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陽朔呆了一個星期,最讓我難忘的還是遇龍河。
遇龍河兩岸山峰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郁,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一一可見。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靜靜的,輕輕的。他是那樣的純潔,天生麗質,不為廢水、廢氣污染,沒有世俗塵埃玷污。立於江岸之上,任清風拂面,任清流洗滌自我的靈魂,一切煩擾便會釋然,隨之而來的平靜、豁達,心裡得到一種愜意的慰籍。遇龍河,宛如一位文靜的少女,邁著輕盈的步子,飄然而過。這真是:水映峰來峰戲水,有詩有畫又有情。 青山腳下,村落點點,炊煙裊裊;遇水之濱,村婦呼朋引伴,洗衣喧鬧,魚翁輕蕩竹筏,撒網捕魚,鴨兒成群結隊,或憩息,或閑游,或嬉戲,煥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遇龍河的田園風光堪稱一絕。河岸兩側,田疇平整開闊,綠意逼人,稻花飄香。置身其間,頓覺心曠神怡,超然物外。這景致,這感覺,在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找不到。
說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龍,巡游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的觀賞美好的風光,後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
當然了,還要身在其中才能體驗到它的美妙,所以坐上竹筏暢游遇龍河是不可錯過的。我們在遇龍河的上游金龍橋,與朋友介紹的筏工陳水保師傅聯系上,坐上他的竹筏,來了個遇龍河全程游,價格超便宜,慢慢悠悠超悠閑就到了終點工農橋,還戀戀不舍。說句實在的話,想真正領略遇龍河的美,還得在遇龍河的上游才能找到,上游清新寧靜,下游人多繁雜。值得一提的是,陳師傅還特地送我們到比金龍橋還要上游的富裡橋去看了看,據說跟遇龍橋一樣也是很久遠的古橋。景色也是相當優美。後來我們讓陳師傅幫我們買了銀子岩和印像劉三姐演出的票,我打聽了一番才知道我們拿的票價格是最低的,看來,這個陳師傅果然不錯。建議去遇龍河的網友跟他聯系,陳師傅的電話:13457369392.
一路漂下來,陳師傅沿途指給我們看了沿岸的景點。從剛出發不久的蛤蟆山,雙獅山,到行至中途的拇指山,個個惟妙惟肖。臨近工農橋,還可清晰的看見月亮山呢。
當竹筏停靠在工農橋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這一趟將近18公裡的漂流,花了6個小時。我們的自行車被提前拉到了工農橋。騎上自行車,右拐不遠就是大榕樹公園。公園周圍,密密麻麻地種滿了細竹,視線被嚴嚴實實的擋住了,看來公園是早有防備的。順著大榕樹公園外的柏油馬路騎不遠,就是月亮山了,大大的月牙掛在山間,挺神奇的。與我們同路騎車來的一大幫人,大家仿佛商量好了似的,在月亮山公園的門口停車抬頭觀望,高高的月亮山透過公園的圍牆,那月牙兒可以看的相當真切。看完後,我們默契地調轉車頭,踏上返城的路,留下彼此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