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歸來

作者: 心靈棲居

導讀婺源回來幾天後,終於能靜下心來寫點游記了。婺源的美不僅在於她的風景,更在於她的人文氣息。婺源曾被《中國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之一”,深深被那梯田的油菜花吸引了。這次正好有空和左攸戶外一起去徒步玩了。3月13號周五晚上9點半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彙校區正門集合上車,出發前往婺源。在車上做游戲,大家都玩的不亦樂乎。先是自我介紹,介紹 ...

婺源回來幾天後,終於能靜下心來寫點游記了。婺源的美不僅在於她的風景,更在於她的人文氣息。婺源曾被《中國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之一”,深深被那梯田的油菜花吸引了。這次正好有空和左攸戶外一起去徒步玩了。3月13號周五晚上9點半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彙校區正門集合上車,出發前往婺源。在車上做游戲,大家都玩的不亦樂乎。先是自我介紹,介紹的內容有:姓名、綽號、家鄉,有沒有男(女)朋友、想要男(女)朋友,願望(就是要小天使實現的)。最高潮的部分是小天使和小主人的游戲,大家都有雙重身份,既是小天使也是小主人。小天使在這2天要一路默默的照顧小主人,不讓小天使知道,而小天使通過這2天的情況猜出小主人是誰。這游戲一下子把大家的距離拉近了一步。到了凌晨2點左右,車到了黃山高速那堵住了,下車一看,原來高速周圍都是山,剛下過雨路上都是霧。為了安全起見,警察把高速給封了,害我們只能在車上睡覺,不然早就到了。直到到了8點左右,太陽公公出來了,才啟動了車子直奔婺源。

9點左右,我們到了曉起村。一下車直接上了飯館,大家狼吞虎咽的吃早點,吃完後。買了聯票進了曉起,買票的過程還有一點曲折,竟然要指紋識別,以後每次進門都要指紋識別啊,真是痛苦。“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上下曉起可以說是婺源風景最美的村莊。曉起村屋多為明清建築,風格鮮明,氣勢非凡。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商第官第的建築無不顯示了當時曾有的輝煌。村中還有2棵上千年的香樟古樹無不見證了旅游業的興旺。一路上大家都不停的在合影,拍照。逛到12點左右,我們還是在吃早點的飯店吃了午餐,其中有當地有名的菜--紅色鯉魚,我們吃的只剩骨頭了。哈哈!

吃完飯,司機帶我們去江嶺了。江嶺的美在於她那梯田的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如果有時間可以坐在那慢慢地欣賞,你可以體會到那遠離塵囂,仿佛置於天地間,處於其中,便有淨化心靈的享受。站在山頂上一眼望去都是遍眼的油菜花,而中間圍攏著幾個小小的村落,黑瓦白牆的徽派民居夾雜在一片金黃之間,在婺源再沒有比這更壯觀而令人驚喜的了。現在還沒有到油菜花盛開的時候,卻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和游客來到此處,足以說明這裡的地位。

到了下午3點左右,我們的徒步才剛剛開始,背上裝有睡袋,防潮墊和帳篷的包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徒步,目標--慶源。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還拍照。你看到路上有山,也有水,山水之間有我們的笑聲,仿佛我們處在天堂,沒有壓力,沒有目的,只有我們的笑聲,腳步聲。路過高山平湖時,正好夕陽西下,那時候我們被這美景震撼了,大家都拿出相機捕捉那一刻。大約過了3個小時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慶源,一座座山峰都在我們腳下屈服,我們勝利了。被山峰包圍的千年古鎮沒有商業的氣息,只有鄉村的淳樸寧靜,猶如世外桃源。特殊的生態環境小氣候使這裡物候較縣城推遲半個多月。大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感嘆,而唯一不足之處就是這裡的交通不便。吃晚飯還是有那裡的特色,紅色鯽魚和山雞。晚飯過後我們扎營了,第一次的露營就這樣開始了,沒過多久就搭起了帳篷。十幾個帳篷在那塊空地上瞬間搭起,成了那邊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而對面的人(也是露營的)一直在挑戰著我們,他們在唱歌,做游戲,希望我們也參與其中。晚上最緊張的時候就要來臨了,篝火晚會把大家徒步中的徒勞一掃而光,途中也有其他的戶外愛好者加入我們的大家庭,還依稀的記得那時候做的一個游戲:我們的領隊作為記者采訪幾位,早晨中午晚上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感覺,加起來不超過8個字。其中大部分有人說早上很累,中午很開心,晚上很興奮。其中有一位臨時加入的一位女生說中午給她的感覺很黃很暴力,當我們領隊說早晨中午晚上各代表的是人生三個重要的時刻--出生,結婚,死亡。大家都笑了,笑的很開心,就這樣篝火晚會結束了。回去我始終睡不著,望著滿天的繁星,數也數不過來。上海的夜晚早已看不見這樣的美景,卻在這裡還能看見,看到了北鬥七星。

第二天早上本來說好去看日出的,但起來晚了還要爬山,所以放棄了。向導帶我們逛了慶源的村莊,介紹了人文歷史,我們無不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要離開去下一景點了--思溪延村。途中我們到了月亮灣,拍了照片就直奔思溪延村了。村落背山面水,嵌於錦峰繡嶺、清溪碧河的自然風光之中,房屋群落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山水互為點綴,如詩如畫,意境神美。思溪延村還是著名的《聊齋》影視城,1987年電視劇《聊齋》曾把這裡作為外景地。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那百壽花廳,之所以稱百壽花廳,是因為在十扇門的中間,客著九十六個不同字體雕刻的“壽”字,加上中門橫板上一個、屋內廂房窗戶上的兩個,加上從空中俯瞰整座房屋形如“壽”字,正好組成“百壽圖”,精美異常。我們在那兒的油菜花拍了集體照就依依不舍的離開回上海了。晚上8點准時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彙校區正門下車。2天2夜的行程就這樣結束了。

婺源之美,美在人於自然的和諧,美在文化與生態的珠聯璧合。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一次,要油菜花盛開的時候。雖然景點的聯票讓人難以接受,但那份遠離城市的寧靜,天氣的清新,你只有享受其中才能體會到。婺源,下次我還要來!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