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12個月平均氣溫:1月6.7度、2月7.8度、3月11.0度、4月13.6度、5月16.5度、6月18.2度、7月17.8度、8月17.2度、9月16.6度、10月12.5度、11月9.0度、12月7.0度。
曾經出現過的極端低溫是-7度,而極端高溫是30度。但一般冬季是最低-2度,夏季最高溫25度左右。溫差較大,早晚氣溫較低,白天太陽出來後就會升高。冬季白天也可以達到17度左右,而夏季晚上則也可能降至15度左右。
到麗江來的方式:
飛機
1、從上海、廣州、深圳每天都有到麗江的直飛。
2、從重慶每周1、3、5、7四天的直飛。
3、從成都每周2、5有直飛。
4、從西雙版納每天有飛機到麗江。
5、從全國各地到昆明,從昆明轉機。
6、從昆明到香格裡拉(中甸),然後改乘汽車。
火車:
只有到昆明或者大理的。全國各地到四川攀枝花。
汽車:
1、坐火車、高快客、巴士到大理,轉車(高快客或巴士)到麗江。
2、坐高快客、巴士直接到麗江。
3、從攀枝花乘大巴到麗江。
特別提示:如果坐夜班臥鋪車,請注意帶的物品。隨時有人上下,可能會發生遺失。
景區:
麗江大的景區包括: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老君山、虎跳峽、寶山石頭城、拉市海、黎明。
吃在麗江:
麗江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說起吃當然無法與兩千多年前就開始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珍”的漢族相提並論。但有些特色值得一嘗。
待客最有名的稱“三滴水”,據說當年木氏木司招待徐霞客用了“大三滴水”,共計108道菜,但我以為這大多數是學漢族的,不說也罷。
還是說常吃的吧。就是旅游中應該嘗嘗的。
麗江粑粑:有民諺:麗江粑粑鶴慶酒。可見麗江粑粑在麗江傳統飲食中的地位。有鹹甜兩種。但一般食肆中賣的大多是踅來的。比較好的一家在七一街崇仁巷,過萬子橋向東五十步左右,選材精細,現做現賣。
特別提醒:減肥中的MM以四人以上合嘗一個為宜:)。
火腿及腌肉:為腌制後自然風干之物,色香味具佳。宜蒸、煮而食。火腿與當地土雞合煮的火鍋稱“火腿雞”,值得一嘗。
雞豆涼粉:用產於高寒山區的一種極小的豆類——雞豆做成,色灰。可涼拌、煎後涼拌、直接食用未凝結的膠狀物(熱涼粉)。後者在大石橋順水而下第一座小橋處有賣,就著水燜粑粑而食,十分過癮。
米灌腸:以糯米、大米、生豬血混合後灌入豬腸,蒸熟即成,一般采用煎食。
酥油茶:有鹹甜兩種,但傳統吃法是鹹的,甜的是為了適應旅游而發展出來的。
乳餅、乳扇:煎炸而成。乳餅吃時散上少許白糖粉。
冰粉涼宵(蝦):在四方街有賣。一種小吃。
腊排骨火鍋:是用腌制後風干的排骨煮的火鍋,風味相當宜人。在新城中有許多家,比較好的一家在像山市場內。可打的前往,市內起步價是6元,也可以在百信商場前乘8路車前往。人多的那家就是好的。但一般建議都是冬春季享受用。
洋芋雞:估計是川味改制後的產物。但采用麗江高寒山區“太安”的洋芋,味道不錯。
另外一些吃處集中在新城七星街內。
古城中的食館主要以納西風味為主,因了前面所說的少數民族的原因,一般兩天左右就吃不到什麼新奇的玩意了。
其他各種風味在麗江一般都可以找到。好辣者可以去古城中的宜賓面館吃到較好的川味面條。過橋米線則在新城福慧路一帶可以吃到比較正宗的。回族朋友可以在古城東河旁找到一家“哈記牛肉館”,新城亦有多家,如在西安街、七星街、黑龍潭前。
住在麗江:
麗江目前賓館、酒店、招待所、客棧林立,接待能力已經超過兩萬個床位。
賓館、酒店、招待所一般都在新城內,從五星到無星都有。一標的價格是二星:110元,三星180元(最低價),可以以此做為參考價推算其他級別的。
客棧一般都在古城內。價格一般以一個床位計算,15至20元是基礎價,旺季一般都會上浮。古城中的客棧一般都沒有獨立衛生設施,一般采取公用的方式。這是囿於以前麗江古城居民沒有獨立的排污方法而不得已為之,在四個月前完工的古城內的排污管重新完善,幾乎所有的院子都有排污管接到總管中了。所以,當這次我去踩點時發現許多家客棧都在進行普改標的工程,估計以後古城內的很多客棧都會有標間──簡易的那種,但價格可能也隨之上揚吧。
行在麗江:
麗江古城完全是步行街。行在古城就變得沒什麼可以說的。但走得累了似乎沒有可以休息的地方。所以提示一下:可以到路旁的各類吧中坐坐,喝杯茶什麼的;或者是找個店進去與店主聊天,即使不買東西也不必要有心理負擔;再者就是走得太深,已經沒有商業的味道,那就進入某個居民的院落內,和他們聊天——幸好人民友好,至不濟的方法是坐在房子的石階上。但別坐在門檻上,更不可站在其上,納西人不允許這麼做的。
