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飛機便直奔古墓博物館,離機場才三站路,但從下車點到博物館要走上少說也有兩三百米路,看著車站旁博物館廣告牌上寫的“。。。由此進入,50米。。。”字樣,頓感無力。由於這次出門本著休閑游的宗旨,帶了一堆吃的玩的,所以背包還是有點份量的。博物館牆上介紹說裡面的古墓都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復原的,看來裡面東西都是假的了,所以我也就隨意看看。不過每個房間都是復原的,所以很有特色,墓門有的才一米高,所以基本都是要彎腰進去。且裡面都是一個個房間隔開的,燈光都是綠色昏暗的那種,特別是很長一條走廊,就我一人在那兒,陰森森。。。不過有幾個造的非常精致,裡面居然有亭台樓閣,還有一面牆上畫著一扇虛掩著的門,一個古裝美女從裡面探出半個身子,若在平時倒也不錯,可周圍都是綠幽幽的光的話就。。。還是快點看完走人。誰知道逛了一半,碰上一老頭正在一個墓門前給一群人講解,我剛准備繞過去就被老頭叫住了,說我看的太快了,我笑笑,繼續走,誰知道那老頭居然招手讓我過去一起聽,說這個墓很好。。。哦,那就聽吧。。。也不用付講解費了。這個墓是磚結構的,裡面是四面正方行的,頂部是穹頂,天圓地方。四個柱子是回音柱,類似電話筒的功效。我還在看著呢,結果那老頭一句:“你們慢慢看,再見”,結果旁邊一位阿姨跟我解釋說他是經過看她們正在討論這個墓門就主動講解的。。。我繼續逛。在離出口還剩最後兩個墓室時又被一個女講解員叫住,又說我看的太快。她指著我剛鑽出來的那個墓洞說,裡面那個棺材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非得要我再進去仔細看一遍。。無奈之下再次進去仔細看了一遍,是個矩形的,一邊高一邊低的石質雕花的,類似大箱子。可仿制的好像對我也沒什麼吸引力啊,結果我隨口問了一句,“那是真的嗎?”答曰:“這個博物館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原址整體搬遷過來的” 我徹底暈了。。。都是真的,那外面簡介上還寫什麼一比一的比例之類的,直接說是整體搬遷不就行了???!!!倒!剛才應該好好看的。。。 聊了幾句後她指著身旁一個上了鎖的房間說裡面展出的石北魏文帝墓裡出土的,要看的話另外付費5元帶講解 。我想既然來了就一起看了吧,便付了錢進去。裡面是一間五六平米的房間,放著一個看上去很古老的破爛的屏風,上面主題是八仙過海,和兩個像帶著手柄的可以拎著的洗臉盆一樣的東西,裡面放著水,說待會演示用。講解員見後面有人過來,便讓我一個人先看會,就把我鎖在房間內自己出去了。。。我乘著沒人便對看似比較古老的屏風拍了幾張照片,稍後講解員又帶了三個人進來開始正式講解。第一句就說這個屏風是根據當年出土的實物於30年前仿制的,原物被收藏於河南博物館;桌上盛水的名為龍洗,是兩千年前用於演奏的一種樂器.演奏時用手掌在兩個手柄上摩擦,會發出高低四種不同音調。(商末音樂為五音:宮、商、角、徵(讀zhǐ音)、羽,到周滅商時,由於覺得商這個音不吉利,變去掉了商,變為四音。後人所稱“五音不全”即來源於此。)同時水面會出現外圓內方的水紋,並且在方形的四個角上出現類似噴水泉的水柱。照片中的是出土的原物,全國獨一無二,但由於上面兩個手柄出土時已腐蝕,後人進行了修補,所以顏色不同。而且摩擦時水柱湧起的高度很低。為此當地請北京青銅器制作專家特地仿制了一個在旁邊演示,雖然在摩擦是可以發出類似音符,且出現的水柱可達10釐米,但至今仍然無法做出外圓內方的水紋。接著時參觀北魏文帝的陵墓。古墓所在地是邙山,據說整座山都是古墓,以至於到最後千金難買邙山寸土。
參觀完畢繼續坐83路公交車出發至市區如家。輾轉抵達時已經是中午十分,預訂的是大床房,房間和衛生間都很干淨,雖然小,卻布置的整潔溫馨,裡面有管道供暖設備和獨立的空調。整理好行李稍作休息,出門購買火車票。原想在如家訂票,可代購費居然要一張50元,搶錢啊,詢問總台後得知附近有家代售點,步行過去也才5分鐘,便先去買好放心。始發站不是洛陽的車票代購費為每張5元,且除了動車外,過路車都是沒座位的。接著便順路去了位於市中心的天子駕六博物館,很近,從代售點過去步行5分鐘。位於人民路上的廣場下面,類似上海的人民廣場,廣場上方造了個雕塑,現在是洛陽的新地標。
門票好像是20元,我用的是旅游年票卡,刷卡進入。裡面的車馬坑很大,有各種馬車,還有很多無辜的陪葬馬骨,由於有人看著,所以沒法拍照。我細數了下,光是看的到的馬車就是三四十輛,每輛前有四到六匹馬拉著,可憐的馬。
