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熱帶雨林
從瀑布往上就只能沿著打獵人和采藥人踏出來的"樹根路"向上攀登了,由於樹根縱橫交錯,路面也越來越凹凸不平。進入原始森林後,被一種陰森的感覺籠罩著,周圍都是濃濃的霧氣,把森林中的一切都潤得濕濕的。還好雨停了,滿眼的新綠,深吸一口氣,含氧量絕對的高。在路上,還可以看到很多巨木攔在路中央,最初登山的一兩個小時內,我們都可以很輕松地跨過去,但過了半山腰之後,就必須手腳並用的爬過去或者從下面鑽過去了。
到半山腰之後,霧漸漸散去,終於可以看到太陽了。密林中蒸汽騰騰,陽光透過大樹疏疏離離的照向地面,我無暇顧慮螞蟥或其它小蟲,大膽的只穿背心穿行。在半山腰的平地上我們稍作休息,山腳下被陽光籠罩的村莊一覽無余,朵朵白雲懸在山間。
從半山腰往上基本更是無路可走,只能手腳並用,這回我們充分發揮出團隊精神,前面由小吳開路,中間按男女順序一字排開,最後是小陳墊後。在山路很陡的地方我和小林都是靠三位帥哥連拉帶拽爬上去的。這樣這樣
歷經四個小時,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其艱辛程度是沒到過那裡的人無法體驗的,其興奮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不為挑戰,也不是所謂的征服,要的只是這樣的一種感受,一種歷經艱辛的滋味。
這時的我們已經身在雲霧中,置身世外了。在攻略上有看過,說在山頂不能大聲喊叫,一喊就要下雨,我們決定做個試驗,反正已經狼狽至極,不在乎再多淋一下雨。隨著幾聲大喊,可見雲霧的移動,雨點真的落了下來。哈哈,原來呼風喚雨就是這樣的感覺呢。這是五指山獨特的氣候特點,濕度高,雲層低,當人爬到高處後,大聲喊叫,聲波衝擊雲層,使雲層沿聲波方向移動,雲層由於受到衝擊,起到類似於人工降雨的作用,因此出現"喊山下雨"的現像。
雨一會就停了,山上卻更加的雲霧繚繞,想要一覽眾山小是不可能了,這也留下了一點小小的遺憾。這樣也好,旅行中的遺憾往往是下次前往的最大理由。
上山不易下山更難
在山頂逗留了半個小時,看霧越來越重,決定還是趕緊下山的好,要不困在山上又都沒帶裝備,怕是過夜就難了。
下山的路真是泥濘到了極致,記得徒步虎跳峽時,第一次把自己變成了泥腿子,這次是更有甚之。一腳下去愣是拔不上來,好容易出來,第二腳卻連站都站不穩,重心不穩,只能順著往下滑。還好,周圍都是樹,不至於掉到懸崖下去。但還是有好幾次跌到了樹上,靠抱著樹干,暫時穩住下滑的身體。每走一步,腿都不住的顫抖。
不光是腳下的路不好走,我們每個人還都面臨體力透支的問題,一天下來,除了水什麼都沒吃,又是爬山,又是出汗的,真是絕望呀。上山的時候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是人走的路嗎?”下山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這還是我的腿嗎?”可不管路如何的難走,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下來,別無選擇。有的時候,我是用坐一點一點搓下來,有時是倒著往下溜,有時是低頭鑽樹根。總之,這樣難走的路還是第一次遭遇,真是有欲哭無淚的感覺。
三個小時終於下到山腳下,真是不知要怎麼形容這三個小時的艱難感受。總之,這樣的經歷,一次足以。
在
往返7個小時,終於艱難的完成了這次足以令我難忘的穿越之旅,單從海拔高度計算,應該是泰山打了個來回。當時真是懷想十八盤的階梯,可回頭想想,要真是修成規矩的爬山路,也許就少了這份原始,少了艱辛自然少了感受。別人的旅行我不知道,我的大多數旅行偏偏要的就是這樣的痛並快樂著的感覺,有點自虐,又帶點孤獨的傷感。