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紀行

作者: 新科學家

導讀那天坐在家裡看《詠樂會》李詠采訪趙雅芝,我老公在一旁連連稱嘆,“為什麼大陸泱泱十億人口,居然就出不來一個趙雅芝這樣的。”我倒是有一番解釋:“這樣的女人,就是要中西合璧的。既保持了傳統的中國文化精神,又具有現代的、開放的、西化的、獨立的氣質。”除了香港,哪裡還有呢?所以,是香港這片特殊的土地成就了趙雅芝。這讓我想起新春期間去香港旅行 ...

那天坐在家裡看《詠樂會》李詠采訪趙雅芝,我老公在一旁連連稱嘆,“為什麼大陸泱泱十億人口,居然就出不來一個趙雅芝這樣的。”我倒是有一番解釋:“這樣的女人,就是要中西合璧的。既保持了傳統的中國文化精神,又具有現代的、開放的、西化的、獨立的氣質。”除了香港,哪裡還有呢?所以,是香港這片特殊的土地成就了趙雅芝。這讓我想起新春期間去香港旅行的經歷。在這次經歷當中,我充分體會到一個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當中的現代國民的優秀素質是怎樣的。這是我在香港的最大感觸。我們坐在從機場到迪斯尼樂園酒店的出租車上。司機很自然地扣好了安全帶。我老公問了一句:“我也要扣嗎?”“當然。都要扣上。”女司機的話不多,但是很干脆,不容置疑。我女兒和我坐在後面,我沒有上車扣安全帶的習慣,所以還是不扣。過了一會兒,女兒指指車上一個中英文對照的黃色提示標語:請扣好安全帶,否則將按違法處理,予以處罰雲雲。女兒悄聲說:“媽媽,你違法了。”這個帽子不小,下了我一身冷汗,連忙把安全帶扣好。老公問:“在香港,不系安全帶是罰客人還是罰司機。”“當然是罰客人。”“內地有些城市也會罰司機的。”“有沒有搞錯?”司機驚呼。“你都是大人了,十六歲以上就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啦,為什麼要罰司機呢?我們是法治社會。”我們都不說話了。挺不好意思的。香港人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法治社會而自豪。後來,我們充分領略到法治社會的香港人的素質真的很高。比如在迪斯尼樂園,大家都排隊等候,只有操上海江浙一帶口音(對不起,我分辨不出那些吳儂軟語的區別)的大媽們擠來擠去的。還有一個東北老鄉。(此前在一個博客上看到過類似的情節還不太能夠相信,這次是親身領教。)大陸游客很多,天南海北。操本地口音的人不但不會擠,還異常地安靜。讓你不得不發出慨嘆:“到底是香港人。”香港的出租車司機大多也很沉默,可能和他們的普通話不太好有關系。他們的普通話實在是讓人瘋狂。上車你說出要去的地方後他們就悶頭開車,到地方就說“到了”,然後,把錢數指給你看,因為出租車調價了,他們還要拿出一張出租車管理部門核發的漲價表,告訴你除計價器的錢數之外你還要加上多少錢。他們絕不會像北京的的哥們熱情洋溢地和你嘮嗑。一開始,我們這些話密的北京人還真有點不習慣。老公的話:“他們看上去都老實巴交的。”後來,我發覺這可能是他們都非常敬業,開車是他們的工作,工作的時候不能分心,盡管出租車司機的職業挺寂寞的,但是,這樣的職業要求他們具有少言寡欲的素質。香港人很熱情,我們問路,不論是年輕人還是上歲數的老人,都會很詳細地講解給我們聽。甚至,如果順路,還會帶上我們走一程。我們感到很親切。我們也和不同的店員、服務員打交道,他們沒有一般大都市裡人們的油滑,有的是一板一眼的認真,看不出多熱情,但是,絕沒有市儈的勢利,很平等的交流。人很覺得很舒服。回北京後,看到程乃珊的一篇文章就是說到香港人是如何辛苦地掙錢,有一個詞叫“搏到殘”,觸目驚心。想想也是,那樣一個高速旋轉的現代社會,那樣一個局促的生活空間,沒有一個堅強的意志力,沒有一股拼命的精神,是不會把那個彈丸之地建設得像模像樣的。那個在山上建起的海洋公園,真的充滿想像和樂趣,一定給了很多香港人快樂。我的香港觀感很膚淺,就是發現了一點香港人的可敬和可愛。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