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盡那平遙古事(二)

作者: 吃包子的貓

導讀第二天醒來時太陽已經露了臉,讓人似乎覺得前一晚上的狂風細雨只是在夢裡。賴了一小會兒的床,我起來收拾好自己,塞了塊蛋糕就出門了。 衙門客棧的不遠處就有個售票點,賣票的大姐看樣子很和善,還問我要學生證,我一臉笑容地告訴她我沒有,拿好票,心裡還在喜滋滋的,呵~ 手裡揣著門票、地圖,肩上背著我心愛的D80,沿著古城的街道邊走邊拍,任陽光照在臉上 ...

第二天醒來時太陽已經露了臉,讓人似乎覺得前一晚上的狂風細雨只是在夢裡。賴了一小會兒的床,我起來收拾好自己,塞了塊蛋糕就出門了。

衙門客棧的不遠處就有個售票點,賣票的大姐看樣子很和善,還問我要學生證,我一臉笑容地告訴她我沒有,拿好票,心裡還在喜滋滋的,呵~

手裡揣著門票、地圖,肩上背著我心愛的D80,沿著古城的街道邊走邊拍,任陽光照在臉上、身上,盡情享受著遠離都市喧囂的安靜和悠然自得,我明白,如果人生不能用眼睛去發現,那世界只是小小的一角,在有生之年,享受旅行帶來的快樂和新鮮,才會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堅定。

早晨的平遙還是很安靜,游人也並不多。平遙古城實行的是通票制,一張門票一共可去16個景點,不過如果要全部逛下來,一天的時間還真有點緊,於是我采取的是重點游覽,按網上介紹的,重點去的是縣衙署,日昌升,中國鏢局和城隍廟。

在古城內,基本上所有房子的建築都是典型的三進式穿堂樓院,屬於晉中民居的傳統特色,與南方的古建築有著天壤之別。日昌升票號是我當時所觀景點的第一個,位置就處於古城的西大街,算是我國最早的票號,也就是現在我們的銀行。始創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日昌升曾經生意非常紅火,以“彙通天下”著稱於世,後因外國銀行的進入,才逐漸走向衰敗,但它卻最早開辟了中國票號的先河,當時的中國各地皆因它的開創而先後效仿其建立自己的票號,那便是中國最早的銀行業了。

中午與一驢友在昌頣豐吃飯,點了當地有名的栲姥姥,平遙牛肉還有碗禿與一些忘記了名字的小吃,向來不習慣平淡面食的我總算也是嘗了個鮮,怎麼著來了平遙,還是要嘗嘗的~~~

古城裡感覺鬼佬的身影到處都是,也許在他們眼裡,中國正是因為古老才有神秘感,所以才會吸引著他們從世界各地奔赴而來,只是眼前這一幅西洋景,竟也能與這古老的街道和建築物相得益彰,協調而不誇張,我想,這也應當是中國逐漸走向世界的一種標志吧。

傍晚時分,走在古城牆上,夕陽西下的余暉灑落一地,遠處天空變幻的霞光讓我不停舉起手中的相機,向前方望去,是那沒有盡頭的城牆,而扭頭左右顧盼,一邊是古城的閑然安逸,一邊是新城的熙攘熱鬧,兩種景色躍然入目,讓我感嘆生活有時就像這城牆的兩邊,選擇左手還是右手,永遠是一道難題,若想兩者得而兼有,便成了遙不可及的事了。

晚上一人回客棧,路上差點迷路,因為古城燈光太暗,而岔路又多,在這樣陌生的城鎮裡,異地他鄉的燈火也無法驅散心裡的小小害怕,我僅能憑著白天的印像和記憶判斷方向,在幽靜的小路上急步行走著,終於看到熟悉的“聽雨樓”,這才放慢腳步。

本想進客棧,卻發現客棧旁邊的小店有很好看的剪紙,於是進店買了剪紙和一本書,與店內可愛的兩姐妹聊了會兒天,看著她們清澈的眼神,聽她們訴說著自己從未離開過平遙,渴望外面的世界時,我其實開始喜歡她們,喜歡上平遙了。



(衙門客棧,左手的門簾進去便是我的房間~)



(仔細看看,會發現正中的市樓屋檐上是一個大大的“喜喜”字,很有意思~~ )



(中與西的視覺衝擊如此強烈卻相處和諧,鬼佬大概會被這樣的古城迷倒而不願離去吧~~ )



(夕陽西下時,是誰遺忘了舊單車在這古城牆的一角,又有多少記憶遺失在這古城中,讓人回味~~ )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