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真正在農家裡的農家飯(適合美食愛好者,呵呵) & 徒步漓江的經驗
我們的行程:
D1 廣州飛桂林,轉大巴到陽朔,找客棧,逛西街
D2 徒步漓江(楊提到興坪)
D3 遇龍河漂流(半程),下午屋頂曬太陽,傍晚騎車沿漓江找農家飯
D4 大巴回桂林,桂林飛廣州
本次的陽朔之旅可是盼望很久的了,終於在三月老公有空,就趕緊訂了南航的機票,上網搜尋攻略,等來了出游的日子。
3月7日
下了飛機,直奔陽朔,抵達陽朔已是下午兩點了,按照攻略找到了位於城中路和寶泉路交界處的寶泉米粉店,米粉不錯,比較喜歡湯裡放的類似油條似的東東,脆脆的,很好吃。
在陽朔街道慢慢尋找客棧,淡季是不用提前預定客棧的,你自己一家一家的去找,喜歡哪家覺得哪家價格合適,再定不遲。我們看了臨江閣、懶人堂,老公最後看中了府前巷的江湖客棧,全名:逸游江湖客棧(我們選擇住五樓,因為近天台,天氣好的話可以搬個凳子上去曬太陽,呵呵,事實證明這個選擇不錯,我們確實在第三天上去天台,悠閑的曬了太陽。我對客棧的位置還是挺滿意的,從疊翠路走到府前巷只需兩三分鐘,這個地理位置大大的方便了我們逛夜市,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而府前路比較安靜,不用擔心吵鬧^--^)。
放下行李,逛西街了嘍!晚餐在陳大姐(陳華榮)吃了啤酒魚(毛骨魚),共花費68元。(提醒:買了地圖的同志,一定要點菜時就問店家,有地圖是不是可以打折的,有些地圖上沒有的商家一樣可以打折的。我們在陳大姐啤酒魚就先問了一聲,開始小妹有點猶豫,後來回答我們有折扣,八折。結帳的時候,自己看帳單,發現沒折,又問小妹,小妹幫打了折,所以省了16元哦。不過對面的彭大姐家,我們問有沒有折,她家說沒有!郁悶!)
3月8日
因為今天要徒步漓江,所以早餐一定得吃得飽飽的。特意去吃紅星披薩,什錦披薩味道尚可。另外也吃了胡記鍋貼和她家的白玉餃,味道一般,但是價格偏貴哦,煎餃7元,白玉餃8元,分量也較少,感覺遠遠不如吃老油條米粉好。
吃飽早餐坐上去楊提的車,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在12點前抵達楊提,開始徒步。本人感覺徒步過程中岸邊的田園風光比江景更有趣,也許是因為厭惡漓江上總是傳來轟隆隆的馬達聲吧,感覺田園裡的菜花、農家的院子和隱藏在山澗的瀑布更有意思。我們走走停停,途中幫襯了農家老媽媽的炸小魚,味道還行。徒步途中,我們把漂流的人當作風景,想來江中漂流的人也把我們當作風景吧,哈哈!走著走著,看到江中一個竹筏,竹筏上的人看到我們,興奮的衝我們喊道:How are you? 我笑答:我們是中國人!! 對方再問:徒步?? 我說:對呀!伐中人高興的站了起來,喊:Wonderful!我用yeh!做答。哈哈,徒步中的小插曲!
