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盡周折,幾度歷險,終於我們踏上了北上的列車。齊魯大地,寬闊的高速,粗獷的山東大漢這是我腦海中對山東的概念。一山一廟一聖人,儒家的發源地;清澈的海水,金色的沙灘都是我們所向往的。因為我們的旅游計劃只有五天,所以我們首選了泰安和青島這兩座城市。 10月2日 晚上10:00的火車,臥輔裡說說笑笑之間就已經到了濟南(因為要去辦點事,所以我們繞道先上了濟南)。 10月3日早上7:15分,火車很准點地到達了濟南車站。下了車辦完事後買了去青島的大巴車票,早上10點發車。濟南到青島票價為115元(其中1元保險)。(流血推薦:這是一輛“國家級青年文明號”的車,服務態度不要太好,讓你有身處航班上的感覺,僅5個小時的車程,打扮如空姐的服務小姐吃的喝的送個不停。還有瘋狂的石頭陪伴,惹得一路笑聲飛揚。大巴每隔兩小時在服務區停下,很為旅客著想。我們在一個服務區看到了從未見過的京蔥,一人多高,驚喜地逐個留影。)只是高速沒有我想像的好,車速也不是很快,一般都保持在90碼左右(後來聽說這樣是為了省油)。不過發車和到站的時間都相當的准確。下午近三點到達青島。長途站周邊一如濟南一樣亂糟糟,為了快點扔下沉重的行李,我們入住了車站對面的“四方大酒店”,酒店內設施還算可以,價格也還過得去(標房220元),因為懶得再去找,我們也沒有還價就住下了。稍做修整,請教了酒店的服務員我們打的直奔青島的五四廣場(青島打的7.5元/公裡)。以一個紅色的火炬狀雕塑為中心,一個很大的廣場沿著海岸線伸展開來。四周的建築和道路也有了一些國際化都市的味道。可能是因為漲潮了,在這兒沒有見到金色的沙灘,天氣有些霧朦朦的,海水也不是太藍,我們都有些失望。沿著岸堤往前走,看到遠處斜斜的堤壩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走近一看,原來是人們在抓小螃蟹和釣魚。我們看得眼熱也脫了鞋,小心翼翼地走下堤壩(上面爬滿了不知名的小蟲,有點惡心,開始不敢落腳。後來發現它們很怕人,就放心了)海水很涼爽,像是一下衝刷了我們旅途的疲憊,我們幾個都興奮地玩起海水來,也不忘大擺pose左一張右一張的留影。堤壩沿途全是賣當地工藝品的小攤,一遛排近三四百米長,還有很多海星、貝殼和珊瑚,很美的。不知不覺中太陽漸漸西沉,在落日的余輝的籠罩下,我們驚奇的發現海水竟變得清澈而透明,泛著深藍色的光芒。於是閃光燈又是一陣閃爍,總想將自己最美的形像與這藍藍的海水融為一體。之後月亮升上來了,海岸邊的一切變得模糊了,只能聽到浪花拍打海岸的聲音。可能是吸了太多的新鮮空氣,我們此時都感到肚子好餓,於是打的直奔小吃街——威海路(是一位出租車師傅推薦的,說是比著名的雲霄路更實惠)。這是一條步行街,但街道卻被夜市的小販們占據著,相當的擁擠和熱鬧。各式各樣的頭飾、衣物、鞋帽應有盡有,有點上海襄陽路的味道,但東西卻是很大眾化的那種。飯店也是天南海北的口味應有盡有,我們在經過一番勘察後,最後選定一家人氣較旺的飯店,店名叫“快可立”(噴血推薦:開始並未注意,進去才發現這家店很大,上下兩層七八個大廳,加上包箱至少有一兩百張台子。