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集的一碗不翻湯
洛陽的景點之間的距離都比較遠,而火車站則是一個中心點。所以住的地方可以選在火車站附近。這樣的話,坐公交車就可以到達各種景點了:
81路,可以直達龍門石窟; 81路,從龍門石窟返回,可以直截到關林門前;
55路,可以直達關林; 58路,在關林門前,直達白馬寺;
56路,可以直達白馬寺;
83路,可以直達,古墓博物館。
我們洛陽的居住是火車站對面的麗晶酒店。名子聽起就多了幾分慵懶氣質,走進大堂看見廳內擺了幾張老式的布沙發深橙色的,不像荷蘭橙那般的誇張耀眼;樓梯很窄,黑色的鐵藝扶手十足的洛可可風格;大廳裡堆了好幾盆碩大的花,感覺整個空間都塞滿了紅花與綠葉。好像是到了電影裡三十年代上海灘的XX旅店。樓上房間裡也是這種滿滿的感覺,感覺還是很舒服的,也許是絨布窗簾和地上鋪著的黃褐色地毯的緣故吧。一張大床靠牆立著,占據了屋裡三分之二的空間,另四分之一處,是兩張乳白色的藤椅和一個二尺見方的小茶幾,干干淨淨的,空調和電視也一樣不少。又想到了洛陽紙貴,這個滿滿的小屋裡,已讓我十分滿足,所以一住就是三天。對了我忘了說了,價格挺公道的,三天200大元。
和開封滿大街都是好吃的東西比較起來,在洛陽找一家不錯的飯店還真要花費一些功夫。在火車站附近和龍門石窟景區的兩餐味同嚼蠟,白白扔下了五十大元,好在黃天不負有心人幾經打聽我們終於找到了老集——這老饕們的天堂。
步入老集,大紅燈籠高掛,杏黃酒旗翻飛,紅底金字的幌子鋪天蓋地;燒雞熏肉、麻辣小肚,香飄四溢,我感動地這時的感覺是相逢恨晚。好!開始行動!先嘗嘗這個二塊五一碗的“不翻湯”吧。
老集的西邊有這麼個飯棚,老板是個大號的胖子,比我這種東北中號胖子還要大上兩號,而且是連同伙計,一下就是三個這樣的大號胖子,我想在洛陽這應該是獨一處吧! 飯棚裡只有長條板凳,矮桌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擠在一條板凳上,肩靠著肩,背對著背,誰也不理誰,都捧著碗,一個字“灌”。(注意到這樣一點,在河南看當地人喝湯好像很少有人用勺子的。)定睛細瞧,這些喝湯的,大家的腦頭上都“珠光寶氣”(汗滴在夕陽下閃著光,碗裡還冒著熱氣),那場面才稱得上“大珠小珠落玉盤”呢! 木木不堪忍受,跑到對面飯棚捧著涼粉湯開心去了。我卻拼了老命,擠到一條板凳上,給兄弟來碗“不翻湯”,要大碗的!
不多時,一個胖子端了個“盆”放在我面前,偷眼看了看旁邊的兄弟,人家那才是大碗嘛,我這個怎麼也不像是碗……,明明是盆嘛!往我的盆裡看看,上面還飄著個餅,這湯嘛,稠稠的。看得見的有粉絲,韭菜、海帶、蝦皮、木耳、紫菜……,看不見的……(這不是難為我嘛,得讓我先嘗嘗再問吧)。於是要了個勺子,果然一下就被認出是外地人,“分特”(暈倒)。於是一個胖子操著濃重的河南音告訴我,這為啥叫“不翻湯”,嘿嘿,你也想知道啊!好,等我喝完了湯就告訴你啊。
我拿了勺子攪和了半天,看著熱汽撲面而上,對身邊這幾個端著碗直截灌的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又等了一會,湯終於可以入口了,“好酸……好辣……好燙”,總結完畢。又喝了三口,就感覺那汗啊,一下就湧了出來,隨著出來的還有“涕零”。功夫咱是沒練過,但就喝這幾口“不翻湯”,讓我感覺到了一股熱流,走五官通七竊,就好像有了傳說中的內功。半“盆”湯喝下去後,“爽”就一個字啊!這時又有個了疑問,這麼半天了,這湯怎麼還是這麼熱呢?為啥一點都沒涼?仔細看了又看,好像明白了點,可能是這“盆”的原因,我也說不上這是陶還是瓷,反正壁很厚,看來是巨保溫。中原地方果然是有底蘊,一個碗都這麼有智慧。好,喝完靚湯的我,愜意指數直線上升到了9,可以和大家說說這“不翻湯”名子的由來了。還記得碗裡飄著的那塊餅不?對,不翻說的就是這塊餅的事。
“不翻湯”的做法是這樣的,先把已經做好的薄餅(據說最好為綠豆餅,)放至於高湯之上,待鍋中水翻滾時,餅子卻不翻個兒!由此得名,“不翻湯”哈哈。據說這“不翻湯”在洛陽的老集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了,也不知道這三個胖子是不是當年他老人家嫡系的傳人。這家除了“不翻湯”,還有“丸子湯”,沒嘗過,不過看起來碗裡漂著的那數顆大丸子,怎麼也比一張薄餅要有食欲啊!
我就這樣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不翻湯”家,到了對面的“羊肉湯”家。看見坐在小馬扎上的木木,還在努力地吹著氣,希望她眼前的“涼粉湯”能真的涼下來。不能干等著她是不?我也去要點什麼,就“羊肉湯”吧。這時候,盛湯的姑娘抬頭問我,要不要“冰”,我一想,居然“羊肉湯”還可以加“冰”,當然要的。好嘛,湯端上來我才明白,這哪裡是加“冰”啊,原來是加了一大塊餅在湯裡,又成了“不翻湯”了,味道卻真不同。
就這樣,一路數下來,一元錢的涼粉湯;二元錢的牛肉湯、羊肉湯;二塊五的不翻湯、胡辣湯、丸子湯;三塊錢的驢肉湯,喝得我涕淚橫流,心花怒放。二塊錢的米皮,面皮,油潑面,漿面條吃得我大汗淋漓,大腹便便;最後還塞了一個肉加饃,和一碗冰粥。你問我心裡想的是什麼?樂不思蜀。最後撐得跟螃蟹似的我,才一搖一擺地回到麗晶酒店,躺在床上又想起了足以讓我頂禮膜拜老集,以至起誓發願地想在它的身邊“長相廝守”。
最後補充一點,說起洛陽的美食就不得不提水席和水席裡的頭牌牡丹燕菜,能把普普通通的蘿蔔、白菜做得這樣有滋有味,讓人不得不佩服洛陽人的手段。要吃水席,九成九的人都會推薦,水席名店真不同。但在“真不同”附庸風雅的胖子很不爽地有了店大欺客感覺,於是拂袖而去。老集深處一處更受當地人喜愛的水席名店——“獅子樓”讓我們得到了補償。在此胖子向各位強烈推薦獅子樓的水席。
請前往我的bloghttp://***/putstra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