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寒食遺跡(哀號坡)

作者: 李氏、千金

導讀哀號坡哀號坡位於介公嶺山腳下。史載介之推跟隨晉文公出亡19年,曾割股啖君。文公返國後封賞功臣,“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偕母歸隱綿山。文公為迫使其出山,竟三面舉火。而介之推寧肯燒死也不改初衷,母子相抱被焚於大柳樹下。晉文公面對枯木余煙,不禁頓足哀嚎。隨從們爭相效法,哀嚎坡之名即由來於此。屈原《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 ...

哀號坡哀號坡位於介公嶺山腳下。史載介之推跟隨晉文公出亡19年,曾割股啖君。文公返國後封賞功臣,“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偕母歸隱綿山。文公為迫使其出山,竟三面舉火。而介之推寧肯燒死也不改初衷,母子相抱被焚於大柳樹下。晉文公面對枯木余煙,不禁頓足哀嚎。隨從們爭相效法,哀嚎坡之名即由來於此。屈原《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游;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可謂這段歷史的生動記述。



(··)



(··)



(····)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