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離上海的那一刻,心是無限的自由。但是當飛機進入雲貴高原的上空,內心有點失落,眼中是一片連綿無盡的黃褐色山丘,突兀而貧瘠。在經歷了雲霄飛車般的升降顛簸之後,總算飛入了麗江,急迫的我開始找尋雪山的蹤影,陽光照射在山頂唯一的那兩點白色卻讓我無法相信那就是我向往的雪山。突然想到了手中的雜志上寫的一句話,旅游是為了證實心中的風景與現實中的是否一致,難道真的如此?從機場到古城,山路十八彎,看了一路微縮的梯田和陽光般的油菜花,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進入了熙熙囔囔的古城,無法想像淡季也有這麼多的游人……每天都在古城裡迷路,但每次迷路都會有新的發現,從一個客棧看到另一個客棧,從一條青石板走到另一條青石板,從一條狗遇到另一條狗;每天都住在同一家客棧,找尋回客棧的路,感受著時光在指間中慢慢的流走,沐浴著高原的陽光,體會著一天中的四季,每一天都是明媚而悠閑。 沒有看過《失落的地平線》,但對於香格裡拉這個詞並不陌生。在上海的時候,有去過的人對我說,沒有去之前很向往,去了則很失望。但是第二天,我依舊從麗江出發去了藏區。也許是因為:我,不在上海,心很自由。 湖綠色清澈的金沙江蜿蜒在高山之間,可以只是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風景,什麼都被忘卻,只有這一眼如春的景色。進入中甸,視野更寬廣,耳中漸漸地傳入了巨大的水流聲,眼中呈現出連綿的山,但是由於旱災,山頂的積雪並沒有想像中的多。隨著車越來越靠近峽谷,我越來越近距離的接觸虎跳峽,望著奔流在巴哈雪山和玉龍雪山之間的金沙江,情緒也變得越來越高…… 離開虎跳峽,前往傳說中的人間仙境,下午3、4點,高原的陽光依舊熱烈而刺眼。草原、犛牛、青稞架、藏式的民居、白塔、瑪尼堆、經幡……一切是這麼的和諧,而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壯觀的松贊林寺如果換作上海的靜安寺,就會像一杯水倒入了江河。紅、白、黃、綠、黑在藏式建築中完美的融合,絢麗而大氣。年輕高大的喇嘛們自在的聊天、念經、休息、打水,而我似乎打擾了他們的生活。 海拔4300多米的石卡雪山,據說在山頂可以看得到滇、藏、川的另外八座雪山。山頂,寒風刺骨,感覺下一陣風吹過就可以把我吹落懸崖。旅途中的風景永遠是記憶中的最美,突如其來的美景,往往都是來不及捕捉、稍縱即逝,所以就有了接二連三的遺憾,而種種的遺憾就讓人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離大研古城不遠有個高原濕地,叫做拉市海,拉市在納西語中是老虎的意思,在那個曾經有老虎出沒的地方,飛翔著成群的候鳥和野鴨,那一天騎馬坐船看山望水,無比的逍遙自在,感覺就像置身與江南的某座綠水青山中,可最幸福的卻永遠是當地的納西族人,擁有著神奇的玉龍雪山和美麗的金沙江。昔日的茶馬古道隨著物流業的發展蓬勃早已湮沒成了歷史,但是卻仍然像那醇香的普餌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那頓馬夫們做的飯,盡管簡單,卻是吃過的最香的飯。 夜晚的大研古城,喧鬧和寧靜並存。可以依在小橋邊靜聽流水潺潺,也可以融入人聲鼎沸的酒吧,而我更喜歡站在客棧的天井中仰頭望著天上的星星,第一晚偶然抬頭發現的星光成為對麗江的回憶。 香格裡拉,並不是個地名,而是心中的那片寧靜,對於寧靜的那份希望。就像秋秋在麗江對我說的,雖然在麗江的每一天,身體是黑暗的、心卻是光明的;而在上海的每一天,身體和心靈都是黑暗的。離開麗江的那一天,聽說香格裡拉發生了山林大火,覺得很遺憾;在拉市海和茶馬古道上看到游客扔的垃圾,心是很難過的,再美麗的淨土也禁受不起這樣的糟蹋。香格裡拉是不是離人越來越遠。 從麗江到了昆明,擺脫了高原反應,一下子輕松了很多,不跟團的好處就是可以自由的走,自由的停。短暫的半天泡在了翠湖和雲南大學,感受到了昆明人的幸福。橋香園裡地道的酸漿涼米線和肥牛肉米線,是吃過得最好吃的米線。那碗熱乎乎的雞湯,融入了薄荷的清香,同伴戲說,感覺像是在刷牙——有股留蘭香薄荷的味道,至今讓我垂涎。今天下班以後直接衝到了南京路的橋香園,點了同樣的米線,味道另我失望。 從三亞回來至今沒有吃過芒果,難道注定在上海不會再吃米線?那下一次旅游,會再失去什麼?又會得到什麼?回來的那天,是一周中上海難得的晴天,如今又陰雨不斷,我開始懷念高原的那片陽光,懷念雲南大學裡被我喂過的松鼠。也許我得繼續尋找屬於我的香格裡拉。
上海往返昆明的機票:(760+50)*2元
昆明往返麗江的機票:(130+50)*2元
虎跳峽石卡兩日游:430元
拉市海騎馬游湖一日游:180元(原價380元)
麗水金沙:150元(原價180元)
住宿:麗江客棧 70元一天/標間
其他:吃和買東西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