參觀完才一點多,便沿著洛陽主要商業街中州路閑逛至洛陽博物館,路上還順便逛了屈臣氏,買了曬後修復面膜和精油香皂。(早上出門忘帶洗臉的精油皂,到洛陽後發現日照非常充足而出門時沒塗防曬霜。。。)博物館免費開放,總共才兩層,很小,東西也不多。逛完又原路返回,途中吃了頓韓國料理,上海的韓國粉條到河南變成了韓國粉皮,雖然差了一個字,味道也差不多,但還是覺得上海的好吃。回到旅館才5點半,早早洗完上床看電視,到10點半服務員敲門,居然這麼晚還送來一盆新鮮水果,說是首日入住免費贈送。吃完睡覺。
洛陽如家唐宮中路店每晚170元。送自助早餐。早餐券是每晚服務員按照實際入住人數送到房間的。早餐裡有個黑乎乎的湯,試著盛了一碗,裡面有豆腐皮,蛋花等,黑色的是黑胡椒粉,很辣。事後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當地特色小吃:糊辣湯。
吃飯後步行5分鐘到中州路上坐81路,2元,直達龍門石窟。整個龍門山景區分為西山,東山,南山和香山寺四部分。聯票價格為120年。我買的年票只包括主要的西山景區,價格為80元。香山寺正在維修,所以就沒去。南山由於發現了新的遺跡,有考古隊進駐正在進行發掘,所以也封鎖了。龍門石窟前的是伊水,和洛水彙流後最終流入黃河。花50元請了位導游帶著講解了一番。再次感嘆了古人的偉大。龍門石窟最早開鑿於北魏,當時流行以瘦為美,所以佛像都體態苗條。
由於北魏持續時間很短,所以有些石窟只鑿了佛像主干,未來的及完成,便由後世接替。後來的唐朝流行以胖為美,但因佛像主體以鑿成而無法改變,素以只能在雕刻佛像面部下顎時予以體現。
在這其中還有很多時武則天時期的女官建造完成的,石窟裡的文字寫的是由當時的兩名女官監督,共一萬三千尊等字樣。
最大的西山石窟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據說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都是微笑著的。這個就是女皇武則天在位時完成的。非常的精美,開鑿時特意在上方制造了排水溝,非常周到。
從西山景區後門經過伊水來到東山,原本想上去看的,可這邊居然不賣票,如果要看就必須回到西山入口購買120元聯票,暈。河南人還真不會做生意啊,就不能設置單獨售票處出售單獨的門票嗎???!!!算了,聽導游說東山石窟分布很散,也很小,就不去了。然後坐景區環保車到入口處,8元,比出租車還貴。這時才10點半。原本根據百度地圖查找了唐恭陵就在附近,想叫出租車去,可問了幾個司機都說不知道,最後終於有個知道的,可居然說那兒是有個恭陵,但是這兩年剛開發的公墓。。。倒!而唐恭陵位於偃師郊外。想想既然都已經從上海跑倒這麼遠的洛陽,那偃師也就不算遠了,去就去吧,便包車前往。共400元,包括路橋費,等侯時間等,從龍門石窟到偃師,然後回洛陽到白馬寺,最後把我送到洛陽市區名叫“老集”的舊城區。從龍門到偃師一共開了一個半小時,從柏油馬路到泥地,最後到菜地,我想司機也很郁悶。。。途中經過了唐玄奘的故裡,本著走過路過不錯過的原則想進去看看的,可居然門都沒開,賣票的也不知去向,只能在大門外拍了張照以示到此一游。
在詢問了兩個村民後終於找到了唐恭陵,有意思的是原本的泥地和菜地到了恭陵前兩百米時居然變成了寬大的柏油馬路,難道說游客先騎著馬到這兒再換四輪車?不懂當地政府時怎麼想的,也許是處於對先人的尊重吧。
這兒埋的是武則天的大兒子-太子李弘。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小山,神道旁有高大的石人等,還有很多房屋的遺跡和唐高宗寫的一塊碑文,可上面的字我戴了眼鏡也看不清。。。整個陵區規模龐大,顯示的是大唐盛世的風範。
接著到洛陽東郊的白馬寺。寺廟對面是洛陽牡丹園。由於牡丹展是從4月開始,所以這次就沒去。門口的白馬雖然有護欄,但卻無人看管,游人隨便爬上爬下的拍照,還有學生索性坐在上面看書,看來河南真的是文物太多以至於都不用心保護了,好多東西隨便哪個放到上海都早就擺放到博物館套上好多玻璃罩進行保護了。寺廟不大,但香火很旺盛。我發現裡面有個像桃子一樣的東西,很有意思,好多人都在摸著拍照。後來問了司機才知道原來是木魚。白馬寺景區內還有狄仁傑墓和一座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場,以及一座新的由印度出資建造的廟宇,偌大的殿堂只擺放了一尊佛像,空曠的很,
行程最後來到洛陽的老城區--老集。上城樓也是用的年卡。城樓上有河洛文化介紹及一些表演。沿著城樓下的老街邊逛邊買了堆小吃,還有黑色大豆做的臭豆腐. 一路逛到洛陽最有名的真不同飯店,才下午四點半,吃飯的人很少。點了特色的牡丹燕菜和焦炸丸子。
上面黃色的是蛋皮,下面是當地特色的米粉,據說是一整條的,不斷的。焦炸丸子其實就是裹了層面粉的肉丸,但上桌時是分成兩盆的,一盆是類似酸辣湯,另一盆是單獨的油炸丸子,上桌後再把湯倒進去,很香,味道很好。吃飽後散步回家,半小時路程,路上還買了金絲棗糕,不甜,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