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在半夢半醒間聽到廣播再次響起,一看表,早晨6點半,甜美的聲音一邊邊重復著“船上的餐廳提供早餐。。。。”按照原行程次日早晨8點上岸看來無望,自己又帶了不少干糧,便倒頭繼續睡下了,廣播定時響起,不勝其煩只好起身梳妝。早餐是自帶的蛋糕和牛奶,吃完後和MAY去船的兩側甲板透透氣。天是陰天,迎面吹來的海風裡還夾雜著少許雨水,不冷,但讓人精神頓時清醒了不少,遠望是一望無際的黃色海水,透過霧氣不時有小小的島嶼出現在視線裡,船在顛簸中向前乘風破浪,浪花與我們前行的方向相反前僕後繼地湧動,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這班船上有不少信徒,在幾個師傅的帶領下面向海闊天空,開始念起了經文,空靈之音頓時充滿了船艙的各個角落。
11點半左右,船靠岸,隨著人群有序的離船登陸,右手邊能看到遠處高聳著的南海觀音像,信徒們紛紛停下腳步對之鞠躬膜拜。進入大廳,設有4個買票處(門票160,含8角郵費),旁邊就是服務台,可以訂回程的豪華大巴(138元,推薦哦~)。出了檢票口,才算是真正開始了普陀山之旅。
事先通過電話預定了龍灣新村 “海邊人家”的農家住宿,平日裡100元的標房由於觀音的生日已經翻了一番,船晚點了,老板娘還是很守信的按約定在牌坊處舉牌等著我們,但之後把我們轉給了另一農家,據說是她妹妹,看了房間還挺滿意,為了省錢,只要了大床房,現在給升級成了閣樓小標間,雖然原來許諾的觀海陽台無法兌現,但不怪老板娘,兩個人住還算實惠。放下行李,稍作整頓,我們出發前往第一站——慧濟寺。
比原來的行程縮短了將近半天的時間,所以我們打算加快進度,如果實在不行就放棄西天景區的游玩。
差不多12點從農家出發,走到車站大約5分鐘左右,去普濟寺(2元)的人排著長隊,車也是一輛接著一輛,只售坐票,一車大概20個人,坐滿就開車。我們要去索道,車站上就我們兩人,顯得冷冷清清,後陸續也來了幾人,但人數上總不能和去普濟寺的人相比,車遲遲不來,在風雨中我們望眼欲穿等了將近半個多小時(有些車是只到法雨寺的,其實可以去法雨寺的車站再轉車去索道,費用會貴些)聽常去的人說,夠一車人排隊時,調度才會調車來載人,郁悶啊~在我們強烈的抗議下,調度調來了車(9元)。
一路盤旋而上的山路,20分鐘後到了索道,單程25元。以往游山玩水基本都是大晴天,上山這點事基本靠腳,這次下雨又趕時間就選擇了索道,第一次坐還真的有點小緊張,一路還算平穩,索道開得挺快,不消15分鐘就把我們送上了佛頂山——普陀山的至高點。
圖片:細雨朦朧中的佛頂山
進過上圖的牌門,裡面是一條悠然的小徑,兩旁的樹木茂盛,葉子簇擁在小徑上空,不打傘也沒有問題,地上仍是濕漉漉的,信徒們全不理會,三步一叩一拜。
圖片:小徑途中的入地三摩石——戒、定、慧
小徑的盡頭是刻有“佛頂頂佛”的石壁,相傳郭沫若曾在這留下“佛頂山頂佛”的詩句。石壁右手邊就能看見傳說中慧濟寺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色琉璃瓦蓋成的主殿屋頂,上面“佛光普照”四個大字清晰可見。要是在陽光下會映出萬道彩虹,下雨天來真是可惜了。沿著兩道黃牆踏著間嵌蓮花石板的通道,慧濟寺的大門出現在眼前。
圖片:慧濟寺
老老實實收起相機,拿著在索道口買的香(建議在車站就買好,索道口比較貴,一般開價25元,也有一種便宜的香,但拿在手上會褪色,開價20,一般10元就能買到。)學著其他信徒的樣子許願進香。。。。。。
從慧濟寺出來14點多了,為了不錯過慧濟寺通往法雨寺一路上的景點,我們打算走1088級台階前往,第二站——法雨寺。
外面仍下著雨,雨不大,但卻密集,讓原本陡峭的下山路更不易走了,還好山路修的不錯,兩人攙扶著一路下山。雲扶石是途經的景點之一,
圖片:雲扶石
普陀山的景點都被一條人工修葺的山路串在了一起,不知不覺中就進入法雨寺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被一座石拱橋(海會橋)劃分為兩邊的日蓮池,日蓮池彙聚錦屏山(法雨寺主山)南麓諸溪之水,水從山岩迸出,清冽異常,歷久不竭。此處所產蓮子,歷史上曾列為貢物,由杭州織造府進貢朝廷。 日蓮池也稱海會池, “海會”意指諸佛菩薩聚會在一起,其德之深與數量之多,猶如大海之廣闊無邊。橋的另一端是一條青石板小徑,小徑一路蜿蜒而上,通向隱藏在山上密林中的法雨寺。弘一法師、蔣介石等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足跡。在法雨寺主山門對面就是九龍壁,據介紹,與故宮、北海、大同的陶制九龍壁,它是用60塊70釐米見方的青石浮雕砌成,全壁雕刻鑲嵌精致,不露縫隙,猶如一整塊大石板雕刻而成。下雨天隔著濃濃的霧氣,我們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倒是九龍壁兩旁蹲立的石像更讓我們感到有趣,只見那石像昂著頭,嘟著嘴且嘴角向下,一副高傲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也像是要不到糖果的小孩,對大人的其他禮物不屑一顧,讓我們忍俊不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