抵達九馬畫山已是下午四點多了,因為興坪到陽朔的大巴晚上六點多就沒有了,擔心繼續徒步趕不上大巴,只得從九馬畫山坐竹筏去到興坪,一路上馬達突突,天氣也不是很好,沒有覺得漓江有多特別(也許看過了九寨,要求就高了,呵呵)。到達興坪也不早了,因為九馬畫山到興坪一段沒能徒步,因此上岸後拒絕了電瓶車的邀請,決定和老公慢慢地晃到興坪汽車站(大概就二十分鐘)。走進鎮子,穿過古老的街道,看到本地人悠閑的生活,還真有點恍惚,仿佛回到了畫中,難怪有驢友建議住興坪一晚,興坪小鎮完全沒有西街的喧鬧,只有默默記載著歷史印記的老街。
晚上回到陽朔已經七點多,繼續逛西街掃貨,晚餐就在芙蓉路的米粉店對付了一餐。
3月9日
早上在客棧出來後的芙蓉路的老油條米粉店吃的米粉,店裡只有兩種味道的粉,鹵菜米粉和鮮肉湯粉,俺吃的鮮肉湯粉,真是太好吃了,非常後悔之前兩天沒有到這裡來吃,嗚嗚。
坐上了去金寶的巴士(提醒大家,一定得問是不是到遇龍橋,我們就差點上錯車,去金寶的車也有不經過遇龍橋的)。在遇龍橋和約好的容師父碰頭,比較遺憾的是原本約好逆流上富裡橋的,但是容師父說我們到的晚,來不及了,可惜!(不過有點疑惑的是,我之前跟容師父電話約定逆流漂富裡橋時,特意問了什麼時間到合適,師傅回答九、十點吧,後來也確實是十點前到的,不知為何說時間不夠了。看來希望逆流的同志們,一定得早點到才行哦!)漂流的過程中,容師父給我們講解了遇龍橋的由來,師傅特意慢慢的漂,因為我們半程嘛,有的是時間。中午12:45分漂到舊縣,邀請容師父一起吃中餐,容師父說他們五個伐工師傅要合包一輛車運伐子回去,就不和我們一起吃飯了。上岸沿著江邊慢慢溜達,希望找尋一家地道的農家菜,看到了興河農莊,不過嫌它緊靠碼頭,大抵不會再保留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因此沿著江邊一直走進了村子,希望找尋地道的農家小館。遺憾的是,一路沿著公路,沒有看到吸引我的農家飯,郁悶中遇到了農用小車(專門運客的那種),就一時興起搭著它回了陽朔(兩人5元,不過當地村民坐它卻沒見村民付錢的,呵呵)。(提醒:半程漂到舊縣,舊縣的公路上沒有中巴車回陽朔的。回陽朔有四個辦法:包車,每車30元,可以讓師傅幫你叫或吃飯時讓店家叫;摩托,開價兩人15元;農用小車,價格自己談吧,我沒還價兩人5元,不過肯定貴了;在陽朔租自行車,漂流完後騎車回陽朔,不過我擔心有人惡意扎自行車胎,就沒租自行車。機動車回陽朔大概也就10分鐘的樣子。)
中午在彭大姐家解決中餐後,回到客棧,趁著陽光明媚,搬了凳子直上天台,在天台上懶懶的曬太陽,曬到昏昏欲睡,一看表已是下午4:30了。收拾收拾,下樓到隔壁的阿強戶外拓展基地租了變速山地車(10元每天,不用押金,只需告訴阿強客棧名稱、房號、手機號碼即可),跟阿強打了招呼晚點還車。
因為中午被老公惡批俺是騙子,說帶他吃農家飯的結果沒吃上,為了家庭和睦,下定決心一定得找到地道的農家飯堵老公的嘴,因此租完車就沿著漓江、騎小路尋找地道農家飯去了。
此時正是學生放學的時間,看到三三兩兩的小學生(大概就七八歲的樣子)自己走著山路回家,不由感嘆陽朔的治安良好,如果在廣州,恐怕不會有任何家長放心自己的孩子獨自上下學的。路上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牽著四歲左右的妹妹的小手,兩人有說有笑的慢慢走上了一條上山的小路,心裡也頓覺溫暖。我們沿著漓江北上,進了兩個村莊,走到無路可走,只得原路返回,途中倒時看到一個小小的農莊,在一片農田的中間,心裡想著這就是真正的農家飯了,可惜不是飯點,就沒有進去。
