彎彎曲曲的折疊在茫茫草原上,很安寧的美。我沒有去細數到底有沒有九個彎,因為那已經不重要了!在河邊是藏族村落,村落裡有規模龐大的索克藏寺,回轉身來觀望山的另一側,起伏寬廣的草原,剛剛從欄裡放出來犛牛歡快地狂奔四散,我說像地毯上的虱子,東說那便是牛魔王的牛虱大軍。車外很冷,我們卻不忍離開。耳邊想起彭麗媛的歌聲:我漫步黃河岸邊 濁浪滔天向我呼喚祖先的歷史像黃河萬古奔流載著多少辛酸 多少憤怒 多少苦難黃河向我呼喚 怎能愧對祖先……這裡沒有濁浪滔天,但清清靜靜的黃河水同樣讓人心潮澎湃。 從唐克到紅原的路很好,沿著黃河的支流寬寬白河河谷,公路在草原上向前舒展,車不多,於是我來開。太陽灑在公路上,格外明亮,路兩旁有犛牛和綿羊悠閑地吃草,天空有高原的雄鷹在翱翔,車廂裡飄蕩的是路易 阿姆斯壯的爵士小調……我駕著車,舒服得快醉過去!1個多小時後車到紅原我才知道,原來紅原縣名的意思就是紅軍走過的草原。縣城邊上有座巨大的名為“奔騰的草原”的雕塑,上面鐫刻著周恩來總理的題詞:紅軍長征走過的大草原。想想當年如此艱苦的條件,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紅軍用雙腳踏過這一片土地,若非親身體驗,怎知其中艱辛!
沿著白河繼續溯流而上,天下起了大雨,很快變成雨夾雪,雪花不久就在雨刮器中間堆積成冰塊。白河水洶湧,原野已經被鋪上一層薄薄的白毯,一輛出租車因側滑衝到路邊的樹叢裡。再往前路旁一塊牌子:長江黃河分水嶺。過了這道嶺,那一側的梭摩河便朝南流如長江了。這一晚,我們到了理縣古爾溝。古爾溝以溫泉旅游聞名,地震後也受到重創,喏大的財政局投資的三星級溫泉度假酒店連我們一共住了7個人,因為過了溫泉公司放水時間,我們還錯過了溫泉浴。 第四天 理縣-汶川-映秀-成都
最後一天全在路上,幾個重點是:由於泥石流塌方不斷,汶川至映秀國慶開始隔天單向放行,雖然這一天全是下行的車輛,還是排滿了所有狹窄的路段,吉普的優越性能在這裡得到發揮,我們一路超越了百余車輛,提前了兩三個小時回到成都;另外就是作為震中的汶川縣城受創遠遠沒有北川嚴重,房屋只有部分受損,只是汶川至都江堰的公路嚴重損壞,無數橋梁坍塌,地震當時由於山體滑坡而被砸毀、掩埋的汽車隨處可見。可以想見有多少路人已在那一刻被永遠埋葬在這些山石之下!還有就是災後重建真是長期艱巨的任務,也許8年甚至10年才會有較大改觀。 海拔一路從3000多米直降到成都平原的500米,我們也脫去厚重的棉衣褲重回蓉城之秋。區區川西北幾個縣,我們馬不停蹄跑了4天,行程千余公裡。可見四川之大!

(遠望北川城 永遠的祭奠)

(北川中學 凋零的鮮花)

(九曲黃河第一彎)

(奔馳在若爾蓋草原上)

(都汶公路 映秀段被地震破壞的高架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