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陽朔漓江——游記做了好久的決定,終於來到了自己夢想中的地方-桂林陽朔漓江! 2009年3月1日到了陽朔一日游!現在我來講一講自己親身的經歷,如果各位網友想節約點人民幣又想玩得開心的話可以多看看.附圖片
早上從桂林火車站廣場,坐桂林---陽朔的大巴車(7元)至楊堤路口,轉乘陽朔至楊堤鄉的中巴(2.5元),在楊堤鄉就可以選擇乘竹排漂到興坪(100元包門票可沿途觀賞漓江風光.上一小舟,順流而下。漫看兩岸青山遠遠相迎,又緩緩退去。天明水淨,雲白風清,真是賞心悅目。人在漓江上,好像置身於一幅流動的、立體的水彩圖畫裡,可觀賞的景有:羊角山,鯉魚掛壁,童子拜觀音,神筆峰,(海豚峰),老人守蘋果,五指山,八仙過江(唐僧四徒山),獅子山,青蛙山,雞籠山,母雞山,豬八戒背媳婦,蝙蝠山,大像山,魚尾峰,烏龜爬山,九馬畫山,青蛙跳江,雄獅回頭看九馬,猴子捧西瓜,小蝸牛看漓江,駱駝過江,七仙女下凡,美女梳妝圖,猴子看漓江)注:這其中選擇竹排很重要,選擇的人好的話他會給你一路講解,拍照,按你的要求停筏上岸取景,速度放得慢,夠你慢慢欣賞沿途風光,從楊堤到興平水路有十八公裡水路行程三個半小時,我當時運氣好,碰到熱情的楊叔秦嬸他們一家趕集回家。中午被拉上他家吃中飯,真真正正吃到了農家土味,漓江河魚,嘿嘿楊叔家還送我一點酸辣椒,干魚,他是漁民。臨走時硬sai(不好意思這個字不會打)點飯錢都不肯要,搞到後來要了一點材料費。接下來就是從興坪步行到興坪古鎮觀賞古鎮風光,再從古鎮坐汽車去陽朔`
楊叔電話我要到了,可以告訴你們:楊叔秦嬸1594409488013768716238
接下來在陽朔有以下幾種玩法僅供參考:
1 西街小住
走在西街暮色中的石板路上,鞋跟輕輕叩打著路面,你會有一種奇怪的衝動,一種居住的衝動。
來自美國的一位游客說:“西街的建築奇巧、精細,單這一項就可使你花上好幾天時間。”如今在西街,你能看到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多。這條長僅517米的小街,本是最傳統的南國小鎮街道,石板路面,灰磚騎樓;可它又是最洋氣的: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小街上至少有近10家商店有“Internet”、“E-Mail”服務,店裡有多媒體電腦——這台電腦很可能就放在一張油漆剝落的農家方桌上。西街上幾乎只有三種商店,咖啡店、T恤店、工藝品店。所以來陽朔,你不能不來西街。
20世紀80年代,西方一本被背包旅行者奉為“聖經”的《孤獨行星》裡面介紹了陽朔西街獨特的風情。漸漸地,這裡便成了國外背包旅行者的聚集地。隨著外國游人的增多,一些迷戀西街風土人情的老外干脆在這裡“安營扎寨”,開起了旅館、飯館。
住在西街的人或三三兩兩,或獨自一人在不同的吧坐著,點一杯capchino,或是要一瓶酒邊喝邊看電影,要不就靜靜地坐著也很閑適。在陽朔泡吧的人多數不會拘束,所以當有人邀請你喝杯酒或是加入他們的談話沒有拒絕的必要。吧裡還有書,如果想一個人安靜也可以看看書。
西街每戶民居和店面的背後,你都能找到一些傳說,比如有“西街畢加索”稱呼的林棟,比如每晚只生產三只烤雞或三條烤魚的“陽朔第一燒”周汝雲。
西街就像一個寶藏,你會發現你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聽到越來越多的故事,每天你的眼裡會是不同的西街,不同的陽朔。
2 單車漫游
到了陽朔,讓自行車奔馳在風光交織的鄉間小路上,嗅著青山綠水中的鄉野氣息,深呼吸一口大自然最清甜的空氣,一路聞鳥語花香,一路盡歡聲笑語。
陽朔街頭有眾多的自行車出租檔口,而且出租的單、雙人座自行車皆有。陰朔自行車旅游線路成熟的有10條,比較經典的一條線路是:早餐後,騎自行車出發觀賞陽朔陸地風光並前往遇龍河。遇龍河也稱“小漓江”,此地非常適合徒步,河邊山水如詩如畫,漫步鄉間的阡陌小道,走走停停,一路享受徒步的快感,自在的喜悅以及騎自行車的悠閑樂趣。隨後再騎車前往與大榕樹相隔不遠的月亮山,登上山頂,游客可以俯瞰陽朔全景,登高望陽朔山水,別有一番風味,之後騎車返回陽朔。午餐後,從陽朔出發沿桂花之路前往廣西少數民族集中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先到銀水侗寨去聽一聽被譽為“上帝音符”的千年大歌;去看一看中國古代四大橋梁建築之一的風雨橋。還有年輕寨主為您訴說侗族滄桑歷史。隨後泡泡龍勝矮嶺溫泉,沿途還可見到廣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奇妙佳景。
3 攀岩鬥勇