但上菜的速度卻是驚人的,我們點完菜後僅十來分鐘,所有的菜全部上齊。菜的份量很多,而且味道也相當不錯。如辣炒蛤蜊、香辣魷魚、紅燒海帶、蒜泥扇貝、小麥粥……味道都是一級棒)第二天我們放棄了其他選擇,依然到這家去吃,仍是留戀不已。 10月4日早上在酒店睡到自然醒。我們直奔青島久副盛名的黃金海灘——石老人海濱浴場。仍然是聽了當地人介紹,我們搭乘了當地的旅游觀光車317路,沿途可以看看青島的景色。到了終點站,我們還沒下車就已經看到了我們不遠千裡所追尋的金色沙灘,各個興奮不已大叫起來。拋了鞋衝上沙灘,離海水越近沙子越細,很柔軟的感覺。沙灘上全是小帳篷和嘻鬧的人群。來時以為有冷空氣,所以沒有帶泳衣(留下了不少遺憾啊),沙灘邊臨時買的樣式很難看,尺碼也偏大,只能勉強湊合啦。租了個泳圈趴在上面去感受海浪的起伏(代價:丟了兩副眼鏡,而且不知啥時不見的),挖個沙坑將身體掩藏,坐在沙灘上秀一下背影,躺在帳篷下享受暖暖的海風……沙灘上還有很多賣各式小吃的,煎餅果子(感覺還不如上海的好吃)、烤紅薯、炸海鮮、糖葫蘆(芝麻冰糖的味道不錯)。日落西沉,海水越來越冷,怕生病我們趕緊上岸。本來想去看看青島啤酒節,走去才發現早已結束了。繞回來又忍不住衝上沙灘拍了N段錄像才依依不舍的告別的石老人。晚上吃完飯後在步行街上兜了兜,居然還淘到了幾件漂漂的衣服和一個別致的包包。另買了些水果,大棗好甜啊。
10月5日早上組長去買了下午1:00去泰安的汽車票(95元/人),單程近六個小時。本來還想利用上午再去青島的韓國飾品城逛逛(因為這裡離韓國很近,韓流的MM更可以去威海轉轉,聽說威海是距離韓國最近的中國城市,東西很地道。我們幾個算是懶人一群,一直睡到中午)到達泰安已經近晚上7點。一路街市很繁華,飯店和休閑的場所比較多(泰安是座很袖珍的城市,據說只有50萬的人口)。我們在泰安火車站下了車,仍是就近找了家酒店住下(麗景大酒店,標房220元,我們還到160元,旅館景色不錯,離泰安火車站只有5分鐘的路程)。先去了火車站買好第二天回濟南的車票,下午4:20的,才5.5元/人,單程一個小時。晚上吃完飯,隨便在周邊逛了逛,在一家小超市時我們發現了一種奶奶輩們穿的布鞋,因為沒有合腳的爬山鞋,我們試了後便各買了一雙,單價8元/雙(吐血推薦:這種鞋爬山真的很好,這也是我們買時沒有想到的。更讓我們驚奇的是,穿上這鞋一點都不覺得土,也可能是因為我們人太靚吧,哈哈!一路上鞋子的回頭率不要太高啊,照片上有特寫。本來打算下了山就將鞋扔了,但下山後我們誰都沒舍得扔,說要留個紀念。)還打聽了一下泰山的遠近,買了份泰山旅游圖研究了半天,最後決定從天外村的大門上泰山。晚上11:00就寢,抓緊休息,儲存體力。
10月6日(中秋節)七點全體起床,洗漱完畢吃完組長買來的早飯後,下樓將行李寄存在酒店服務台,並辦理了退房手續。從酒店打了輛車直達泰山大門口。只是個起步價的路程(泰安起步價是7—7.5元),但司機沒有打表,下車要我們10元,(本來以為他們是破壞了泰安的形像,後來回程也是如此,一問才知是出租車管理部門的指導行為)泰安的出租車司機態度很好,這點和青島一樣,有問必答而且很詳細周到,盡顯山東大漢豪爽本性。到達天外村大門,這裡有大巴將我們直送中天門。大巴車費加泰山門票共計141元(門票100元,上山大巴22元,下山大巴19元)。