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得勝古堡

作者: louxueli

導讀神秘的得勝古堡 這次去山西旅游,首先去了大同雲崗石窟,然後觀賞了的北岳恆山(五岳之一)和享有天下奇觀的懸空寺。最後一站,瞻仰了靜默四百多年的一座古堡—得勝古堡。 得勝古堡一詞最初是從網上得知,傳說是明代嘉靖年間修建的一座古城堡。歷史上曾是蒙、漢兩個民族的商貿集散地,也是古代中原地區各種貨物運往蒙古及西北地區的主要貿易市場和交通要道。 ...

神秘的得勝古堡

這次去山西旅游,首先去了大同雲崗石窟,然後觀賞了的北岳恆山(五岳之一)和享有天下奇觀的懸空寺。最後一站,瞻仰了靜默四百多年的一座古堡—得勝古堡。

得勝古堡一詞最初是從網上得知,傳說是明代嘉靖年間修建的一座古城堡。歷史上曾是蒙、漢兩個民族的商貿集散地,也是古代中原地區各種貨物運往蒙古及西北地區的主要貿易市場和交通要道。因此,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決定到此一游,一睹為快。

在旅途中,經與幾個大同人多方打探,都勸說不要去了,只有幾個黃土牆垛子,沒啥意思。但是,古城堡的魅力卻不時地誘惑著我,使我夜不能寐。於是,決定繼續成行,了卻心願。

得勝古堡距大同市區有40余公裡,原本有一趟8路公交車去往此地,(車費10元)臨行前,司機告知,由於正在修路,汽車只到“山底”車站即返回。還是去不了,真是氣煞我也,莫非天意如此?此時一個出租車司機跑過來,表示可以拉我去得勝堡,需繞行一段土路,(很難走)車費200元,真是好事多磨,走吧,經過一番討價還價,170元成交。也許是緣分,我們終於踏上了通向得勝堡的旅程。

汽車一路顛簸如同海裡行船,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得勝古堡終於顯現在我們的面前。今日的得勝古堡已遠去了當年的雄風與繁榮。經過400多年的風吹雨打,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古城上的青磚已全部剝落殆盡,如同失去盔甲的武士,裸露著赤色的胸膛,默默地堅守在那裡,在陽光下的照耀下更加顯得偉岸、雄渾。久違的得勝古堡啊!我終於來到了你的面前。

走進古堡,放眼望去,四面環繞的古城牆依稀可見,全部面積約四平方公裡左右。裡面大約有一半的地方均為破爛不堪的民房,(據當地的村民講,有錢的人都到堡子外邊去住了,裡邊住的人都是老弱病殘.)另一半變成了荒草和耕地。遠處可見三三兩兩的農民在田裡耕作,一匹小馬在悠閑地吃草......。昔日的馬商雲集,馬嘶牛哞,城樓上大明龍旗迎風招展的景像已蕩然無存。

我仰望著古堡,門洞上方鐫刻著“得勝”二字清晰可見。字體旁的小洞是抗戰時期戰場廝殺時留下的彈痕。側面牆上,鑲嵌著明朝萬歷年間擴修得勝堡時留下的記事碑,上面覆蓋著文革年代用紅色油漆書寫的毛主席語錄,使人不由的想到文革的紅色風暴竟然也刮到這裡。望著歲月留下的印痕,更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沉重和心靈的震撼。

我順著前面的土路走去,一路上,看見有幾個的村民在自家門洞下休閑抽煙,院牆下散落著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殘磚碎瓦,碩大的城磚和基石被堆砌在農舍的圍牆上。這裡並沒有曾經的歷史輝煌,而引起人們的格外關注和呵護。雖然這裡的經濟文化還比較落後,但現代化的氣息還是慢慢地滲透進來,透過前面低矮的院牆,發現一戶農舍的房頂上竟然立著一個衛星電視接收器,讓人感覺這裡也隨著時代前進著。

在回程的路上,同行的當地人講,“聽說政府部門准備投資兩億元,重新整修得勝古堡,要恢復歷史原貌。聽老人講得勝堡內還有72座廟宇呢......”望著他期盼的笑容,我想下一次再來得勝古堡一定會變樣的。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