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在飛來寺的崖邊指著下面告訴我們,雨崩就是要從下面的山路盡頭處開始徒步,翻過一座山後才能到達。

本來談包車的時候,小胡說司機不跟進雨崩的。但一直跟大家玩在一起,咱們怎麼會放過他呢?在大家的轟炸下,小胡最終屈服,答應跟我們一齊走。

咱們回扎西德吉吃完早飯,把大部分行李留在了飛來寺,就向那世外桃源進發了。
往西當的山路,兩旁的山都是光禿禿的,聽說礦產很豐富,要不是有後台還不能拿到開采權呢!
大概需要1個小時才到了西當村,村裡的路也不好走,很顛簸。有了虎跳峽的經驗,我決定保留體力,和青台、搖擺一起騎驢上山。其他人由小胡帶路,繼續徒步。
那裡的驢都是排隊的,基本上沒得選。到了村口已經碰到當天輪候的村民,他們聽說咱們要租三頭驢都非常高興。由於沒有預定,咱們在山腳等他們趕驢過來,又等他們吃完午飯,差不多等了一個小時,快12點才出發。所以,以後要騎驢的人最好還是在飛來寺叫客棧老板幫忙預訂,不用耗那些時間。不過,咱們就跟徒步先行的人時間就對上了。
村民都非常疼他們的驢子,都不讓咱們把背包背在身上去騎驢,一定要幫我們背著。當然,他們會要向我們要錢,價格視包包的大小而定。我的一個包加上騎驢子到埡口就要155。一路上,村民還像跟孩子一樣哄著他們的驢子,說什麼辛苦了,明天就讓你們好好的休息休息什麼的。呵呵!
其實這山也真的爬得不容易,路很陡,山道的坡度基本都在60度左右,特別是快到山頂的路就越陡。途中有碰到從雨崩勝利返回的驢友,也有撐不住而讓驢馱回來的MM。
上山共有三個休息站,到第一個休息站其實還行,路況也不錯。
第二休息站有個賣酥油茶和粑粑的小攤,粑粑很好吃。
山越爬越高,路也越來越泥濘了。由於前些日子下過雪,所以山上林中還鋪著雪,路邊依然有積雪,很難走。
咱們的驢友們就是強啊,一直都能保持在我們的前面。
15:00,終於到達海拔3700米的南宗埡口,這裡拉滿了經幡。騎驢的都在這裡下來了。在這裡追上了小肥羊她們,歐倆夫妻跟小胡當然已經走遠了。最佩服的就是小肥羊,雖然累得她每次都把腰彎得幾乎與地面垂直,但依然堅持前進

從這裡再走十幾分鐘就能到達埡口的休息站。在那裡充分休息,補充點紅牛,呵呵,然後就開始下山了。
下山的路沒有那麼多樹,一直看著雪山而下。
下山的路也很陡,有時走得停不下腳來,干脆就跑上一段

16:20,終於看到這隱身於雪山下的雨崩村了。
雨崩,位於梅裡雪山神女峰下,終年被卡瓦格博的妻子緬茨姆以及將軍峰所庇護。
雨崩村分為上下兩村,兩個村落頒在梅裡雪山下一片寬廣而狹長的山谷中,村子東北有緬茨姆、將軍峰等雪峰雄峙,西南被奔騰的瀾滄江割斷,與白馬雪山遙遙相望;下、下村之間落差近500米,典型的藏式建築與白塔、雪山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園林畫。
17:00, 到達雨崩,入住飄飄客棧,位於上下雨崩兩村之間的獨立小木樓,20元/人/晚。
住在這裡,咱們就能充分體驗村民的生活,因為這裡也是他們自己的家,這比到那些專為游客准備的藏民家訪要真實得多。
客棧有兩層,都是用木板隔開的小板房,房裡就只有兩到三張木板床,附上棉被,很簡陋。房內有盞燈,但其實到晚上只要那麼一點點的燈光,根本起不到照明的作用。咱們就在這裡過上一些原始的生活吧。
他們用的是太陽能的熱水,所以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下,熱水供應非常有限。設施也比較簡單,大家要有心理准備。但個人認為比住標間更能體驗生活!
山裡物資比較缺乏,咱們就有什麼吃什麼,把老板娘為我們准備的飯菜吃得干干淨淨。

