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的夢_同裡二日

作者: dhcandy

導讀9月5日 蘇州火車站出站後過橋對面即是“平江路長途站“,買了同裡的門票(80元),免了8元的車票。坐在大巴上,路過吳江、靜思園,蘇州的舊時繁華已不見,今日建築比較破舊,也比較灰頹。50分鐘後到達同裡,同裡目前與威尼斯結成了友好城市。小雨,我與拉著箱子的HL找了一進門左轉臨水人家的“楊好人”,要了二樓的房間。因其臨水臨橋(升平橋),價位平日60元,周 ...

9月5日

蘇州火車站出站後過橋對面即是“平江路長途站“,買了同裡的門票(80元),免了8元的車票。坐在大巴上,路過吳江、靜思園,蘇州的舊時繁華已不見,今日建築比較破舊,也比較灰頹。50分鐘後到達同裡,同裡目前與威尼斯結成了友好城市。小雨,我與拉著箱子的HL找了一進門左轉臨水人家的“楊好人”,要了二樓的房間。因其臨水臨橋(升平橋),價位平日60元,周末70元。安頓好後,我倆去“迎香閣”吃了青團(1元/個)與雪菜包,此包與上海王家沙的菜包一比,整個一粗使丫頭與第一絕色。不過,青團不錯。肚皮飽後首先去了十個景點中的“陳去病故居”,位於古鎮外,下橋後左拐的小路上好一通找,女檢票員說:“很少有人來這兒呢,你們居然第一個就來這裡了。”我與HL相顧莞爾。通往二樓的樓梯很窄,牆已斑駁,但斑駁得很有韻味。二層的房間十分空曠,我心想這地兒練瑜伽不錯。站在頂樓露台俯瞰周圍舊宅時,心想,不來的人可惜了!返回古鎮去了“嘉蔭堂”,以雕花著名的大戶人家,耗銀眾多的建成了此別墅。閨房很現代,擺設很好,梳妝台、衣櫃俱全,床上方亦有一方鏡。由於下雨,熱量散發快,我倆又找地方吃了東西,點了炒菜後,我要了碗素交面(4元)。菜的味道我不習慣,面還好!

吃完後身上暖了些,便去了“歷史文物陳列館”,沒有什麼意思,一樓是名人堂,二樓是同裡地區的出土文物。沿路前行就是“崇本堂”,也是婚嫁民俗陳列館。掛著“錢”家的燈籠,不知這修著窄窄便道的大戶人家(560多平方米)昔日如何光景,而今擺著新婚時的一應用品,一層還有個拜高堂時的蠟像現場景像。每戶尋常人家朝裡望去,都是深幽的、破敗的,與城市裡的光鮮完全不同。我不明白自己愛不愛那份沉得不見詆的深潭般的幽靜。9月6日十個景點的重頭“退思園”今日登場。退思園為任府的私家園林,任某人當年被貶回鄉休養,於是為自己建宅,名“退思”,雖然建成後的是年就被召回京,但這座精美的園林卻永遠的保存了下來。伴著蕭聲、望著游魚,在山石間對望,於閣亭間穿梭,移步換景,其石講究“漏、透、瘦、皺”,“壽龜二石”盡顯主人願望。而後去了位於一條僻靜街上的“古風園”,名副其實的這裡有許多古物——有故事情節的木雕、明清大床(包括青樓第一床等)、玉、碗等。下午去了“耕樂堂”、“珍珠塔”、“松石園林”與“星羅洲”。“耕樂堂”內根雕眾多,尤愛一頭黑色獅子,其它色彩以木質本身顏色占絕大多數,反不以為怎樣。耕樂堂宅子本身的色彩為棕黃色,不似其他宅子為暗紅色。“珍珠塔”為御史大夫的宅院,大而闊,正氣凜然的樣子。HL買了魚食喂魚,魚都大張嘴巴來吃,十分擁擠,常常為一粒魚食唇唇相碰,生存看起來是件殘酷的事情無論在人類還是動物界。“松石園林”主要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過裡面有一處被僻為賓館,老外頗喜住在這樣古一些的宅子裡。趕了最末一班擺渡船去星羅洲,那裡主要是觀音寺,周圍正在建一處酒店。商業化已滲透到小鎮的水上了。天色已近傍晚,有臭豆腐的香味傳來,在五點半時迎來了又一友人,此時鎮上已不需門票,我們轉了一圈天黑後便找到“呂家客棧飯店”吃飯,外面的桌全滿了,一臨水小桌只一MM,便商議與她拼桌,欣然同意後四個人開始亂侃,HL更是拿著相機狂錄,我則忽然有了喝酒的衝動,連喝了三杯,伴著涼風、聽著手機裡我愛的音樂,窩在藤椅上神傷。打發了他們三個先走,我又要了一瓶啤酒(10元一瓶),喝得不多,要那個調調,等他們晃了一圈回來找我時,我借著酒意拉著他倆又轉了一圈。

有朋友在一起,多轉幾圈又何妨,不是嗎?



(青團)



(同裡)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