遠處就已經看到峰巒疊障,十二根雕圖的羅馬柱對稱排開,氣質雄偉。“才華泰山”四個紅色大字寫得蒼勁有力,氣勢磅礡,展現著五岳獨尊的風采。大巴車程約半個小時,8:10我們在中天門開始了征山行動。和以往所去的山不同,泰山很難爬。尤其是十八盤的那一段,階梯一層連著一層,小而窄,陡度幾乎呈70度角。像我們這幫長久缺乏煆練的人,只需走上十幾個台階就已經氣喘如牛了。(忠告:千萬別買吃的喝的上山,山上全有,貴不了多少)。泰山上有兩個多,一是廟多,佛教的道教的都有,道教的居多,且占主道。二是名人提詞多,光毛爺爺的,我們看到的就已經有四處了,各代的文人墨客更是多不勝數。字都用紅漆刷過,份外醒目。到達南天門時,我們反倒是擺脫的勞累期,越爬氣越足。沿途朋友還買了頂牛仔帽,帶上秀了幾個pose,感覺很斷臂的味道,惹得一群本地游客在一旁狂笑不已。當我們終於登到山頂時,已經是中午12:30了。1545M,泰山最高峰——玉皇頂。留了幾張影後就開始給朋友們發中秋短信了,在這樣的高度,感覺太有紀念意義了。因為怕延誤火車,我們沒敢過多停留就開始往山下趕了。下山時才真實體會“上山容易下山難”的道理,眼睛只能盯著腳下,手只能扶著扶手,一步步往下走,感嘆我們的偉大,居然下了那麼久還沒到底?下午3:30返回泰安市,收拾一番直奔泰安火車站。無座的車票竟然給我們搶到幾個座位。朋友們都睡得東倒西歪,我卻毫無睡意,拾起一張別人留下的《揚子晚報》看得津津有味。下午5:15到達濟南,晚上宿朋友的親戚家,一起過了個中秋夜。 10月7日因為只買到了7號晚上6:00回上海的大巴車票,所以好像憑空的多出了一天的假期。本來是想去濟南的趵突泉瞧瞧,但早上醒來驚恐的發現,我們幾乎都處於半殘狀態。上樓下樓不用說,連走平地都快生不如死了,每次坐下或站起時都傳來陣陣如殺豬般的叫聲。於是大家不約而同的取消了原先的計劃。橫七豎八地躺到下午。晚上5:40准時趕到車站,這是我第一次坐夜間的長途大巴。(記憶也是終身難忘啊)大巴內裡有三排雙層的床輔,床輔很窄,兩個過道就更窄了。上車的人被要求全部脫鞋。6點的車在市內七轉八轉到近8點才正式上路,中途還不停的載客,限載34人的車至少裝了有40多人(懶得去數了,怕晚上做惡夢)。睡在下輔的人們被迫與幾雙臭氣熏天的腳近在咫尺共眠一宿(因為司機的貪心,連那窄窄地過道上也睡滿了人),後面一位白發老人幾乎是架著上輔的床沿才捱到了車尾的洗手間。車子剛開了一會兒就停下來吃飯,我們不想吃就下車透透氣。(忠告:山東的名小吃不要輕易嘗試,煎餅裹大蔥、削皮青蘿蔔味道都不咋地)。近9點,車子開始返程了。車廂內的空氣出奇的差,氣味讓人窒息,但比起開得有驚有險的大巴,這點氣味完全不算什麼。此時我們心裡唯一的期望是能平安地把我們送回上海就可以了。迷迷朦朦中我們仍舊禱告著……. 10月8日上午7:45,我們安全抵達上海,頂著一雙熊貓眼打的去公司,上班啊! (注:一直想寫篇很專業的旅游游記,不僅要寫下對旅游的感受,更要將一些旅游的經驗告訴沒有去過或准備要去的人,希望能給之後去旅游的人一點幫助,讓每個人的旅途都能有個美好的回憶)

(快可立,很棒的菜)

(秀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