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周五,初五,
這天,吃完午飯,爸媽、哥哥、和我出發去“茱萸灣”公園。
在揚州市區的東北方向,臨近“灣頭鎮”的地方,開發出了一大片風景游覽區,就是“茱萸灣”。據說因為這裡在漢代時盛產“茱萸”而得此名。而因為這裡三面環水,有古運河、大運河、邵伯湖,所以風景秀麗,還被評為了國家AAA級旅游區。以前,這裡只是一個大植物園,種植著幾十種觀賞花卉和風景林,近兩年,據爸媽他們介紹,把原來在“瘦西湖”公園裡的動物園裡的動物全部搬遷到了這裡並且加以增添,所以這裡同時又成了“揚州動物園”。
我們走進園裡(門票30元/人),這是一片面積非常大的公園,到處花木參差、林樹紛繁,不過,如果陽春三月來,想來會更美,而這時候,雖說不像北方的冬天那樣氣溫低,植物並沒有枯黃一片,倒也有不少綠色,但是,不是春天的那種生機盎然的鮮綠。所以,吸引我們的,就不是公園裡的各種植物,而是動物們了。
這裡的動物園,因為地界充裕,所以動物們不用像原來在“瘦西湖”裡的動物園那樣,委屈的呆在籠子裡,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動物散養著,甚至像獅子、老虎、狗熊這樣的凶猛動物,也是散養,形成了一片專門的猛獸散養觀賞區。而像麋鹿、駝馬、山羊這樣的食草動物,也能在一片片散養區裡自由走動,而游人可以隔著柵欄給它們喂食綠草。
而這裡的動物種類,還挺豐富,甚至還有我熱愛的澳大利亞這個國家裡的鴕鳥、鴯鹋、黑天鵝等動物,要是能有袋鼠、考拉可就更好了。這裡還有一片鱷魚池,只是冬天鱷魚冬眠,不知道都躲在哪裡一條也看不見。
看完了動物,我和哥哥還到游樂區裡的“卡丁車”場去玩,讓我第一次駕駛了卡丁車,不過我不敢開快,雖然整個車場裡只有三輛車在跑,但我只敢慢慢悠悠的開著,只聽見哥哥駕著車呼嘯著從我身邊一次次經過。
接著,我們繼續往公園的西北方向走去,與之前風景林中刻意種植的花叢果木不同,這裡漸漸是一片片天然的樹林,而且,公園邊界的運河也顯現了出來。
這天的天氣還是不怎麼好,天上有厚厚的雲層,但是我發現有一刻雲層縫隙中露出了金色的陽光,抓緊機會把這一刻拍了下來。
這片區域,地形呈一個“尖嘴”樣的形狀,伸到遠處的河水中去。而“尖嘴”的最尖端,有一座塔,好像是為了紀念以前這片地區的治水而建的。
真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這裡普普通通的一座塔,還有它附近的一座亭閣,配著周圍的樹林,再加上這時天空中的雲竟然有了彩色,竟構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景畫。
從這片區域往回返,途中經過了一片“拓展訓練區”,只見林地上一座座用來開展拓展訓練的器械聳立著,我還從來沒參加過這種活動,所以對這些器械很是感興趣,只可惜可能是因為冬日游人不多,這些器械都沒有開放。
快走到公園出口前,有一大片水塘,爸媽說夏天時會長滿荷花。而這個時候,水塘裡自然一朵荷花也不見,只有一些殘枝留在水面上,但是讓人驚喜的是,不經意間,你會發現某一片殘葉旁邊蕩起一圈波紋,再仔細一瞧,葉子底下露出一個小小的腦袋,竟然是一只可愛極了的小小的水鴨在撲楞著翅膀。而水塘上,有一座曲折的木橋。我用我手機的“全景拍照”功能拍下這些,爸媽說,竟有點“清明上河圖”的感覺。
整個“茱萸灣”公園占地面積很大,徒步走一整圈下來,是一次很好的鍛煉。
離開“茱萸灣”公園,天色已晚,哥哥開車帶著我們到了市裡,他說有一家叫“大明寺”的素食餐館挺不錯。來到這裡,只見是很普通的一家餐館,整個廳裡竟然沒有什麼客人,讓我有點兒懷疑它的質量。我們來到二樓,進了包間,環境很一般。這裡的菜都是成套的,我們由服務員推薦點了一套。等菜品上來,我發現還真是挺不錯,味道也都挺好吃,不禁奇怪這麼好的店怎麼沒什麼客人。這裡所有的菜都是素食,這就讓我們一邊吃一邊饒有趣味地討論究竟是什麼材料做的,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吃起來都很像肉食的菜。
這頓飯200元。

(烏雲中的陽光)

(塔和亭子)

(拓展訓練用的攀岩牆)

(荷花池周圍的景色)

(東坡肉,但其實是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