晚上的雨崩靜悄悄的,滿天的繁星籠罩著整個村莊,月色為雪山添上一絲神秘的光芒。蟲兒在鳴、風聲嘯嘯,在靜謐中增添了活力。
大家今天都累了,就讓這天然的樂章伴隨著酣然入夢。
2008年4月24日
早上8點用完早餐後,就向那神瀑出發。
一出來就碰上了轉經的藏民。
由於我們住在兩村之間,所以要先往下雨崩走。走去下雨崩的一段路也是不容易啊,先下而下,還沒到村裡就把我們累得氣喘呼呼的。不過,有了虎跳峽的經驗,這裡已經是小兒科了。 半小時後到達下雨崩村,村不大,就十來戶人家,很快就穿過了村子,來到一片草地。這裡有一座白塔,神瀑客棧就在這裡。
白塔用磚砌成,外抹白灰,長寬高有一定的比例。塔的外觀由塔基、塔身、相輪、傘蓋、寶瓶等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邊再外凸的形狀,由上下兩層須彌座相疊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碩大的蓮瓣承托著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為十三重相輪,稱“十三天”,像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頂以傘蓋和寶瓶作結束,傘蓋四周或綴以流蘇與風鐸。
聽小胡說一個白塔的造價不菲,需要8至13萬,所以不是所有的村裡都能建上白塔,有的是捐建,有的則是村民湊錢而建。
剛開始是沿著小河逆水而上,路比較好走。十幾分鐘後經過河邊一個小石灘,那裡堆滿著人們祈福的馬尼堆。咱們當然也要參與一下。
隨著漸漸步入山中,路也開始陡峭起來。
山裡到處盛放的野杜鵑為我們加油!
10:30,穿出了樹林,眼前一片雪景令人精神一振!
所謂望山近時山亦遠,望山遠時山亦近,咱們離山腳還遠著呢,得沿著路一直向雪山挺進。
山對面有一冰川一直延伸下來。
11:00 終於雪山腳下,厚厚的積雪已經把前面的路給封了。根本無法走進去。
小胡不甘心,繼續跑上去看那邊還有沒有路,最後失望而回。咱們只能在此地遠眺神瀑了。
因為雪還沒開始融化,所以神瀑的水不大。
這裡積雪很深,不知是上一年雪崩留下來的痕跡還是今年雪災氣候所致,雪起碼有兩米以上。咱們爬上積雪玩雪、照相、滑雪。
然後在一旁休息並吃干糧,補充一下體力。值得提醒的是,因為在雪山跟前,這裡很冷,所以一定要帶上足夠的衣服,咱們的衣服也是從客棧一直背進來的。
然後找到人幫我們這幫“雲南瘋驢”來張大合照了!
充分休息後,咱們基本上是一鼓作氣走回去。大概1點40分回到了下雨崩的大草坪,整個行程用了五個多小時。大家坐在草坪上休息,幾乎想躺下來在青草上好好享受這午後的陽光。
休息夠的人就打算先回去了,喜歡的繼續留在那裡。分散的人群,意外就這樣發生了……
穿過了下雨崩村,我看到有處地方寫著“禁止攀岩”的木牌,便好奇地走過去看看。沒什麼發現,只覺得草綠花艷的一個地方挺漂亮的。抬頭望著山腰上的客棧,似乎已不遠了。
忽然間發現前後都沒有人,但因為大家都是分散地回去,而雨崩裡人就不多,所以我也沒在意,繼續地走,直到走到一個水溝前,擋住了近在眼前的客棧,無法上坡去,我才發現我走錯了,因為來時並沒有看到這個水溝。後當望望,發現我已經在山腰上,此時正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根據定向越野的經驗,原則上迷路的最佳方法是回到原地再尋找最佳路線。但是這麼辛苦爬上來,再爬回去我是一百個不願意。好像從上面傳來人聲,我就想這山路應該是會通的,孰不知那原理跟“望山近時山亦遠”的原理一樣,聲音不等於距離!
我一直沿著水溝往上走,漸漸地向山的另一邊走去,水溝是從山上的水管引水下來的,一直走上去就一邊是山澗,一邊是山坡。此時別說人,連狗都沒一只。林中的樹把陽光擋住了,山中有點暗,而雨崩是沒有任何手機信號的。
山中迷路不是第一次,但是第一次一個人,第一次沒有手機信號,第一次走了這麼久都沒碰到一個人……此刻真是有點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感覺

