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周六晴,有陣雨午餐後,大巴把我們送到巴黎西南郊21公裡處的凡爾賽宮門前,仍然由上次領我們參觀盧浮宮的專職導游領我們入內並作講解。它是世界聞名的法國王宮,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重點文物。它始建於1664年,先後用了50年時間。其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園林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凡爾賽宮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和裝璜更富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正宮前有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栽植別具匠心,還有600多個噴泉,景色優美恬靜,令人心曠神怡。
導游讓我們先自由參觀凡爾賽宮廣場。我拍下了廣場上的一座路易十四銅像(凡爾賽宮1:廣場上的路易十四銅像)。廣場上各國游人真不少,據說參觀人數每年達200多萬(凡爾賽宮2:廣場上步履匆匆的游客;凡爾賽宮3:廣場上步履匆匆的游客)。廣場出入口的大門很別致,我一眼就看中了它將它拍了下來(凡爾賽宮4:廣場出入口處一小群中學生;凡爾賽宮5:廣場出口處4個女孩子)。
進人凡爾賽宮,一座玉石雕塑吸引了我的視線,我仗著膠卷帶得多,想多拍些,就先拍下來再說。後一問導游,才知這塑像並不特有名,只具有像征意義(凡爾賽宮6:像征榮譽的雕像)。參觀凡爾賽宮有兩條路線,我們先參觀乙線(需由國家博物館講解員引導參觀,我們的導游具有這資格),看了國王寢室。自1684年起,路易十四就住在這裡。後來路易十五、十六也使用過這套房子。我拍下了路易十四的塑像(凡爾賽宮7:路易十四雕像)和國王的靈床(凡爾賽宮8:國王靈床)。後來又參觀了甲線,看了王後住處、戰役廊和加冕廳。加冕廳中大衛畫的《拿破侖加冕典禮》給我留下的印像較深,因為這幅畫出現了兩次,導游告訴我們其中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如何區分呢?原來假畫在一女子穿的衣服顏色上出了差錯。最後,導游讓我們自由參觀鏡廊和凡爾賽宮花園,然後在規定時間去大門口集合。鏡廊是我心儀的景點之一,因為我早就聽說,鏡廊是凡爾賽宮最輝煌的建築,其一面是17扇朝花園而開的巨大拱形窗門,另一面牆上鑲嵌著與拱形窗對稱的17面大鏡子,窗外花園裡的美景,都能在鏡中映現。人們進入鏡廊,就像進入了一個花園。鏡廊兩旁有8座羅馬皇帝雕像,8座古代天神雕像,拱頂上畫著巨型彩色繪畫,且吊著各種巨型水晶燈,瓊枝玉葉,晶瑩璀璨。鏡廊又是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地方。盡管我在各方面作了比較充分的准備,也帶足了電池和膠卷,然而,偏偏就在這參觀鏡廊的關鋌時刻,我相機中的電池用完了,備用電池放在大巴上的手提袋中,沒帶在身邊。我只拍下了鏡廊全景(凡爾賽宮9:鏡廊),鏡廊中眾多的觀光客(凡爾賽宮10:鏡廊吸引眾多游客),
鏡廊中的古代天神雕像(凡爾賽宮10:鏡廊古代天神塑像。),再往下就拍不成了,只好借老同學的相機草草再拍上幾張燈飾了事(凡爾賽宮12:鏡廊燈飾;凡爾賽宮13:鏡廊水晶大吊燈)。在這一景點,遺憾事還不止這些,不知為何導游基本上沒留出游凡爾賽公園的時間。公園特大,想逛全當然不可能,但主要輪廓總該看一下吧?誰知我和老同學剛走到花園入口處,團友們已經都准備去集合了,而此花園卻是我最想多逛逛的地方。毫無辦法,我倆只好在花園入口處近邊匆匆拍上兩張走人(凡爾賽宮14:凡爾賽花園;凡爾賽宮15:凡爾賽花園;凡爾賽宮16:凡爾賽花園)。望著美麗雲彩下那些修剪成各種圖案的花草、樹林、噴泉、長渠…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去(須知才剛相見呀)!!
在凡爾賽宮,我像在巴黎聖母院那樣:扔進一枚2歐元的硬幣,讓機器吐出一枚凡爾賽紀念幣,上面有凡爾賽宮和凡爾賽花園的圖案,可惜圖案設計較平淡,但因時間不允許去挑選其它紀念品,為圖省事,只好就認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