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日

作者: 無拘無束真好

導讀寒假裡閑來無事。兒子吵著要我們兌現承諾去蘇州玩。看好天氣預報,去代售點買了來回蘇州的火車票,給兒子一個驚喜。去程是D406 (上海~南京),清晨5:45,小區門口的保安居然在上班時間睡覺,趕緊叫醒他開門,正好趕上申川專線。現在是春運的時候,往火車站方向出去的車子很空,售票員和駕駛員一直在觀察對面來的春運加班車,討論誰的班次賺了,誰跑虧了,車子開的 ...

寒假裡閑來無事。兒子吵著要我們兌現承諾去蘇州玩。看好天氣預報,去代售點買了來回蘇州的火車票,給兒子一個驚喜。去程是D406 (上海~南京),清晨5:45,小區門口的保安居然在上班時間睡覺,趕緊叫醒他開門,正好趕上申川專線。現在是春運的時候,往火車站方向出去的車子很空,售票員和駕駛員一直在觀察對面來的春運加班車,討論誰的班次賺了,誰跑虧了,車子開的慢吞吞的。一路晃悠,來到上海站已經是7:15,進站稍等片刻即開始檢票。動車的乘務員上班看似很省心,缺少主動服務。7:53發車,經停昆山,8:29准點來到蘇州站,下來好多人,走了老長一段路才出得站台。不理睬過來拉客的陌生人,出租車排隊處直接上車前往虎丘。聽得司機的吳儂軟語,和蘇州的距離一下子近了起來。轉眼就到虎丘景區南門口,12元車費。虎丘在蘇州城的西北,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盛贊“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們平時所稱的虎丘,其實名應該叫做“雲岩禪寺”。出城先見塔,入寺始登山。沿著山路上去,借助於所趁的旅游團導游,從斷梁殿,憨憨泉,到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聽到了許多的動人傳說。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之地。相傳因入葬時把其生前喜愛的“扁渚”、“魚腸”等金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墓裡,所以取名為劍池。篆文“劍池”二字到底是王羲之所書,還是顏真卿的真跡就不得而知。虎丘十八景首推山頂“雲岩寺塔”,俗稱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 1956年還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等罕見的藝術珍品。現在我們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由於地基的原因,塔身於400年前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古老蘇州的像征下山的時候走了小路,看到了很多含苞欲放的腊梅,紅的,黃的,全都綻放的時候應該是很美麗的。出景區的路兩邊都是紀念品售賣處,都是些普通的小玩意,貴的買不起,小的又嫌做工粗糙,最嚇人的就是十元五條的真絲方巾。空手出來,到綠楊餛飩嘗了一碗最受歡迎的蝦肉餛飩,味道還真不錯哎。打車到寒山寺10元。寒山寺位於閶門外楓橋鎮,現為佛教活動場所。唐詩人張繼途經楓橋,寫下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名句,從此詩韻鐘聲千古傳頌。讓寒山寺名揚中外。每到新年,人們都有到寒山寺聽鐘聲,以拋棄煩惱憂愁的習俗。 寒山寺古時又稱楓橋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舊名妙普明塔院。相傳因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從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更名為寒山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建於寺後逾42米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普明寶塔”落成,成為楓橋景區的標志性建築。在來的路上,駕駛員就不停地給我們潑冷水說:到了蘇州不去寒山寺會後悔,去了寒山寺會更加後悔。我小學六年級的暑假裡去過一次,現在都沒有印像了,只記得那裡有很多金光閃閃的羅漢,這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事後證明如果到寒山寺是去燒香的話,那麼心誠則靈;如果是去看景色的,那麼會毫無收獲。每個人花了20元買了一張非常大的門票進寺,寺內香火旺盛,人流如梭。捐了稍許香油錢,拜謁各路神仙大佛祈求平安。日本大概也有一個寒山寺,所以發現這裡的日本游客蠻多的。在羅漢堂裡有一塊碑上全是日本友人的名字。好奇地去撞了三下鐘(5元),本來想慢慢來的,結果因為排隊的人太多,只能草草了事。還爬上了寶塔(只能上一層)。樓梯口煞有介事地豎著警示牌,一次只能上20人,然而實際情況是人擠得不得了,上下不得。走在木梯上真害怕它經歷了這麼多年來的風雨,不能承受這份盛情。回到寺外,正對門口高高跨在河上的是江楓橋而非楓橋,管理者將楓橋圍了起來,從外面是無法看到的,只能掏錢做冤大頭嘍。從東路走,進了景區就是有名的鐵嶺關,又稱楓橋敵樓,始建於明嘉靖時期。那是倭寇不斷騷擾江南一帶,蘇州軍民為保衛蘇城,加強楓橋至閶門一帶的防衛,建起鐵鈴關,現為蘇州僅存的明代軍民抗擊倭寇的遺跡。蘇州楓橋是一座半圓形單孔石拱橋,此橋最晚在唐朝前期就有了,現在所見的橋梁是1985年重修的。走在楓橋上,卻無法體會當時張繼作詩時的那份情意,不知道到了晚上是否會生成哪一種意境?倒是楓橋古鎮裡的內容,對於兒子還有一些開闊眼界的作用。一針一線的刺繡,讓孩子十分好奇;高高的當鋪櫃台,讓他稍稍了解一下一個人在無錢可用只能典當時的無奈,煞有介事地模仿賬房先生撥動一下一顆顆的算珠;米店裡的米鬥,舂米的家什,讓他忍不住上手動一下。至於楓橋古鎮發展史陳列館,也吸引了他很長時間的駐足。