特別提示:如果你覺得自己迷路了,可以詢問當地居民。另一個竅門是記住:順水入城,逆水出城。
玉龍山景區:有七路車可以到達。起點站是紅太陽廣場旁前,票價8元,進山門票(40元)另算。如果人夠多,可以選擇一日五景(白水河、干海子、雪山、白沙壁畫、雲杉坪)的方式,包車前往。價格一般是120左右。
老君山景區:受季節、交通限制較多,自駕車方便前往。
虎跳峽:適合徒步者。從上游開始走的話,坐到中甸的車,橋頭下。從下游走的可以乘到大具的車。到此一游都可以包車前往,順便在回來途中看看“長江第一彎”。
寶山古頭城:每天早晨在黑龍潭前不過橋左轉前三十米處的“古頭城小吃”處有車。但這種車會在出發前根據鄉人的電話,城內各個農貿市場轉上半天,此時千萬別覺得太煩啊,因為他們不單是為游客服務的,鄉親的召喚相當重要的嘛。
黎明:有到黎明鄉的班車可乘。
拉市海:可以在忠義農貿市場找到帶小貨鬥的客貨兩用車。車窗上夾著“海南”或者“海北”紙牌的,隨時出發。每人兩到三元。
白沙:到金甲農貿市場乘到白沙的車。車窗上夾著“白沙”紙牌的,隨時出發每人兩元
束河:到福慧農貿市場乘到“龍泉寺”的車。車窗上夾著“龍泉寺”紙牌的,隨時出發,每人兩元
游在麗江:
古城面積3.8平方公裡。常用的入口在北面的玉河橋,有四條路可以進入古城,三條是順水的。另一常用的在西南面,那裡靠近客運站。
對於古城來說,沒有什麼地方是必須去的,但同時也沒有什麼地方是不必要去的。登上位於城西邊的獅子山,可以鳥瞰古城全貌;坐在河邊有無數的酒吧可以讓你泡得渾渾噩噩;多向深處走走(別擔心迷路),可以讓你遠離商業,靠近古城;到納西居民的院落聊天也許會有收獲;黎明即起可以讓你帶走一些好片子;夏天,在河中趟水,讓其他游客看你,而你裝做無所謂。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古樂表演:古樂宮由宣科主持,表演以洞經音樂為主;東巴宮則以東巴音樂和舞蹈為主。
在古城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幾十天。可以感受一點生活在別處的感覺。
束河:是一個小村莊,十分寧靜,沒有商業味,後水極亮。更適合發呆。
拉市海:最適合的季節是候鳥來越冬的時候。可以到湖邊漁民家中吃頓鯽漁,絕對不會失望。
玉龍雪山:常年積雪。景區內有三條索道,分別可以到達冰塔林、雲杉坪、犛牛坪。冰塔林海拔4600米。
老君山:有號稱“九十九龍潭”的高原湖泊,有百裡杜鵑林。但季節以5—9月比較合適。
虎跳峽:到此一游者可以通過新修的棧道到達“上虎跳”。一般選用徒步方式,是目前國內較成熟的一條徒步線路。有高路和低路之分,體力一般者可以選用低路。
寶山石頭城:稱為建在巨石上的古城,這是一座和麗江古城風韻大異的古城,雖然它們年齡相若(石城比古城稍晚,建於元朝初年,但當它成氣候時,古城還剛起步),雖然它們都是納西人的家園。
黎明:適合自助旅行者。有國內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可以觀供觀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麗江,每個到過的人都在說不同的麗江,還是自己看看再說吧。
麗江古城客棧
旅行,是對一個地方進行的丈量,有時用腳,更多的時候是用心。
旅行,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種生活在別處的感覺,這一點對於自助者更是。
於是,生活所必須的“住”就提到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當然你會有睡袋,但是,在麗江,特別是古城,你不需要睡袋,納西人開在古城每個小巷角落裡的客棧可以讓你感覺到溫暖。
說起古城的客棧,還得提到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主要有三條線路:即青藏線、滇藏線和川藏線。它們都擔負了連接藏地與漢地的任務。
麗江就是滇藏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集鎮。甚至說是最重要的一個集鎮也不過份。
早先,滇西北險峻的山路上,馬幫是這裡唯一的運輸工具。騾馬運出藥材、牲畜,換回亞熱帶絲綢、茶葉。從唐朝開始,滇藏線茶馬古道出現了。這條古道在雲南的起點就是唐朝時期南詔政權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大理、麗江、中甸(香格裡拉)、阿墩子(德欽)是這條線路上十分重要的樞紐和市場。滇藏線所運輸的“茶”,以雲南普洱的茶葉為主,也有來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葉。