回到陽朔已近六點,這回騎到了觀蓮路,從觀蓮路旁邊的橋下小路,一路騎進了一個村莊,騎過一座小橋,抬頭一看,橋邊有一個茅草屋,大大的招牌寫著“莫老爺農家飯”,心中大喜,進去一看,餐廳就在漓江邊上,於是坐定點菜。這家餐廳的飯很特別,煲飯的鍋就像古時候的銅器(名曰鼎鍋),鍋上邊有兩個掛鉤,它家的飯是柴火燒出來的,放在特別的小鍋中,一看就很有食欲。我們點了半只黃悶雞和田螺釀、野菜湯,總共才花了80元。黃悶雞好好吃,裡面的筍也超好吃,俺們一塊不剩的全掃光了,吃得太飽,以致田螺釀也吃不完了。因為餐廳08年國慶才開張,很少人知道,所以當晚成了我和老公的包場,呵呵。這是在陽朔吃的最開心的一餐,下次去一定還要去吃。店家說他們做的魚更特別,可惜我第二天就要回廣州了,沒機會品嘗了,下次吧!^--^ (提醒:因為飯是現用柴火燒出來的,雞也是現殺的,所以等的時間會久點,我們大概等了半個鐘)
吃完飯,從餐廳出來,騎到小橋上,抬頭看到天上的滿月和滿天的星星,心裡那個美呀!回到府前巷,剛好九點,還了自行車,買些土特產,准備回家了。
3月10日
一早起來退了房,再去老油條吃米粉,可惜我們到的早,它家的鮮肉湯粉還沒准備好,只得吃了鹵肉粉,就坐上了前往桂林的大巴。大巴開了一個半鐘,在抵達桂林客運站時居然壞了,呵呵,幸虧我們已到桂林,不然我的飛機哦!順理登機後,回到了熟悉的家!結束了我和老公的第N次蜜月之旅!^--^
總結:
1、徒步漓江的朋友要趕早,因為從興坪開回陽朔的車晚上六點多就沒有了。早點到楊提,時間就充裕些。我們是12點到的,所以走到九馬畫山就沒時間了,雖然還有力氣繼續徒步,可是沒時間繼續徒步了,比較可惜。
2、在楊提一定得找到售票點買票,途中有人查票(我們到達楊提碼頭時沒看到哪兒能買票,碼頭上一個工作人員也沒有,不停有人游說你坐他們的伐子,而在楊提碼頭不擺渡到對岸是沒有辦法開始徒步的,所以需要先找到售票點。每次擺渡的距離也就10米左右寬的江面,而每次擺渡的收費8元確實不是很合理,一兩元更合理些,不過可能這是當地創收的方法吧。另外擺渡的伐工會故意騙你先坐他的伐,然後再告訴你有人查票、希望你直接坐他的伐到興坪,不然你還得補票,有騙人之嫌。我們很生氣,寧願補票也不坐他的伐。而比較惡心的是,查票的人會故意在窄窄的危險的僅容一人通過的小土路上設置障礙查票,讓人比較不舒服;搞笑的是,如果遇到了查票的人,當著查票人的面,挑一個伐漂流,就不用買票了,這讓我們感覺漓江游還不是很成熟,感覺有點無序。還有如果需要補票,還可以討價還價的,兩個人買一個人的票,意外!)
3、准備逆流上富裡橋的朋友,最好九點前趕到遇龍橋,不然可能因為時間不夠無法逆流哦。從陽朔坐上去金寶的車(問清楚經不經過遇龍橋)大概要45分鐘。如果像我們一樣只漂半程,在舊縣其實還是有很多交通工具的(包車、摩托、農用運輸車),價格從幾元到30元不等,看你喜歡哪個。
4、莫老爺河邊柴火鼎鍋飯:餐廳是建在江邊的茅草屋,是狀族口味的農家飯,非常好吃。租了單車的朋友可以一試,路線是:觀蓮路—穿過橋洞---經過印像劉三姐的演出地點繼續前行---岔路口左轉進村莊---過一座小橋即可看到江邊的茅草屋了。電話:0773-8733969,13471352871。
4、租單車的話,府前路的阿強戶外俱樂部有很多山地車,每天10元,適合對車挑剔的專業人士,呵呵。電話:0773-882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