(張繼詩中的楓橋)



(楓橋古鎮裡的當鋪)

(這是什麼?)

離開楓橋,費了一些時間打車前往市中心的觀前街,好像比上海的南京路還要多人。如同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北京的天橋,因為玄妙觀的原因,觀前街成了一個集商業、娛樂、飲食、文化於一處的大眾消遣場所。

在麥當勞稍微休息了一下,挑了幾家店鋪稍稍轉了幾圈,趕緊前往獅子林,去看那傳說中的假山。獅子林始建於元代。那時候有位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他的弟子們為他建了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於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岩,所以取名“師子林”來紀念自已的師傅;又因園內多怪石,形如獅子,也叫“獅子林”。獅子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園中出名的有九獅峰和假山。九獅峰據說是九頭並立的石獅,有點神似。假山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為旱假山,西為水假山。整座假山像一座曲折迷離的大迷宮,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我們在洞中穿行,一會兒上下,一會兒左右,給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趣味。可惜游客實在太多,在穿假山的時候老是發生“撞車”的情況,路實在十太窄了。乾隆皇帝曾經六游獅子林,真趣亭內藍底金字“真趣”匾額就是乾隆游獅子林時所題。他還下令在北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了兩座獅子林。可見當年帝皇對獅子林情有獨鐘。石舫也不錯。池西的問梅閣前梅花數株,閣檐之旁疊石引水築人工瀑布,可以看到飛瀑三疊而下。

(獅子林的假山)出門選擇了到蘇州博物館去,主要是因為它是免費的。好多的人啊,排了一個長蛇陣,只能一批人進去,拿好票子,過安檢,收票子,再放後面一批。從外面看,蘇州博物館的建築是帶有一股江南民居氣息的。不過到了裡面,就覺得裡面非常地悶,使得我們在匆匆看了幾個關於字畫、鼎的陳列之後,就匆匆逃離,來到外面的水景。呼吸到新鮮空氣,人一下子舒服了不少。再就是看了看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些歷史陳列資料。看看時間下午四點,出租車好難找,還碰上一輛拒載。回到觀前步行一條街,也稱肯德基一條街。這裡有很多聽過的老字號:采芝齋,黃天源,瑞夫祥等。老婆花了好多時間在瑞蚨祥買了幾條中意的絲綢圍巾,之後買的一袋“葉受和”的麻餅也很不錯的。兒子想買個玩具,偌大的一條街居然找不到賣的地方。後來還是在太監弄上的蘇州人民商廈,挑到了一個相對比較便宜的東東,那裡玩具的價格比上海還要貴。商城內滿場都掛著“滿600送600”的橫幅。可惜對我們過路客沒有吸引力。找店家吃了一些點心,幸虧早一點前往火車站,在路上發生了嚴重的堵車。經過了北寺塔(俗稱不是塔),還經過了平門橋,發現在燈光的映襯之中蠻漂亮的。19:25,蘇州到杭州的D475悄無聲息的准點發車,我們回家了。


(蘇州新博物館的水景)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