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可能是地域差距比較大吧,我們對廈門的飲食基本不大適應,而且又帶著孩子,所以在廈門還去了好幾次KFC。去過的地方逐一點評如下:
大同鴨肉粥:有很多分店,我們住的錦江之星廈門大學店附近就有一家,粥是米和水比較分明的那種,裡面可以加各種料,我喜歡吃鴨胗和魷魚,就加了這兩種,又要了油條,覺得還不錯。
鳳緣外婆家:因為要坐去日月谷的班車,就去了輪渡這家,吃完在門口正好坐車去日月谷。環境不錯,我們去的時候還坐了靠海的位置,點了一個豆角,一個羊排,一個鳳尾蝦,一個皇後豆腐,口味覺得沒什麼太特別的,就是一般的泰國菜,孩子們還喝了兩種果汁,結帳時發現消費也不是很貴,200多元。
SM廣場美食城:很多大城市都有類似地方,就是在商場的頂樓一個吃飯的地方,各地風味都有,但這裡廈門本土的小吃多一些。我覺得燒仙草很好吃,還可以配各種水果。在那裡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土筍凍,覺得像是蟲子化石,猶豫半天,實在不敢下嘴,放棄了。
歡歡沙茶面:也是錦江之星附近,也有攻略提到過,就去吃了一次,味道也覺得一般。
鷺江賓館觀海廳:吃的晚茶,點了蝦餃,越南牛肉卷,雙皮奶,蒸鳳爪,人均消費約40,和普通的廣式晚茶差不多,味道還不錯,女兒喜歡吃蝦餃,點了兩籠,都吃了。
黃則和花生湯:裡面有很多種小吃,我們是吃完飯去的,就點了一碗花生湯,2元一碗,碗比KFC芙蓉鮮蔬湯的碗略小一點,味道麼,有點像八寶粥,只是把八寶粥裡的各種米換成了花生,花生燉得很爛。
錦江之星餐廳:在裡面吃了一次早餐,我們訂的房間是不含早的,15元一位,品種不是很多,但是很干淨,有普通的粥和面包,黃油,果醬,鹹菜等,也有當地特色的叉燒包,還有孩子喜歡的水果和酸奶,性價比還不錯,不過不知為什麼,沒有牛奶。
鼓浪嶼小吃:
黃則和分店的海蠣餅很好吃,尤其是配上那個酸酸甜甜的辣椒醬,經過向炸海蠣餅的老板打聽得知,叫陳有香(音)辣椒醬,只在廈門第八市場有賣,超市沒有賣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葉氏麻糍:好像是年糕包餡再滾上黑芝麻,像是北京小吃驢打滾和艾窩窩的結合品,味道不錯,孩子們喜歡吃,只是吃完每個人嘴上都有一圈小黑胡子,呵呵。
魚丸:我們去的那天想著只是隨意走走,忘帶攻略了,打聽著去了一家原巷口魚丸店,覺得味道不錯,回來看攻略才知道應該去龍頭路或是泉州路的魚丸店,後來從龍頭路那家門口經過,發現攻略說的果然不錯,門口很多人,好像很多還是當地人,扶老攜幼地在那裡吃得很香。
馬拉桑:傳說中的現榨果汁店,就在龍頭路魚丸店隔壁,兩過其門,覺得不買點什麼實在對不起自己,要了一杯橙汁,5元,當面現榨的,他榨果汁的時候我在照相,沒太注意,大約用了兩三個橙子才榨出來的吧,果然很好喝,一點也不酸,還有草莓汁等多種果汁。
特香包:一家面包店,好像是連鎖的,廈門滿大街都能見到它,面包味道不錯。
Babycat 御餅屋:不知為什麼叫御餅,是不是皇上吃過的?我們無意中看到的,進去發現就是攻略中提到的老店,有一只可愛的小懶貓,懶懶地趴在凳子上,孩子們都好奇地摸了摸它,它一點反應也沒有,溫柔得很。我們先買了幾個餡餅嘗了嘗,覺得都是甜甜軟軟的,味道不錯,就訂了十幾盒第二天去拿,第二天想想不夠,又追加了幾盒。
黃勝記肉脯:就是傳說中門臉最小的那家,白天去門口總有人在排隊,我們是晚上去的,一個長得像朱智薰的帥哥揮著剪刀剪了一塊又一塊給我們嘗,嘗得我們都快飽了,在他家也買了二十多袋各式肉松肉脯肉干。
蓮霧:鼓浪嶼上隨處有阿姨挑擔在賣,2元一串,3個,顏色很好看,買了一串,果然是傳說中的“酸死人不償命”,女兒形容為“酸死我了”。
另外還要提一下KFC和M,廈門滿大街都是,甚至地鼓浪嶼上也有,還在一棟樓裡,一樓是K,二樓是M。在去到一個新地方,吃不慣當地飲食的情況下,這兩家是安全和穩定的選擇,所謂安全穩定,是指比較干淨,不會宰客,而且在你去之前就預料到它是什麼味道了,當然,安穩之下,也少了很多樂趣。要不是帶著孩子,我可能不會數次光顧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