陽朔是世界攀岩愛好者的聖地,因為陽朔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別發育的區域,這裡有成千上萬拔地而起的奇峰怪岩,也造就了成千上萬條可以攀爬的路線。
陽朔一般向游客開放的比較簡單的攀岩線路有:月亮山(上月亮山前得在景區門口買票,攀岩場地在山頂,有一石砌小道直通山頂,需走二三十分鐘。月亮山是陽朔最早,也是最具吸引力和有特色的自然攀岩場)、大榕樹(大榕樹比月亮山要近一些,離縣城約6公裡,也為陽朔一著名景點。路線所在的岩壁在景點以西,穿過一村莊即到)、銅門山(位於遇龍河邊,從大榕樹向遇龍河上游方向步行約20分鐘)、拇指峰(此峰位於金貓洞和大榕樹之間的公路邊,離縣城約5公裡)、金貓洞(此處緊靠公路,離縣城約4公裡。那裡有5條打好膨脹錐的路線,適合初學者)。
向導帶我們去的是蝴蝶泉附近的攀岩線路,這是陽朔最具挑戰性的線路之一。
4 徒步行走
徒步漓江,從陽朔漓江楊堤碼頭出發,到達興坪,十幾公裡的路程,5-6小時基本可以完成,這樣零距離接觸漓江山水,感受自然非同一般。
陽朔徒步漓江的線路有5條,比較成熟經典的一條是,楊堤——望夫山——九馬畫山——冷風渡——興坪古鎮,徒步的時候一定不要只顧著埋頭走路,而應該極力張望,張望這畫家筆下最愛的景致,可以伴隨著想像劉三姐的歌聲。這條路線有三個地方一定不要錯過,一是九馬畫山。這是漓江有名的景點,傳說是人在這裡看出的馬匹越多那麼你就越厲害,據說周總理當年就看出了九匹駿馬;一是找尋新版人民幣20元的背面的那段漓江風景。就在距離興坪古鎮不遠,一個名叫黃布倒影的地方。這黃布倒影美到什麼程度,我形容一下,層層疊疊青翠的山峰倒映在一江春水中,若有若無的水霧籠罩著在春風中輕輕搖曳的竹林,一葉竹筏老是飄蕩在江中;一是興坪古鎮。興坪很小,老街是石板路、老房子,新街是水泥路、新房子,有很多小吃攤和兩三家旅館。
走完可以在興坪住上一晚,第二天有體力和興致的話再走回陽朔,這又是一條道路了。興坪鎮西側臨江,有碼頭,通向碼頭的路南有一個陡峭高聳的近200米的石山,有小路可以上到觀景亭,爬上去還得小小的費一下力。再往南是螺螄山,江的對面就是因克林頓來訪而出名的漁村。從漁村繞到龍頭山就可以望見陽朔了。
5 遍賞民情
陽朔居有漢、壯、瑤、苗等11個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習俗、節日外,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擅長對山歌。其中尤以壯鄉高田的中秋節對歌、福利龍尾瑤民的“歌堂願會”最富特色。
從陽朔出發,往桂林方向16公裡處,有一個地方叫石頭城,這石頭城其實是個村莊,因村莊外的一堵石頭城牆而得名。歲月的滄桑,將這個城牆雕刻得很有歷史感。石頭城裡村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石頭蓋的,屋頂的瓦都是石塊來完成,屋子藏在樹陰裡,與自然融為一體。
興坪的老屋也一定要仔細觀察,你隨隨便便就能發現一條街的老房子,看外形就知道都是幾百年的老東西了,從斑駁腐朽的木質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的瓦片上透露出過去歲月的流逝。
興坪漁村是絕對要去的。那可是克林頓青睞的地方。漁村是古老東方農耕文明的縮影,坐落於距陽朔興坪古鎮約1.5公裡的漓江邊,是典型的華夏嶺南文化古村,已有近500年歷史。
村子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傳統民居48座,青磚黑瓦,坡屋面、馬頭牆,飛檐畫棟雕花窗,具有典型的中國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村前漓江環繞,如悠悠玉帶青羅。
想住在農家的話,建議找一個漓江邊或者是遇龍河邊的住所,吃過豐盛的農家晚餐,端上一杯茶,坐到絲瓜藤下,靜靜地聽著河水在前方兩百米的地方平靜而歡快地流著,空氣中彌漫著柚子的清香,心情是晃晃悠悠的輕松。農家的夜靜謐安祥,面對黝黑的一切,你仿佛能聽見樹葉的竊竊私語,水邊竹林裡的竹筍們在歡快地成長。
距離陽朔縣城不遠有個叫“世外桃源”的景點,是體會陽朔民俗民風的不錯地方,你既可以坐船穿過桃源洞後,找到與世幾乎隔絕的小村莊,據說村莊裡的人十分長壽,不過游客最好不要去打擾它的寧靜;還可以發現一群來自中緬邊境的土人部落,甚至陽朔主要少數民族壯、瑤、苗等民族的風俗以及特殊技藝也能在這裡找到。
6 夜游漓江
夜游漓江更別有一番風味。夜裡乘船從桂林至陽朔,暮色中奇峰夾岸,碧水鶯回,江中漁火,夾岸舍燈,星星點點,詩意盎然。
尤其是後者,晚飯後在陽朔碼頭上船,可容10人左右的中等機船,25元/人。開出幾公裡,然後來回在漓江上游弋,會有一到兩葉小竹排表演魚鷹捕魚,游船側開一盞小燈照明,江水清淺,可以清晰看到魚鷹在水底潛游的景像,熱愛大自然生命的人不容錯過。看完表演後,游船停在一個淺灘上,漁公、魚鷹均可讓人照相留念。