不過害怕只是一瞬間的事,因為轉念一想,這個大白天的,在這麼個民風純樸的地方能有什麼事呢?只要能走出去就是了!既然是有人引水下來,那麼上面應該有人。於是繼續往上走,不知多久了,終於遠遠地看到房子了。向著房子的方向走,到達了水管的源頭(下圖右下角),走進去就是一個村莊。
可惜呀,那些房子裡好像都沒有人,所以也沒問出什麼路來。只能延著小路往外走,還好走到了一條通往村外的路。慢慢走著,終於發現有些熟悉的建築物,是昨天進山時看到的小樓,我回來了!

清楚方向之後,很快回到了飄飄客棧,我的驢友們已經在四處找我了,因為我已經“失蹤”了近一個小時

。只因為我走了一條由下雨崩往上雨崩的山路。
此時14:50,大家都已經休息夠了,正在想有什麼可以打發時間。不知誰提議去冰湖,大家一致贊成。小胡直說我們是瘋子,哪有人一天要把雨崩和冰湖都走完的?!呵呵,走就是了。
回到我剛才到過的雨崩村,穿過村子,依然是建有白塔,然後一片寬闊的草坪。只是這邊的草坪樹更多,光禿禿的,提示著我們冬未醒。
路過的村民告訴我們,去冰湖的路被雪封住了,進不去。不過我們還是想走到哪算哪。
這邊的路比神瀑那邊的路泥濘很多,不好走。
剛開始進山就看見這些隨處倒下的大樹攔在路間。
必須走過這獨木橋才能繼續前往,腳下就是嘩嘩的小河。
越往上就越沒有路了,基本上能走的都叫路,必須自己找出來。或是彎腰穿過樹叢或攀爬上倒樹亂石繼續前往。
要不是有小胡帶路,早就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了。
大家都知道無法進入冰湖,但想能到達大本營都好。可是因為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而且這路也沒有的叢林中天黑了也不知怎麼走回去,所以咱們快到埡口的時候就決定回去了。雖然沒有完成全程,但一天走完雨崩和冰湖兩邊,這幫非瘋子莫屬。

那個登山的大本營和冰湖,給我一個再去的理由。而我們就繼續讓卡瓦格博訴說著她那傳奇的故事。
2008年4月25日
由於完成了冰湖的行程,今天就睡到自然醒,大家就准備翻山回去了。
9AM,老板早就為我和青台准備好了驢子,其他伙伴就繼續挑戰他們的體能。回程需105大元至埡口,而且老板幫我們背著包也沒有另外說要錢,山裡的就是多了那一份純樸。
由於我們把客棧裡的東西全吃光了

,所以老板要跟我們一起走出去,補充物質。所以啊,這裡面的飯菜價格還是很公道的。
跟老板娘合個影後,我們就開始回去了。回去的路比來時短,但是徒。只有歐倆小口子依然保持速度強勢,而小胡說怎麼也不能讓城裡的人跑得比他這個山裡人快,所以他們三個早就把大家遠遠拋離。
到達了埡口,我們就開始徒步下山。老板堅持幫我們把包背下山,真是辛苦他們了

13:50, 大家終於勝利歸來,回來西當溫泉。
回到飛來寺,大家都要好好梳洗一番。三天沒洗澡了

晚上繼續吃犛牛火鍋,然後到梅裡往事泡吧,並觀看91年登山的紀錄片,再次重溫雪山的傳奇。
雨崩,很難忘的經歷。累,但快樂著!
原文主要以圖片來介紹雨崩全程,請參照http://ml1kwivl.blog.***/blog/static/1792369920089141050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