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美麗的白鷺城,鼓浪嶼,雋秀的音樂島,我們來拉!
2008年12月29日清晨,我和親親老婆搭乘7:25的春秋航空遨游在萬頃藍天白雲之上,懷揣各位前輩心血彙集而成的攻略大全,准點到達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由於早上起得太早沒有胃口,這時候五髒廟開始翻騰了,看到”東方既白”,一碗香菇雞絲粥祭奠完畢總算安穩,走在別具海濱特色的候機樓外,頓覺神情氣爽,開始了我們廈門4日游。考慮回家的時間不想太晚,回程就訂的上航8:25的機票。
簡介行程安排如下:第一天:集美-鏊園;第二天:土樓一日游;第三天:鼓浪嶼;第四天:南普陀-廈大-環島路,宿:錦江之星(廈大店)
第三天:鼓浪嶼
12月31日——2008年的最後一天,老天也眷顧我們,不下雨,吹著和煦的小風,太陽公公偶爾也露一下笑臉。在這麼好的天氣下我們踏上了鼓浪嶼。從酒店到鼓浪嶼有好多部公交車,一律都是1元,隨便上了一輛車,不一會就到了。先在碼頭邊上遙望一下,不時有各種導游過來拉客,還有什麼快艇旅游的,我們一律不理睬,直接上了船。眾所周知去是不收錢的,回來要8 元一人,比黃埔江上的擺渡貴了,但誰讓人家是旅游區呢。我覺得沒必要加錢到第二層。因為時間非常短,也就是3分多鐘。看到的景色也差不多的.
上了島,我們買了聯票,80元一張,又在服務中心買了傳說中的手繪地圖,現在是10元一份哦。島上隨處都有各種導游在拉生意,當然被我們拒絕了。我覺得鼓浪嶼就是要自己悠閑地花時間去逛的,幻想自己是個迷路的孩子四處閑蕩,不經意處說不定會有意料之外的驚喜。
漫步在島上,這時才體會到“在鼓浪嶼的時間是用來浪費的”這句話的意思,路邊的一花一草,海邊的一沙一礫,都那麼有美感,風隨意吹過,耳邊覺得沙沙作響,仿佛萬物都在彈奏那動人心弦的鼓浪嶼之歌.
我們沿左岸往前走,先是去了皓月園,人少得可憐,登上高高聳立的鄭成功像,風狂大,眺望對岸景色倒還不錯。我們又去了毓園,參觀了人們敬佩的好大夫林巧稚。快中午時分,我們拐回龍頭路,吃了網上推薦的當歸牛肉面,10元一碗,味道不錯,份量太少了,還有就是老板的生意經算得太精了,有兩個小姑娘估計小吃吃多了,她們兩個人想只要一碗沙茶面,老板就說一碗不賣,除非加鹵料,兩個小姑娘足足加了10多塊錢的鴨肫、鴨腸等東東,老板才賣給她們。我們在龍頭路搜了大家力薦的魚丸店,葉氏麻糍,黃金香肉松。葉氏奶奶不苟言笑,伸手想拿個她掛邊上的小袋子裝一下都被她用筷子打回,說直接吃的是沒有袋子的,其實就是芝麻花生的雙釀團。賣肉脯的店面真的很小,但老板超大方,不厭其煩大片大片地讓大家猛試吃,當然生意興隆了。考慮到還要走好多路,我們打算返回廈門時再來一起購物.
飯後直奔日光岩,登高望遠,因為有點霧氣看不太清楚,真的是海天一色了,就是風那個大哦。然後我們直接坐纜車到了百鳥園,正巧趕上表演,主持小姐聲音真甜美,老婆一直重復那句“小Michael跳迪斯科”回味無窮,看著可愛的鳥兒表演各種花樣,感覺回到了童年。看客可隨意拿出紙幣舉高,小鳥便會飛來叼走,這些小鳥們非常聰明,小於5元的還一律不予理睬呢。在小雨中看了各種美麗的鳥兒,就是孔雀不肯開屏,怏怏走開卻正好趕上看了電影的最後一點點,感慨鼓浪嶼天風海濤的美.
出了百鳥園沿左邊的小路走穿過隧道直到海邊,愜意的坐在長椅上發呆,看著來往的行人,聽著海濤的聲音,看看時間不早了,哎,在鼓浪嶼的時間怎麼過的這麼快,怎麼總覺得不夠?!穿過鼓聲隧道,再走不久便找到了菽莊花園。園子的一部分是四十四橋,是觀海的好地方,然後去了鋼琴博物館,正巧碰上解說,感慨小小的鼓浪嶼竟出了這麼多音樂家,真不愧是音樂之島,我們在第二展廳還欣賞到不需人彈奏的鋼琴,是事先把樂譜調好,通過氣流就能發出動人的聲音,真奇妙。接著去了網友們提到的十二洞天,不費多少周折便把十二生肖全找齊了.
出了菽莊花園,我們打算去聯票上的最後一個景點—風琴博物館,這需要穿過大半個鼓浪嶼,這時發現我們買的手繪地圖還是有用的,直接選最近的路哦,地圖上的信息還是挺多的,留做紀念也不錯。一路上發現鼓浪嶼的民居也是這麼的美,老婆還擺POSE拍小院推門的照片,就是院子裡掛的衣服太煞風景,一路晃晃悠悠走到目的地,可惜人家早關門了。這可能是在鼓浪嶼的唯一遺憾的地方吧。途中看到有賣水果的小販,有粉粉紅紅的蓮霧,青青翠翠的棗子,都是3元一串。老婆所想嘗嘗這兒的蓮霧味道,結果有些澀,不甜水份也不多,比較失望。
轉頭又拐進龍頭路,買了肉脯,餡餅,魚干,直到把包撐滿。在書報亭寫好聯票上的明星片寄出去,買了回程船票,8元一人,出了碼頭過地道走一會就是中山路步行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毫不遜色於南京路,空氣中彌漫的都是食品的香味。我們一直走啊走,直到走完步行街,右轉坐上車直到華僑博物館,就到酒店休息了,交通很方便,很多很多公交車都到的。今天是2008年的最後一天,我們在美麗的廈門度過的08年最開心的一天!

(鄭成功威嚴鎮守)

(民宅)

(日光岩)

(登高俯視)

(鼓浪嶼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