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自駕環湖記

作者: Joeydongdong

導讀游青海湖,怎樣在2個選項中做出選擇需要想一想。選擇一:觀鳥為主,那麼最好是4-5月去,那時候是鳥兒的繁殖季節,會在鳥島看到成千上萬只鳥,非常壯觀; 選擇二:賞景為主,那麼最好是7月下旬過去,這時候是油菜花爛漫的季節,黃色的油菜花搭配藍色的大海,絢爛奪目。 我是個貪心的人,魚和熊掌想要兼得,琢磨了半天還是采用第二種方案,因為7月份的青海湖氣候 ...

游青海湖,怎樣在2個選項中做出選擇需要想一想。選擇一:觀鳥為主,那麼最好是4-5月去,那時候是鳥兒的繁殖季節,會在鳥島看到成千上萬只鳥,非常壯觀;

選擇二:賞景為主,那麼最好是7月下旬過去,這時候是油菜花爛漫的季節,黃色的油菜花搭配藍色的大海,絢爛奪目。

我是個貪心的人,魚和熊掌想要兼得,琢磨了半天還是采用第二種方案,因為7月份的青海湖氣候合適,這時候鳥兒們並沒有遷徙,而是滯留在湖畔的各個地方,細心找的話還是能看到很多的,所以我的行程目標很快就定下來了:邊賞景,邊找鳥兒。

再啰嗦一句:如果這時候去,最好提前訂酒店,因為正趕上環湖賽,湖畔的鳥島賓館也許房間緊張。

穿的衣服呢,要准備得有層次一點,尤其鳥島附近是小氣候,陰晴不定,溫差很大,短袖或長袖+一件薄外套,如果早晚有活動的話,最好備一件帶抓絨的厚衝鋒衣。

青海湖的環湖公路修得很好,非常適合自駕游,湖東有日月山倒淌河,湖南有大片的油菜花田,湖西有鳥島,湖北邊有金銀灘草原和原子城。有風光,有美景,有歷史,有風情!


(黃藍相間,油菜花盛開的季節!)

我們第一次停車的地方,是青海湖的“洱海”,它是倒淌河水彙集成的一個小湖,景美,人少,很多水禽都棲息在這裡。

環湖玩不用匆忙趕路,路邊很多當地藏民在賣一種白蘑菇,就在青海湖邊采摘的,非常新鮮,我們講了價錢,10塊錢就買了一大兜子,這要拿到西寧的話價格能翻十倍!

午餐在151附近吃的,讓店家把白蘑菇拿去煲湯,那個鮮美啊,差點兒把舌頭也吞了!

午飯後沿著湖的南邊開始玩,看見美景就停車拍照,如果要欣賞這種“黃藍輝映”的景觀,一定要在湖的南邊,北邊的話公路離湖水遠,觀景不便。



(可愛的鼠兔,卻給美麗的高原造成隱患)

進入青海湖就來到了青藏高原邊緣,這種“高原鼠兔”很常見,只要有耐心在它們洞口等上一會兒,總會看到它的。

鼠兔雖然可愛,但它們的泛濫給高原造成了危害——草皮退化嚴重,很多地方裸露著沙土,很難看。

就這麼一路走走停停,我們的車在傍晚到達了鳥島賓館,盡管是三伏天,高原的晚上仍然很冷,需要開暖氣。

晚上早早睡了,因為第二天准備早起去鳥島看日出。



(日出東方,普照鸕鶿)

為了看日出,早晨不到5點鐘就起了,鳥島其實有兩個島:蛋島和鸕鶿島,彼此距離不太遠,不過看日出的最佳地點是鸕鶿島,因為太陽正好從鸕鶿島的後面升起……

鸕鶿是很勤勞的,太陽還未升起,成年鸕鶿就已經撲棱著翅膀去覓食了,所以太陽升起後,原本黑壓壓的鸕鶿島反而顯得很冷清,留在島上的都是一些幼鳥。

近幾年,青海湖的湖水退化嚴重,以前的青海湖沿線大概有1000公裡,現在只剩下300公裡;以前的鸕鶿島是一個真正的“島”,和陸地之間有湖水分開,現在,只能稱之為一個“半島”。

接近中午的時候,鸕鶿島上慢慢熱鬧起來,很多大鸕鶿嗉囊裡儲了魚回來喂寶寶。

看完鸕鶿喂魚,我們也找地方解決了午餐,決定去鳥島中的另一個島——蛋島去看看。

蛋島,顧名思義,就是鳥兒們交配繁殖產蛋的地方,每年初春冰雪還未消融的時候,蛋島就迎來了斑頭雁、棕頭鷗、大魚鷗等鳥兒,在這裡築巢生蛋,小鳥孵出來之後,它們就離開了,於是6月份之後,蛋島就變得冷清了……

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為了保護鳥兒,繁殖季節來到蛋島是不允許進去參觀的,只能在欄杆外看,但現在已經是蛋島的淡季,於是,我們說服了飼養員,走進鳥兒們的繁殖區。



(斑頭雁的墊窩蛋)

上圖是斑頭雁的蛋,管理員告訴我們,這種蛋叫做“墊窩蛋”,斑頭雁要生蛋的時候,總是先下幾枚“墊窩蛋”,把巢穴墊平,然後下的蛋才是要孵的蛋,墊窩蛋通常都不是受精卵,所以斑頭雁不會去孵它們。

第二張是棕頭鷗的蛋,它下蛋比較有效率,產多少孵多少,所以蛋島上很難找到完整的蛋。

雖然沒見到鳥兒,但是聽管理員講了很多有趣的孵化故事,感覺不虛此行!

天氣說變就變,眼看烏雲密布,大雨將至,我們趕緊在湖畔找一處藏民的帳篷躲躲雨。

湖邊有些藏民帳篷是對游客開放的,帳篷用犛牛的毛編織成,非常細密,遮風避雨。我們就坐在帳篷裡吃糌粑喝酥油茶,吃烤羊腿和烤饃,等大雨過去。



(每年無法回游的湟魚,也成為青海湖隱患)

雨小了些,我們打算打道回府,回賓館的途中,我們看到一條斷流的小河,河道很窄,河水很淺,卻有密密麻麻的湟魚在裡面著竄游!湟魚不是應該生活在青海湖這種鹹水環境裡嗎?怎麼會在小河裡呢?

聽當地人說,湟魚是在鹹水中長大,但每年春夏季它們卻要到淡水中產卵,這些就是產卵歸來的湟魚,它們要沿著小河重回青海湖懷抱,但是近幾年氣候干旱,許多河水斷流,所以湟魚也變得“無家可歸”了。

我們用隨身帶的臉盆裝了4、5條湟魚回去,把它們放生在賓館附近的布哈河裡,這是能夠彙入青海湖的最大的一條河流,希望它們能夠順利“回家”吧!

第三天,我們沿著青海湖的北岸踏上歸途,一路上有沙島——草皮退化嚴重啊!!!有金銀灘——就是那首著名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的誕生地,可惜沒看到啥美麗的姑娘;有原子城——曾經的原子彈制造基地,很多遺跡可以探秘。關於這些,我就不多說了,因為留給我最深印像的,還是湖邊的鳥、河裡的魚、高原上的鼠兔……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