麗江古城因其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最重要的一個休整的地方──西進苦寒藏地,時間在三個月以上,在此將物資、給養准備好是必須的;入內地前,三個多月的苦寒生活,必須在此溫暖的地方休整一下了──這才會成為物資的集散地。而納西族又比較善於與漢、藏交流。因了這個原因,麗江古城做為馬幫物資的集散地,馬幫所需要的一切就得發展。
翻越過雪山的疲憊的馬幫,豁然看到睡臥在金沙江臂彎裡的麗江壩子,該歇歇腳了。幾乎大部分的古城人都在為這些馬幫們竭盡所能地提供著各種服務。
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提供住宿:各地來麗江的馬幫,常常以籍貫所屬,習慣性地聚集在不同的街巷裡。雙善街(位於今新華街)就是藏族馬幫最喜歡落腳的地方(其中有著名的“玉龍旅馬店”),大理來的行商住在一個叫“建洛閣”(即今現文巷)的巷子裡(納西語裡將大理稱為“建洛”)。興仁街(今五一街上)落腳的行商大多為四川馬幫(“老龔店”和“吉慶店”)。
解放以後,交通逐漸通達,除了那些極為偏僻的山區,馬幫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代之的是其他的交通工具。為馬幫服務的一切都消逝在歷史的煙雲中。
不過,馬幫走了,但行者永遠不會消逝,在某時某刻他以另外的姿態重新回到現實。
旅行,是一種江湖生活。
行者需要安睡,為明天的行程保養透支的體力。
於是,客棧在古城內欣然開放,那麼的燦爛。
據完全的統計,古城內有客棧136家。為了找全這些客棧,我在古城內大街小巷內暴走了十個多小時。現在,可以將每一個客棧的資料附在後面。絕大多數可以電話預定,或者在你到達麗江的時候,給他們電話,讓他們來接你入住。雖然平時有不需要這多,但是在黃金周,可能會幫助你找到滿意的地方。
麗江的客棧,大多數價格都不是特別高。淡季的時候,一般是一床15-20元,旺季會漲到60元以上。現在多了些標間,旺季、特別是黃金周的時候,價格可謂高昂,幸好,自助者一般不需要標間的。
前兩年的時候,古城內的客棧基本都是納西住家自己經營的,但我這次重新踩點的結果卻發現,60%的客棧已經被主人租給了外地人。如果只是睡個覺,那當然沒有什麼,但是,麗江古城與別的地方不太相同的一點是它的文化,而文化總是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只有認真體驗,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納西文化對納西人的生活的影響程度。而這種感受,在開著的店裡,在街上走著的人身上,是不太容易體會到的。而客棧就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途徑,朝夕相處,同食同住,和那些有一定經歷的納西主人聊天,肯定會得到你在書中看不到的東西。聽君一席話,勝讀萬言書啊。
很多的好客棧都有著極大的院落,這都是有一定年份的東西。隨處都有可以吸引你目光的物什,也許那是主人家毫不在意的東西。那大而向陽的院子,那擺在院中的桌子、椅子,那跑跳不已的小狗、小貓,在令人昏昏欲睡的陽光下,你完全忘了來自何處,忘了所為何來,這是多麼令人欣喜的快樂啊。而這,其實只是納西人生活一部份罷了。甚至你可以和主人打盤麻將,因為這東西超級簡單,正好用來混日子。
於是。我覺得有必要推薦幾個比較好的客棧,他們滿足“老房子、大院子、好主人、有經歷”這幾個我以為必須具備的條件。雖然他們大多不在所謂的中心區──即目前古城四方街一帶的過度開發範圍內──甚至有些在偏僻的小巷內,很多時候可能錯過,這顯然十分可惜。畢竟麗江這麼邊遠,來一趟也不是那麼容易。
自由生活驛棧推薦理由:很好的位置,就在木府附近,離四方街非常不遠不近,鬧中取靜,慢慢逛街過去不到10分鐘就可以走到。
這裡有我在麗江最喜歡的一個院子,用一個詞形容——舒服。本來在納西民居中,院子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清晨的陽光灑進院子,淡淡的光圈,一點點暈開,照在廂房門上,顯出橘色的優美。天空湛藍,有大朵的流雲飄過。幾個客人收拾妥當,背著包出去了。清晨的陽光客棧安靜極了,只有客棧小妹一個人在安靜地打掃院子——這是在許多人筆下自由生活驛棧最溫暖的一個畫面。
