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了漢陽陵

作者: Quincy1234

導讀更多內容請見:http://***/s/blog_5d22737b0100c93h.html 最近忙的不可開交,看來經濟危機並沒能減輕工作量。 幾年前參觀徐州獅子山和龜山的漢墓,巨石裡敲鑿出的陵墓令人震撼。墓道石牆上布滿整齊的鑿痕,幾十米的石牆筆直筆直的,盡管因為西漢楚王劉戊因“七國之亂”謀反未果而自殺,其墓地並未完工,但這石山中的陵墓和墓室裡的石桌石凳石馬桶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另外, ...

更多內容請見:http://***/s/blog_5d22737b0100c93h.html

最近忙的不可開交,看來經濟危機並沒能減輕工作量。



幾年前參觀徐州獅子山和龜山的漢墓,巨石裡敲鑿出的陵墓令人震撼。墓道石牆上布滿整齊的鑿痕,幾十米的石牆筆直筆直的,盡管因為西漢楚王劉戊因“七國之亂”謀反未果而自殺,其墓地並未完工,但這石山中的陵墓和墓室裡的石桌石凳石馬桶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另外,隨陵墓出土的兵馬俑也很有特色,與秦始皇兵馬俑面容嚴峻剛毅不同的是,徐州楚王出土的陶俑面部表情都非常祥和喜悅,這應該是因為當時社會和諧有關,國家富足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上周到西安出差,自然就沒有放過離鹹陽機場不遠的漢陽陵,看看這裡的陶俑是不是也像徐州楚王出土的陶俑一樣生動可愛。

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後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漢陽陵陵園平面呈不規則葫蘆形,東西長近6公裡,南北寬1至3公裡,面積約12平方公裡。整個漢陽陵區密密麻麻排列著近萬座陪葬墓園,目前已探明的從葬坑有190多個。陵園被一條高速公路橫穿而過,分成了兩部分。公路的一邊是漢陽陵和後陵,主要參觀的是漢陽陵地宮;陵園有電瓶車把游客從地宮這邊帶到公路的另一邊,路上可以看到一些已探明從葬坑標牌,從葬坑上面還種著莊家,沒什麼可看的。可參觀的部分是一個考古陳列館,陳列著從地宮挖出的部分寶貝,離陳列館不遠處是宗廟遺址羅經石。

漢陽陵和南闕門



進入地宮就可以看到一個帝陵的模型,可以看到陵墓的四周有很多條外墓坑,這個地宮就是挖掘了陵墓東面的外墓坑,形成了帝陵外葬坑保護展示廳。



順著迂回曲折的斜坡門道深入地下,一條條從葬俑坑就展現在你的眼前和腳下。這就是漢陽陵最具看點的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每個地坑中都會發現一些像小印章的東東,上面有文字顯示出這個坑道中的陶俑是哪個部門的,如何為皇上服務的。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



這是第十八號從葬坑,可以看到最前方的陶俑很少,說明這個墓坑被盜墓賊挖掘過。



這是一個生活區墓坑。



這是一個祭祀儀式的從葬坑。



這是女佣坑,是被打入冷宮的宮女坑,顏色淺的宮女地位最高。



這個是男佣坑,很可耐的小男孩的樣子。



中間的這個容器我是第一次看到,叫繭形壺,很漂亮。



這是第十三號坑中東區埋藏有小乳豬、大綿羊、山羊、家狗和狼狗的陶塑,陶塑分上下兩層放置共計1391件。第十三號坑道最長,94米。



陶俑的軀體是用陶制作的,並為他們安裝了活動自如的木制臂膀,服裝更加精致,有絲綢、棉、麻、皮革等,這些陶俑在另一個世界為漢景帝陪葬時擔當扮演著各種人物角色。兩千年的時間,使這些活動的臂膀和精致的服飾蕩然無存了。







羅經石埋在靈區中間的一塊堅硬的夯土之上,是一方黑雲母花崗岩。現在羅經石已經用玻璃罩保護起來了。它上為方形,下為錐形,錐形部分理入地下約1米,地上部分為四方體。標石上面隆起8釐米高的圓盤,盤上刻有十字凹槽。經測定,凹槽寬度和深度均為2.3釐米,相當於漢代的1寸。四方體的西北角和西南角略成弧形,表面沿西南方向下傾,傾角為2度29分。羅經石體積龐大,重約3900公斤。



整個參觀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