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去亞茲德的票3.5萬,10點鐘開車。公路在高原上伸展,山脈只是在遠處起伏,感覺像是在平原上行進。公路也簡單,就在荒原上鋪就,對面車道隔著好大的距離,也省卻了隔離欄。但每隔幾公裡就有一個彎道,是轉到對面車道用的。下午2點半到了亞茲德,亞茲德是馬可波羅當年的絲綢之路的途經點,號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有7000年歷史。反正在伊朗的世界遺產巴姆古城毀於2003年的地震後,亞茲德就成了尚存的古城而讓吸引游客了。我要出租車把我拉到東方旅館。這是一條安靜的小路,看慣了德黑蘭和伊斯法罕的繁華,我以為自己找的旅館在郊區。司機倒是很負責,幫我問了一圈,原來旅館就在左手邊的小巷裡。進去後,沒有傳統中的前台,只有一個伙計從後面不知哪裡鑽了出來,帶我看了房間。房間尚可,但是沒有人能說英語,那太可怕了,而且看起來這裡沒有幾個人住。所以我只能出來,讓司機把我帶到絲綢之路旅館——是在對面一條小巷的更深處。就在我與司機往裡走的時候,一對母女迎面而來,拉住我問SilkRoad Hotel,我便讓她們跟我走。我還以為她們是外國人,結果是伊朗人。很奇怪她們為何不問走在前面的伊朗司機,而用英語問我。進入旅館,院落裡放著一張桌子,算是前台,但至少有人說英語了。給我的房間是個後院的三人間,20萬,如果3個人就很合算。旅館是民居改建的,中間的院落上面用塑料做頂棚,地下就成了風雨無阻的餐廳,要吃什麼盡管吆喝。房門沒有鎖,是鐵鏈子加一把鎖頭。想想伊朗的治安實際上非常好,所以第二天我也懶得鎖了。等我出門已經約3點半了。按照LP上介紹的步行路線,我住的地方是線路的中間——JAMEH清真寺旁邊。已經見過了太多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建立於15世紀的它我看不出與17世紀的有什麼不同。但是記住它的高大倒是有用的,因為它讓你不會迷路。穿出寺院,便進入了迷宮一樣的小巷,比伊斯法罕的還要迷魂。正在不知所措時,一個騎自行車的大叔把我從迷魂陣裡帶了出來,眼前豁然是個廣場。他把自行車停好,把我帶上中央的一個門樓,便可以鳥瞰全城了。實際上門樓也就是3層樓的樣子,可見亞茲德基本就是平房的天下。隨後,大叔有帶我在弄堂裡穿行,他還秀給我看他的來自中國的鳳凰牌自行車。亞茲德的弄堂很有特色,有地道戰的感覺,有頂的窄窄的巷道,在經過了一個古代的水庫(實際上是地下水道),轉出來又是一個廣場。大叔要帶我到亞歷山大監獄,按照書上,中間跳掉了2個景點。我心有不甘,要求按照次序走線路,而他則帶我抄近路。而且我看他急急匆匆的樣子,影響了我的游興。於是我說讓我自己一個人慢慢摸索吧。他有些不高興,但我懷疑他是想帶我草草走一圈後要小費。於是我堅決要按照書上介紹的路線走,他只能說了聲拜拜後走了。重回自由身的我,又重新去來時的拱頂小巷領略一番,再慢慢找回方向。應該先找到KOHAN旅館,結果小巷裡的一個青年雖然不會說英語,一把拉住我轉了個彎,進了INFORMATION,我一看,哈,從另一個方向進到了這個廣場。信息點的女孩子英語倒是很好,但她竭力推薦我去參觀古民居,而且最好先在她那裡買票。我說我主要是先瀏覽書上介紹的景點,如果有時間我再回來好嗎?實際上我自己也沒有把握到時候能否找得到回來的路。游走在小巷裡,照著書上的介紹一一找著景點,有點阿裡巴巴的藏寶找寶游戲,沒有厭煩,只有驚喜,啊,這個景點到了,啊,那個景點到了。其實,就是圍著一個方陣在東西南北地亂轉。