漓江水清潭深魚多,漁民一年四季收獲豐裕。每年的10月30日,陽朔都將舉辦漁火節,在楊堤月光島旁,在興坪榕樹潭中,在縣城白沙灣處,在月亮山潘莊腳下,每當夜色朦朧,遠山近岫僅存剪影,一只只燃著漁燈的竹筏便漂在江上,鸕鶿在漁人“魚、魚、魚”的號令下,不斷地在水面、水下翻飛、捕魚,或三五小時,或通宵達旦,漁人總是要滿載而歸的。
我還建議大家別忘記欣賞陽朔的日落,那是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日落,也是陽朔山水最美麗的時刻之一。
7 外語進修
陽朔每年的外國游客的數量是當地居民的十倍還多,所以很多人認為,陽朔是治“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好去處。
有人說,西街是全中國最大的外語角。在這裡,很多時候說英語的人比說漢語的人多,除了英語,還有人說法語、瑞典語、丹麥語。西街上每間店鋪的主人,每個咖啡館的服務員,都習慣了用英語招待客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名叫歐文的人,一個和我所鐘愛的球星同名同姓的人。歐文在陽朔創立了很多個第一:第一個IDD(國際長途直撥)使用者,第一個FAX(傳真)使用者,第一個上網、開網吧的人,第一個PC(電腦)培訓者,第一個開辦外國語學校的人,第一個招聘外國人當義務外語教師的人,第一個招收外國留學生的人,第一個開辦英文書院的人,第一個引進外國公司AWC來陽朔落戶的人,第一個獲得英國劍橋大學認證的人,第一個獲得教育部認證的陽朔外語學校辦學者,第一個開展世界流行的KAYAK(獨木舟)運動的人,第一個與海外聯合辦學的人。我見到他的時候,他還在忙著好幾件事:組織國外的留學生,建立起全國的志願者網絡,幫助那些需要英語交流的人。去陽朔3個月,保證開口說英語,雖然不乏誇張,但確也可行。
8 順水而行
碼頭前有兩三家飯店,吃完後,跟老板娘商量,說要去興坪,她會安排用機動小船來接你們游覽,這種小船最多只能坐四人,最好坐兩人。
山和水是陽朔的精華,陽朔的水路游覽線在我看來,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傳統的桂林——陽朔楊堤——陽朔興坪,這條線路是當年美國總統以及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游覽路線,我因為是直接到陽朔的,所以走的只有陽朔楊堤——陽朔興坪段,來回約3個多小時,票價約100元。我們坐的是稍大的船,頂上有鋼板的那種,好處是我們自始至終都呆在船頂鋼板上,或趴或坐或躺或站,視野略無礙滯,漓江秀色盡在四周,江岸鳥啼牛戲,小孩子水邊玩耍,令人有出世之想。
水路游覽線的第二個部分是竹筏漂流,竹筏漂流是在遇龍河進行的。遇龍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橋段,長約16公裡,寬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質清澈,水流緩緩。
遇龍河漂流不同一般漂流的地方在於它不是激流勇進式的,而是平靜的漂流,漂流的主要目的不是刺激,而是躺在竹筏上的躺椅上享受寧靜的河流,享受牧歌般的田園,享受時間似乎停滯了的感覺,只偶爾衝下小水壩,讓你平靜中也有歡笑。
這種平靜的漂流有利於你觀賞陽朔的山水,遇龍河兩岸山峰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郁,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一一可見。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立於江岸之上,任清風拂面,一切煩擾便會釋然,隨之而來的平靜、豁達,心裡得到一種愜意的慰藉。
遇龍河的田園風光也堪稱一絕。河岸兩側,田疇平整開闊,綠意逼人,稻花飄香。這景致和感覺,是在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找不到的。
漂流的工人很有意思,他會跟你一邊劃,一邊講述一些傳說故事,我還記得關於遇龍河的來歷,他是這麼說的: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龍,巡游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地觀賞美好的風光,後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