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點半我們就從巴拉特普出發了,路上一片漆黑,車上大家依然迷迷糊糊打著瞌睡,車行駛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了阿格拉。在車上用完了外帶的早餐,從停車場到泰姬陵的大門走了十分鐘左右,我們到了泰姬陵大門口只感覺人群黑壓壓的一片,大家都在等待著開園入場。由於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現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溫柔的藍色,一般的情況下選擇清晨去的游客比較多。6點准時開門放客,進入大門時要進行常規的安全檢查,而且不可以帶香煙和打火機進去,順利通過到了裡面,這時的天還是黑黑的,只有二旁蒙朧的路燈。
我們沒有細細觀察,走到前庭的正門口,直接進入了大門,通過門孔看見人群三三二二等待著,遠處的泰姬陵清晰可見。
進門以後就是莫臥兒花園,它是一個典型的波斯式花園,主體前方中央有一水道噴泉。純白的泰姬陵倒影在水池中,就像有二座泰姬陵相互輝映。
由於太陽還沒有升起,我們就在花園裡到處走走,門旁四周有高高的圍牆,圍牆裡面是長長的回廊。
天邊漸漸泛起了紅光,花園裡一片寂靜。
泰姬陵陵墓主殿四角都有一座圓柱型的高塔,特別是每座高塔均向外略略傾斜,若遇上地震只會向四周倒下,而不會影響主殿。無論從那個角度望去,泰姬陵均壯觀無比,造型完美,結構均稱。
朝霞初起,泰姬陵伴著雅木那河的晨霧自香夢沉酣中舒醒,一層薄薄的紅暈輕輕瀉在了上面。
我們脫鞋換上了早已准備好的鞋套,從二旁的樓梯一層一層地登上了陵墓主體的那層平台。
陵墓主體建築呈八角型,中央是半球型的圓頂。“天圓地方”的建築風格和設計理念在這個建築裡得以充分體現。
整座建築主體都以白色大理石建造的,而在白色的大理石上則鑲滿了各種顏色的寶石。拼綴成墓主人生前最喜歡的茉莉花圖案。你會疑問,寶石鑲嵌的茉莉花怎麼能這麼鮮活,這麼硬的石頭何以砌出如此曼妙的曲線。
走進陵墓內部,裡面只靠室外透入的陽光照明,鏤空的大理石屏風上鑲嵌著鑽石、貓眼、紅寶石和祖母綠等構成的圖案,內有二副白色的大理石石棺,雖嵌滿了各色寶石花卉,但卻是空石棺,而沙賈汗和芭奴的真正長眠地點是在地下另一土窖裡。陵墓四面各有形似壁龕的巨大拱門,配有透雕的大理石石扉。還有些小拱門,形如石雕窗戶。而陵墓前面的拱門門框上,用黑色的大理石條鑲嵌著《古蘭經》的經文:請心地純潔之人進入天堂。
在陵墓主體外二旁各有一座清真寺,以紅砂岩建築而成,頂部是清真寺典型的白色圓頂,而這二座清真寺的存在,是為了維護整座泰姬陵建築平衡效果,以達到整體的對稱之美。
在看過了長城,走過了布達拉宮之後,我覺得泰姬陵不是一切建築物中最莊嚴卓越的,但她卻絕對是最美麗的,當你拾級而上,傾聽著遙遠的誦經聲,駐神於幾乎透明的柔潤的白色大理石上的碉樓,你才會發現她的美麗。
在泰姬陵主體平台上看見的莫臥兒花園,中央噴泉二旁有平排的樹木把花園劃分成四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因為“4”字像征著伊斯蘭教的神聖和和平,水道二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據說分別像征生命和死亡。
泰姬陵後面的一側緊挨著雅木那河。晨霧中的雅木那河,給人一種蒙朧的感覺。
參觀完泰姬陵主體陵墓,我們沿著另外一條路線回到了正門口,隨著太陽越來越高,這時的泰姬陵和水中的倒影顯得更加純潔、靜穆和優美。
這時才得以仔細看看進來的正門,大門的建築做工精細,是莫臥兒王朝的典型建築。
走出大門時,最後望一眼那美麗的泰姬陵,這時的泰姬陵已經變成了白色,墓主人純潔而偉大的愛情深深感染了我們大家,相信我們也會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真正愛情。
出了正門以後,就是前庭花園。花園裡的建築和樹上隨處可見美麗的鸚鵡和各類鳥兒。就這樣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泰姬陵。

(~)
~
~
想看更多的照片請到我的博客:
:http://***/s/blog_4cb67ac80100crya.html
網易:http://blog.***/gzp_158/blog/static/42036632009210872718/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