伊朗人很有創意,一座古民居,裡面搞一點古錢幣,就成了錢幣博物館。看門的小伙倒是熱心,給了我一張介紹。然後出來時,又給了我一張。大概游客太少,它想快點發完怎麼的?盡管小巷裡都有指示牌,但由於本身巷子都是相通的,所以反而沒有起到指路作用,而更像是游戲裡故意設置的機關。繞來繞去,最後終於回到了亞歷山大監獄——一個曾經關過誰誰的地方,一個15世紀時的學校。然後發現,實際上亞茲德老城是個半地下的城市,外表看建築都是一層,但是進門後基本上都是往下走,所以到了院子裡就感覺建築是二層樓的。但還沒完,你會發現主要的功能都在地底下,再往下又是一片新天地。下面冬暖夏涼,也正是為了適應亞茲德的氣候——冬天寒冷而夏天暴熱。因此亞茲德的特色就是每棟房子都有風塔,風塔越多房子越大,不過最多也就5個,在AMIR CHAKHMAQ清真寺的廣場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小巷裡暗得更快,我趕緊尋路往外走。伊朗人在如此狹小的弄堂裡還能把車開得飛快。回到旅館,要了晚餐,還是米飯和雞肉。鄰桌有2個好像剛入住的來自俄羅斯的青年,打個招呼,我繼續我的進食。等到華燈初上時分,我又出門上主要街道去領略亞茲德的風情。在旅店門口坐著一個西方人,對我用中文說你好,我一問,他來自法國,前些年在南京的學校教書,我脫口而出,哦,是英語老師。說完,我自己也笑了,外國人一定是教英語嗎?這可是個法國人,教法語噢!他看上去很年輕,屬於那種賺了一點錢就出來周游世界的,真的十分的羨慕他們的生活方式。等到哪天世界人民都想學中文了,我一定也到世界各地教中文,順便賺點旅游費。我住的小街和熱鬧大街的拐角處,有個小亭在路中,原來是個修鞋鋪。裡面坐著一個小孩,挺可愛。我拿起相機示意照相,但是他很不高興的樣子。估計是幫他家人看鋪子的,但明顯是那種生活不幸福的樣子。我不想雪上加霜,便作罷。馬路對面是HAZIREH清真寺,周三晚上好像是禱告時間,人群川流不息往裡去,門口好多軍人和警察,好像很緊張的樣子。我也不敢多逗留,匆匆看了幾眼便離開,繼續往前。晚上的大街很熱鬧,小店鱗次櫛比,我一個一個挨著看。一個糖果店裡面琳琅滿目地擺著各式糖果,我想起在伊斯法罕白吃的糖,便又懷念起來。進店買了一盒,當場拆開,一路吃了過去。想不到,這裡的糖更甜,甜到瘆牙。一會兒又來到一個賣南貨的小店,出售開心果、杏仁、核桃等,便稱了一些開心果。正好看見店主的小孩好奇地瞧著我,便順手將手裡的一包糖送給了他,搞得店主不好意思起來,忙不迭地謝了半天。就這麼閑逛著來到了AMIR CHAKHMAQ清真寺,前面有個很大的廣場,泛光燈把兩邊的拱門遺跡烘托得很漂亮。拍了幾張照,便回到馬路的另一邊,進了巴扎市場。或許是晚上,或許是都去清真寺了,市場裡人不多,在一個拐角處看見一個7、8歲的小哥哥在教小幾歲的弟弟什麼,走進一看,原來是在教商品價格。小哥哥指著一樣攤上的東西,說著什麼(估計是價格),然後又指著另一個,又在說著,而弟弟則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我看著好玩便拿相機哢嚓起來,旁邊攤上的人都笑了,而小哥倆卻全然不顧,仍舊自顧自地進行商業學習。回到旅館,看看LP上介紹的景點基本已經看到了,便決定明天下午離開去設拉子。我照例向前台說,明天下午離開,要求幫我預定下午2點去設拉子的票(下午有2班,2點和8點),再約一輛出租車。院子裡有幾個洋鬼子在聊天,我有些倦意,便徑自去休息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