自由生活驛棧比較大,有一個無比安逸的大院子,冬日的陽光裡,天空很藍,你可以在自由生活驛棧裡曬太陽,什麼都不想——在許多驢友之間,這也是在麗江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體驗,他們選擇自由生活驛棧,就是為了來這裡曬太陽。
硬件評價:對於許多驢友來說,在旅途中上網是必須的事情。很幸運,在自由生活驛棧,無線網絡很方便,還可以免費上網,刻錄光盤,制作CD。同時,驢友們還需要一個干淨舒適的環境以及貼心的服務,這裡的掌櫃都能很好做到想客人所想,也許,也是因為這裡年輕的掌櫃本身就是一個愛好戶外的驢友吧。
客棧裡還有廚房、冰箱,很干淨,可以自己動手做菜。還提供自助洗衣。
地址:古城光義街忠義巷125號
電話:0888-5185778 13578489240
祥和院客棧:光義街忠義60號,電話:0888-5125743,主人:趙毅興(請看本地圖的右下角)
位於古城的西南面,與中心區四方街是十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從北邊通常入城處進來顯得有點難找。但的從客運站、或者機場方向來的話,距離就十分近。就在軍分區旁的巷道中可以進來。你也可以給他們一個電話,告訴你所在的位置,請他們過來接你,他們很樂意這麼做的。
這是一個極為典型的納西四合五天井的院落,房子有近一百年歷史,窗子的雕花為傳統的“壽字”,二樓有傳統建築中的美人靠,熱天在上面靠著看看書是不錯的選擇。天井十分規整,花草葳蕤,還有小狗、小貓在庸懶地瞌睡或者快樂的玩耍。
主人姓趙,一般的住客都稱他為趙叔,原來在德欽工作,退休後用自家的院落開了客棧,由於受的教育和工作經歷,對古城掌故及滇西北一帶的風士人情有著極為深刻的了解,和他聊天絕對是一種享受。於是,他的客棧通過曾經入住過的客人的口口相傳、推薦,成了自助者入住古城內客棧重要選擇。
高客客棧:地址:五一街中段13號,電話:5120568、13988846960。主人:習阿姨。
過大石橋往東,就是五一街了,五一街在納西話中諧音就是“高客”,這是一條比較僻靜的街道,雖然離四方街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卻顯出異樣的遠離繁華的清靜,整條長達近1000米的街道,包括許多的小巷都沒有任何一家與旅游相關的工藝品店,只有少數有幾家客棧隱藏在其中。而“高客”這個客棧就在經過五一街的東河小橋向東南行二十步的小巷中。高客的客棧名寫在街上的牆上,依然不是那麼醒目。
高客的院子不錯,只是有了地震後翻修的痕跡,古的感覺不是那麼徹底,但很向陽,又離四方街很近,有點“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古意。
男主人是姓楊的,是解放前麗江的名士“楊超然”的後裔,女主人姓習,是早年古城四大家族──習、王、李、賴──中習家的旁枝。並且兩人早年都在外面受過高等教育,畢業後一直在麗江工作,一直生活在古城中。現在退休在家了。因了這些,和他們聊天,真是很舒服的事。
余家花園客棧:光義街光碧巷3號,電話:0888-5126330,主人:余熙逵。
三眼井客棧:光義街光碧巷58號,電話:0888-5125790,主人:和麗芳。
牛家大院客棧:新義街密士巷14號,電話:0888-5182253,主人:牛先生。
阿全客棧:光義街金星巷22號,電話:0888-5124238,主人:楊耀全。
方正客棧:新義街積善巷28號,電話:0888-5125857,主人:方寶初。
玉水客店:新義街積善巷25號,電話:0888-5124560,主人:桑記。
激沙沙一流居:七一街興文巷74號,電話:0888-5185617,主人:李實。
這幾家客棧各有特點,但都是納西人自己經營的,他們的住家也在裡面。
余家花園、三眼井、牛家大院的上輩都是古城中的旺族,留下的院子在古城建築中都是數得上號的,也都是一進兩院式,每院又都有其特點。
而自由生活驛站的主人是兩個個年輕人,與自助游客的關系很是密切,他的客棧也就顯得別且番風味,院子非常大,說是兩個院子連著一個院子,非常舒服,適合年輕人 電話:0888—5185778 13578489240。
方正客棧的主人是麗江書香門弟“方家”的六公子,原來是做林業的,麗江所有的山水都了如指掌,這對自助游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資源
玉水客店幾乎是麗江改革開放後麗江的第一家客店。
激沙沙一流居極有特點,古城的水居然是從他家的灶膛下流過的,而主人愛好的是對自助客極的吸引力的“鷹獵”,如果是九月到次年三月期間住在他那兒,肯定會有機會和他一起去放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